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号:7641520</p><p class="ql-block">美篇名:王剑</p> <p class="ql-block"> 希瓦古城,位于乌兹别克斯坦西部的花刺子模州,靠近阿姆河下游和土库曼斯坦边境,是古代花刺子模地区的核心城市之一,是一座令人惊叹的沙漠绿洲,拥有超过2500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高达10米的泥砖城墙,总长2.2公里,四座主城门和瞭望塔,形成了希瓦古城(内城)的矩形防御体系</p> <p class="ql-block"> 它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和商贸中心,在16一20世纪初,作为强大的希瓦汗国的首都而达到鼎盛</p> <p class="ql-block"> 希瓦古城,是花刺子模文明的罕见遗存,既是数学家花拉子密的故乡,也是中亚三大汗国(布哈拉、希瓦、浩罕)之一的希瓦汗国都城,数学、天文学与宗教思想在此碰撞出智慧火花</p> <p class="ql-block"> 希瓦古城,承载了波斯、阿拉伯、蒙古等帝国的印记,其独特的伊斯兰建筑艺术和多元文化的交融,使其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璀璨明珠,被誉为“中亚露天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希瓦古城(内城),1990年以“保存最完整的中亚穆斯林城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乌兹别克斯坦首处“世界遗产”</p> <p class="ql-block"> 希瓦古城(内城)套票</p> <p class="ql-block"> 希瓦古城西门</p> <p class="ql-block"> 希瓦古城(内城)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 从希瓦古城西门进入,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卡尔塔米诺尔宣礼塔</p> <p class="ql-block"> 卡尔塔米诺尔宣礼塔,始建于1855年,由当时的希瓦可汗穆罕默德•阿明下令建造,据传计划高度要超过80米,要能遥望到400公里外的布哈拉,要成为整个中亚乃至伊斯兰世界最高的宣礼塔,可惜工程建造到29米高时,可汗意外身亡,导致工程中断、成为“烂尾”</p> <p class="ql-block"> 现存部分底部直径达14.2米,塔顶没有通常的拱顶或小亭,而是突兀地结束在未完成的断面,这种“残缺美”反而成为它最引人注目的特征,被视为希瓦汗国雄心壮志的一个象征,也代表了其后期国力的局限和历史的变迁,也成为了希瓦古城最具辨识度和最常被拍摄的标志性景观之一</p> <p class="ql-block"> 希瓦古城(内城),保留了17世纪以来的建筑格局,包括清真寺、经学院、宣礼塔等50余处重要的历史遗迹</p> <p class="ql-block"> 库希纳堡,位于希瓦古城核心区域,是希瓦汗国统治者(可汗)的主要宫殿和堡垒所在地,是一座城中之城</p> <p class="ql-block"> 最初建筑可追溯到公元5世纪,现在看到的主体结构主要建于17一19世纪,特别是在阿拉布•穆罕默德汗统治时期(公元约1602一1623年)奠定了主要基础,并在后世可汗(尤其是阿拉库里汗,公元1825一1842年)时期不断扩建和美化</p> <p class="ql-block"> 库希纳堡,集行政、军事、居住功能于一体,它拥有厚实的高墙、瞭望塔和防御工事,是保卫可汗及其核心统治集团的最后防线,既是一座宫殿,更是一座功能完备的堡垒</p> <p class="ql-block"> 可汗宫</p> <p class="ql-block"> 夏季清真寺,是库希纳堡内最美丽、雅致的建筑,墙上天蓝色的瓷砖装饰毫无留白的挂满,2根修长的立柱布满了繁复的雕刻图案,充分展现了伊斯兰精美的装饰工艺</p> <p class="ql-block"> 精美的瓷砖装饰图案</p> <p class="ql-block"> 库希纳堡,由夏季清真寺、谒见厅、后宫、兵营、武器库、火药厂、铸币厂、马厩、监狱等组成,现大部分区域作为博物馆对公众开放,展示了希瓦汗国的历史、文化、武器、钱币、生活用品等</p> <p class="ql-block"> 铸币厂情景再现</p> <p class="ql-block"> 其宏大的规模,复杂的功能分区和精美的建筑细节,是了解希瓦汗国历史与建筑艺术的绝佳窗口</p> <p class="ql-block"> 库希纳堡内,部分考古遗迹</p> <p class="ql-block"> 希瓦古城,仿佛一幅穿越世纪的画卷,缓缓展开在历史的长河中,诉说着过往的辉煌与沧桑</p> <p class="ql-block"> 帕赫拉翁•马哈穆德陵墓,帕赫拉翁•马哈穆德(公元1247年一1326年)是著名的诗人、哲学家、摔跤手和苏菲派圣徒,他被尊称为希瓦的守护神</p> <p class="ql-block"> 他的诗歌充满苏菲神秘主义色彩,强调精神力量和道德品质,作为摔跤手,他象征着身体和精神的完美结合</p> <p class="ql-block"> 在他去世后,人们在他简陋的作坊和住所原址上建造了一个小型陵墓,作为朝圣地。17一19世纪,随着他的声望日隆,希瓦的汗王们(特别是阿拉库里汗)不断扩建和美化陵墓,将其变成了一座宏伟的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最终形成了包含陵墓、主殿、清真寺、经学院、庭院等的综合体,被视为希瓦古城乃至整个花刺子模地区最重要的圣地之一,希瓦的心脏和精神中心</p> <p class="ql-block"> 标志性的巨大穹顶是其最显著的外部特征,在古城天际线中非常醒目</p> <p class="ql-block"> 它是一座宏伟的建筑纪念碑,它是希瓦文化身份的核心象征,它连接着过去与现在,它凝聚着人们对英雄、诗人和圣徒帕赫拉翁•马哈穆德的永恒纪念,它至今仍是当地人和朝圣者寻求慰藉和祈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朱玛清真寺,始建于10世纪,现在的主体结构主要是18世纪重建的,它没有传统清真寺常见的圆顶或复杂的拱顶结构,而是由218根木柱支撑起巨大平顶空间,营造出一种独特的、仿佛进入森林的庄严氛围</p> <p class="ql-block"> 这些木柱的历史从10世纪至18世纪,不少是从其它古老建筑中收集而来,每根柱子的雕刻风格、材质和磨损程度各不相同,承载着各自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巨大的长方形祈祷大厅,顶部是平坦的木梁天花板,光线从顶部的金字塔形天窗射入,营造出一种神秘而肃穆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 这种多柱式清真寺是希瓦独有的,也是希瓦古城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 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 希瓦古城(内城)很多经学院改作了主题博物馆,如突厥音乐搏物馆、自然博物馆、花刺子模历史博物馆、丝绸毛毯作坊、木雕作坊等等,内容和布展都相对简单</p> <p class="ql-block"> 毛毯作坊</p> <p class="ql-block"> 木雕作坊</p> <p class="ql-block"> 木雕工艺品</p> <p class="ql-block"> 伊斯洛姆霍贾宣礼塔,建于1908一1910年,由希瓦汗国末代宰相伊斯洛姆霍贾主持修建,是乌兹别克斯坦最著名的地标之一,也是希瓦古城天际线的象征,高约57米,是希瓦古城内最高的建筑,底座直径9.5米,顶部直径6米,呈优雅的锥形,比例堪称中亚宣礼塔之最</p> <p class="ql-block"> 塔身覆盖精美的14道水平分割的交替使用几何纹、植物纹和库法体书法的彩陶饰带,体现了伊斯兰艺术精髓,该塔虽建于20世纪,却完美承袭了帖木儿时代建筑美学,被誉为“中亚最后一座伟大宣礼搭”,塔身图案在乌兹别克斯坦纸币(200苏姆)上呈现,成为国家文化符号</p> <p class="ql-block"> 塔什哈乌里,意为“石宫”或“石造庭院”,名字源于大量使用了烧制的砖石(相对于希瓦更常见的泥砖),在当时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由希瓦汗国著名的阿拉库里汗下令建造,始建于1830年</p> <p class="ql-block"> 传说,可汗因为工程进展缓慢而威胁要处死建筑师(有多种传说),建筑最终在1841年完成</p> <p class="ql-block"> 乍看它与库希纳堡风格很像,但它的雕刻、装饰图案更繁复、精细</p> <p class="ql-block"> 精美的木雕装饰立柱</p> <p class="ql-block"> 精美的彩釉瓷砖墙面</p> <p class="ql-block"> 精美的室内天花板彩绘和复杂的墙面几何图案</p> <p class="ql-block"> 它不仅是阿拉库里汗及其家庭的住所,也是汗国的行政中心和官方接待场所,同样建造得像一座堡垒,有高墙,有瞭望塔</p> <p class="ql-block"> 宫殿设计复杂而精妙,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结构和需求,有三个主要庭院:用于接待与行政的庭院;生活与家庭庭院;汗的妻子、妃嫔、子女及女仆的后宫庭院</p> <p class="ql-block"> 它取代了更早的库希纳堡,作为可汗的主要宫殿,它是希瓦古城(内城)最大的单一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夕阳为希瓦古城镀上了金色的光芒,天际线披上了神秘的薄纱,堪称一幅视觉史诗画</p> <p class="ql-block"> 暮色中,落日的余辉倒映在美酒中,酒不醉人人自醉</p> <p class="ql-block"> 南极团友十年后再相聚</p> <p class="ql-block"> 希瓦,这座沙漠中的绿洲,白天炎热无比,但日落后却凉风习习,别有一番风味,精心安置的景观灯悄然亮起,温柔地勾勒出那些宏伟建筑</p> <p class="ql-block"> 帕拉翁•马哈穆德巨大的绿松色圆顶、卡尔塔米诺尔宣礼塔的“残缺美”、伊斯洛姆霍贾宣礼塔高耸的优雅锥形,从左至右依次点缀在希瓦古城的暮色苍茫中</p> <p class="ql-block"> 白天热闹的巴扎收市了,旅游团的喧闹远去了,古城回归了本真的宁静,在朦胧的夜色和摇曳的灯光下,仿佛穿越回了那个作为丝绸之路重要驿站的时代</p> <p class="ql-block"> 暖黄色的灯光打在历经风霜的土坯墙上,让那些精细的砖雕和彩釉马赛克在夜色中跳跃、苏醒,白日里朴素的土黄色此刻在光影魔术下显得层次丰富、金碧辉煌</p> <p class="ql-block"> 精心安置的灯光照射出暖黄的光影,照亮脚下磨损的石板路,让高耸墙壁下的巷道更显得幽深,走在其中,仿佛能听到几个世纪以来驼铃的回响</p> <p class="ql-block"> 光与影的交错,宛如穿越回了《一千零一夜》场景</p> <p class="ql-block"> 夯土的墙壁在暖黄灯带的勾勤下,仿佛褪色的古老经卷被重新描金</p> <p class="ql-block"> 夜色中,金色的门宇闪耀着迷人的光芒,如同梦境中的城堡,让人沉醉不已</p> <p class="ql-block"> 月光洗去了白日的喧嚣和燥热,柔和的灯光送来夜色凉爽的微风,希瓦的夜晚确实比白昼更添一份惬意、一份扣人心弦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灯光下,高耸的宣礼塔、宏伟的经学院在夜晚的天幕上勾勒出清晰而庄严的身影,与繁星点点构成一幅静谧而神圣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 当月光为古老的屋宇披上银纱,当灯光在幽巷中投下温暖的光晕,希瓦仿佛进入了古老梦境,你仿佛能聆听到这座“露天博物馆”在寂静中诉说曾经的过往</p> <p class="ql-block"> 希瓦古城的美,不仅在于它的外观壮丽,更在于它所承载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希瓦古城用它独有的方式,讲述着关于时间、文化和人性的永恒话题</p> <p class="ql-block"> 高耸的宣礼塔似亮起的灯塔,照亮着丝绸之路上奔波的商旅,护佑着漫漫商道千百年来的变迁,见证着东西方文明的不断融合</p> <p class="ql-block"> 夜晚的希瓦古城是一场感官与心灵的盛宴,它是光影的舞台,让建筑的精魄在黑暗中苏醒,它是时光的隧道,将人们引向千年前的丝路繁华</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希瓦古城的石板路上,每一步仿佛都踏着历史的回响,感受着岁月的沉淀与文化的交融</p> <p class="ql-block"> 希瓦古城的夜晚,似一幅流淌着千年诗意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 “我愿出一袋黄金,只求看一眼希瓦”,这是对希瓦的极致赞美</p> <p class="ql-block">拍摄:2025.5.21</p><p class="ql-block">制作:2025.6.2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