<p class="ql-block">-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雅斯贝尔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杜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教育的伟大目标不只是装饰而是训练心灵,使具备有用的能力,而非填塞前人经验的累积。”——怀特海</p> 高晓静老师——用爱浇灌 静待花开 <p class="ql-block">今年,我迎来了一群天真烂漫的一年级小朋友,他们就像一张张白纸,充满无限可能,而我,有幸成为在他们生命中书写故事的那个人。 班上有个叫阳阳的小男孩,开学第一天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别的小朋友都乖乖坐在座位上,好奇地打量着新环境,他却在教室里跑来跑去,一会儿摸摸这个,一会儿碰碰那个,还把同桌的文具弄掉了一地。同桌委屈地哭了,他却像没事人一样。我走过去,轻声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却低着头不说话,眼神里满是倔强。那一刻,我意识到,这个孩子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引导。 接下来的日子里,阳阳的问题不断。上课不专心听讲,不是玩自己的小玩具,就是和旁边的同学讲话;课间还经常和小伙伴发生冲突。每次我找他谈话,他总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这让我很是头疼。但我知道,一味地批评指责解决不了问题,我得找到他行为背后的原因。 通过和阳阳家长的沟通,我了解到他是家里的独生子,爷爷奶奶十分溺爱,什么都依着他,导致他有些任性,不太懂得遵守规则和尊重他人。知道这些后,我决定从培养他的规则意识和良好习惯入手。在课堂上,我会特别留意他,一旦发现他有认真听讲的迹象,就立刻表扬他:“阳阳今天坐得真端正,眼睛一直看着老师,特别棒!”听到我的表扬,他会坐得更直,努力保持一会儿。我还给他安排了一个责任心强的同桌,让同桌在学习和生活上帮助他、提醒他。 课间的时候,我会拉着阳阳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在游戏中引导他学会合作和分享。有一次,我们玩接力赛跑的游戏,阳阳所在的小组因为他跑得慢落后了,他有些沮丧。我趁机对他说:“阳阳,别灰心,我们下次一起努力,只要你遵守游戏规则,和小伙伴好好配合,我们肯定能赢!”从那以后,他似乎明白了一些,和同学们相处时不再那么任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阳阳的变化越来越明显。他上课能认真听讲了,还会积极举手发言;课间也能和小伙伴友好相处,一起快乐地玩耍。看到他的转变,我打心底里感到欣慰。教育是一场漫长的旅程,一年级的孩子就像刚刚破土的幼苗,需要我们用爱去浇灌,用心去呵护。在这个过程中,会有挑战,会有困难,但只要我们怀揣着耐心、爱心和责任心,就一定能看到他们茁壮成长,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p> 丁慧慧老师——情绪小怪兽的蜕变之旅 <p class="ql-block">在我们班,有位特别的姑娘,她叫丁语涵。自从父母离异后,她便如同脱缰的野马,失去了方向,没有家长的管束与关爱,她的情绪如脱缰野马般无法驾驭。课堂上,她可能因为一道题不会做,或是一个小伙伴无意间的碰撞,瞬间泪流满面,那哭声犹如决堤的洪水,一发不可收拾;课间休息时,又或许因为游戏中的小摩擦,她顿时怒火中烧,大声嚷嚷,脸涨得通红。每天面对这样的丁语涵,我这个班主任也感到十分苦恼。这天,我正准备走进教室,上课铃声刚落,就听见教室里传来一阵熟悉的哭声。我无奈地叹了口气,加快步伐走了进去,一眼就看到丁语涵坐在座位上,眼泪汪汪,周围的同学们都躲得远远的。我俯下身子,轻声问道:“语涵,怎么了?”她抽泣着,模糊不清地说着什么。我仔细听了很久,才大致明白是同桌不小心把她的文具盒碰掉了。我蹲在她面前,微笑着看着她红红的眼睛:“今天老师有个好主意,不如我们开个班会,教大家怎么和情绪小怪兽做朋友,好不好?”她愣愣地看着我,眼里满是疑惑,但还是点了点头。于是,我精心准备了一场主题班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小怪兽》。我从一个有趣的绘本故事说起,故事里的小怪兽有着各种颜色的情绪,红色是愤怒、蓝色是悲伤、黄色是快乐……我边讲边在黑板上画出了活泼生动的小怪兽。当讲到小怪兽学会控制情绪时,我告诉同学们:“当我们感到难过、生气或者害怕的时候,先别急着哭或者发火,试试先做三次深呼吸,就像这样。”我示范着,慢慢地吸气、呼气,教室里渐渐安静下来。我接着说:“然后在心里数到十,给自己一点时间冷静下来。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啦!”我边说边在黑板上写下这些步骤,让同学们都看清楚。班会结束后,我特意找到丁语涵,鼓励她:“语涵,你是最勇敢的,我相信你能和情绪小怪兽成为好朋友,不再让它随便捣乱。”她虽然没说话,但眼睛里闪过一丝光芒。慢慢地,我开始发现丁语涵变了。课堂上,她偶尔还会有些情绪波动,但不再像以前那样大哭大闹,而是会偷偷地做深呼吸,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课间和同学们相处时,遇到小摩擦,她也会主动退一步,用平和的语气去沟通。虽然她的情绪控制之路还很长,但这次班会仿佛是一把钥匙,开启了她内心自我调节的大门。我相信,只要我们继续给予她关爱和支持,她一定能成为情绪的主人,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p> 王伟涛老师——裂缝中的光 <p class="ql-block">深秋的冷风卷着枯叶掠过操场,我攥着皱巴巴的请假条站在教室后门。李阳的座位已经空了三天,昨天他奶奶颤巍巍打来电话,声音里满是无奈:"老师,这孩子又跑出去了,他妈妈......又犯病了。"作为乡镇初中八年级的班主任,我早对李阳的情况有所了解。他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母亲因早年受刺激患有精神疾病,时而清醒时而恍惚。这个十四岁的少年,像棵无人照料的野草,在风雨中倔强生长。记得开学初,他还是个安静内向的学生,直到那天早读课,我发现他偷偷在课本下玩手机。没收手机时,他突然暴怒:"凭什么管我!"尖锐的话语刺痛了全班同学。从那以后,逃课、吸烟、顶撞老师成了家常便饭,甚至有次在课堂上,他公然嘲笑代课老师普通话不标准。一个飘着细雨的傍晚,我来到李阳家。推开斑驳的木门,屋内昏暗潮湿,墙上贴着泛黄的奖状——全是李阳小学时获得的"三好学生"。他蜷缩在角落玩手机,母亲坐在床边喃喃自语,奶奶正佝偻着背收拾满地的杂物。 "老师您坐。"奶奶抹了把眼泪,"孩子他爸半年没回来了,他妈一发病就摔东西,这孩子......"话音未落,李阳突然冲出门去,消失在暮色中。第二天,我在镇上网吧找到他。这次我没有指责,而是默默在他旁边坐下。"我小时候也喜欢玩游戏。"我指着屏幕说,"但那时候家里穷,只能去同学家蹭电脑。"他诧异地看了我一眼,紧绷的肩膀渐渐放松。"你奶奶说,你以前是个很优秀的学生。"我轻声说,"我看过你的作文,写得特别好,尤其是描写妈妈清醒时教你包饺子那段......"他突然别过脸,肩膀微微颤抖。从那以后,我开始尝试走进他的世界。发现他擅长画画,便让他负责班级黑板报。慢慢地,他开始按时上课,虽然还是沉默寡言,但眼中有了一丝光亮。转折发生在一次班会课。我安排同学们讲述"最难忘的瞬间",李阳犹豫再三,终于走上讲台:"去年冬天,妈妈突然清醒了,她给我织了条围巾......"他哽咽着说不下去,台下一片寂静。我带头鼓起掌,掌声中,我看到他悄悄抹了把眼泪。然而,改变总伴随着反复。一天深夜,李阳妈妈病情加重,砸坏了家里所有电器。第二天,他又没来上学。我赶到他家时,正看见他蹲在地上收拾碎片,手上划了道伤口。我默默帮他包扎,轻声说:"以后有困难,记得还有老师。"现在的李阳,依然会偶尔犯错,但他学会了主动承认错误。他黑板报办得有声有色。更让我欣慰的是,他和母亲的关系有了变化——每天放学,他都会耐心地陪母亲说话。上周家访时,李阳奶奶偷偷塞给我一把炒花生:"老师,多亏了你,这孩子现在像变了个人。"夕阳透过破旧的窗户洒进来,映着墙上那张崭新的"进步之星"奖状。我知道,在那些布满裂痕的生活里,只要有一束光,就能照亮整个角落。教育不是魔法,而是用爱和耐心,在绝望处种下希望的种子。</p> <p class="ql-block">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魔法,而是日复一日的坚守与付出。这些育人故事,是无数教育工作者的缩影。他们用爱与耐心,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希望的种子;他们用智慧与坚持,为孩子们照亮前行的道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未来的日子里,愿每一位教育者都能继续以爱为犁,深耕教育沃土;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爱的滋养下,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绚丽光彩!</p> 编辑:高晓静 审核:贾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