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我的母亲

绿叶🍃(拒私聊)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今天是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77年前的今天我最敬爱的母亲放弃学业投身了革命,真正成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战士。</span>母亲让我们知道了:信仰、信念、信心,在任何时候都特别重要,这是母亲传递给我们的精神力量,我会继续一直传递下去。 母亲虽然走了,我们一家一生都会记住这光荣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记忆深处的画面在飞舞,就像是一粒粒珍珠,串联起许许多多我对母亲的追忆。母亲的音容笑貌,母亲的博爱胸怀!母亲的细腻情感,母亲的大度为人,我们都终身难忘!母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19年,而最让我心如刀割的是母亲离开时,我因在驻外工作,没能赶回来送母亲最后一程,抱憾终身,但自古忠孝难全……,每每想到我都肝肠寸断!成了我余生无法释怀的痛。我还清晰的记得我在赴驻外工作前去与母亲告别,母亲那时已经中风一年多,单侧偏瘫,但语言功能并未丧失能说话,思维还很清楚正常,还在短断断续续的写她自己的回忆录。母亲用健康的那只手拉着我,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到一个新的单位,一定要团结单位的同志,团结妇女群众,配合领导和同事的工作,多学多听多做……母亲曾担任过县妇联主任,很受爱戴。没想到我驻外还没到一年母亲与我却阴阳两隔,但母亲的每一句话仿佛都还在我耳边回响,母亲的音容笑貌还历历在目。</p> <p class="ql-block">  母亲念高三的时候,母亲的老师是地下党,受老师的影响,母亲读了一些进步书籍,接触了一些马列思想,并积极参加地下党组织的一些活动,放弃报考大学,怀着一腔热血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 母亲参加革命后才知道她的老师是边纵队的首长之一,在边纵队母亲逐渐成长为一名坚定的物产阶级革命战士,还在边纵队认识了同一纵队的父亲,<span style="font-size:18px;">和父亲结为夫妻,父母都是经历过血与火洗礼和考验的革命老战士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 <p class="ql-block"> 母亲非常大度、坚强、聪慧、善良、能干,母亲在老家小有名气,因在家排行老四,老家的人都尊称她四姐。母亲善良人品好,母亲老家的亲戚朋友,大事小事有病有难都愿意来找母亲帮忙,而母亲又总是不辞辛劳,鞍前马后、毫无怨言为他们排忧解难,并无微不至关心帮助他们,<span style="font-size:18px;">有的还给予经济上的援助。</span>母亲常说一个人善良比聪明更重要。母亲和父亲当时都是19级干部,父母亲每月工资加起来有一百五六拾元,在50—60年代算是比较高的,母亲除了每月给外婆邮寄点生活费,我们家的经济情况应该说是好的,可是在我的印象里,家里除了几件必须的家具外,可以算得上家徒四壁,母亲连块手表都买不起,家里的一只闹钟用了几十年都没换,母亲总是帮助这个扶持那个,记得是我都参加工作母亲才买了块手表,那也是母亲唯一的奢侈品。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母亲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位老师,也是终生的老师,她的一言一行都在言传身教深深地指导和影响着我们,母亲优秀的品质在我的脑海刻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一生陪伴着我成长,我们也继承了母亲的优良传统。恢复高考时我还在当知青,母亲对我说她当年因投身革命,自愿放弃了报考大学,鼓励我积极报考,在母亲的鼓励关怀下我也没辜负父母亲,我考起了我最心仪的学校和专业,成为一名合格的,有良知的、深受病患爱戴的好医生。 </p><p class="ql-block"> 母亲文化修养较高,兴趣爱好广泛,喜欢阅读历史书籍和小说,喜欢写作,喜欢聚邮票,喜欢养金鱼,喜欢做美食,喜欢毛线编织。母亲织的毛衣特棒,60-70年代不像现在到处都能买到羊毛衫,那个年代的毛衣几乎全靠手工编织,母亲聪慧手巧无论什么样的款式花样,无论开衫、背心、圆领衫只要看到别人穿或是书上看到,母亲都能搞定,两根针一条线穿梭着母亲对我们的情感。毛衣穿旧后拆洗翻新再织新的花样,因我们是双胞胎,母亲要织总是织两件,为了让我们姐妹同时能穿上新毛衣,母亲总是熬夜给我们编织,好想念母亲织的毛衣。</p> <p class="ql-block">  母亲喜欢阅读历史书籍,有空就抱着书看,小时候母亲还常常给我们讲历史故事,尤其是冬天冷的时候,母亲就让我们姊妹几个围着炉火听故事。我们老家的冬天也是很冷的,当年不像如今取暖设备普及,冬天取暖只有一只小火炉子,我们姊妹几个被母亲的故事深深吸引也就不觉得冷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母亲还喜欢逛博物馆,有机会总是要去看一看,母亲常说博物馆里有乾坤,博物馆里有故事,记得跟母亲去逛过两次故宫博物馆,</span>到每一个展区,母亲都戴着老花镜。认真仔细的端详,偶尔还会掏出笔记上几笔。我被母亲的精神深深的打动,跟随母亲仔细观看,<span style="font-size:18px;">受母亲的熏陶我也养成爱逛博物馆的习惯,退休后将逛博物馆列入旅行的一部分。</span></p> <p class="ql-block">  母亲喜欢养鱼,我们云南属于边疆民族地区,40—50年前金鱼这种小生灵在云南很少见,一次母亲的一个朋友到上海出差,知道母亲喜欢金鱼特意为母亲带了四条小金鱼回来,母亲收到非常高兴,为小生灵们配了个鱼缸,一直精心喂养,养了4—5年,金鱼虽然长得慢,但几年下来也长大不少,三片大尾巴就像几片大扇子,我们都很喜欢,邻居家的一个小男孩很调皮,一天到我玩乘我们不注意用块石头砸坏了鱼缸还砸死了几条可爱的金鱼,后来小男孩的父母带着孩子来赔礼道歉,母亲很宽容,还安慰小男孩父母说小孩子不懂事,也别太责怪小孩,当时我们姐弟几个都很气愤,知道那可是母亲的最爱,但看母亲那么大度也就慢慢的消了气。</p> <p class="ql-block">  母亲集邮邮票总是集盖销票,母亲说集有邮戳的邮票才算是真真的集邮,纪、特票发行就购买了积攒起来那不算是集邮。母亲说信封上的邮票不能直接撕下,要用剪刀连同信封一起减下来,这样邮票不会被撕坏,就很完整。小时候常看到母亲积攒一段时间就将所集的邮票放在一个装有清水的盆里漂洗,母亲说这样邮票背面信封纸就会脱落,邮票就很干净,干了就可放进集邮册里了。从小受母亲的熏陶我也养成集邮的爱好。</p><p class="ql-block"> 母亲我很想念你,愿母亲在天堂收到我的祝福!在天堂一切安好!</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