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风之一:出发新疆

陈肯

<p class="ql-block">  对西域向往之情,读初中史地课本起,即已萌发。向往那里的广袤,向往那里的壮美,向往那里的美食……更向往那里的异域风情。在各种条件不成熟的过去,向往只停留在向往意识而已。等经济条件稍微允许,那边的不稳定又成了出行最大拦路虎。近年,新疆游炙手可热,尤其是,2022年我随队游阅嘉峪关,看过“左柳”之后,对西域的向往之情愈发强烈。</p><p class="ql-block"> 2023年,一援疆同事,也是我老朋友吴章标老师,过年前带给我一桶新疆产的慕萨莱思葡萄酒。据说,这酒湛露甘美,功系葡萄;色似琥珀,堪比琼浆玉液;香比仙草,疑为瑶池佳酿。喝着酸甜的酒,我不禁想起唐朝诗人王翰作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诗歌虽然写的是凉州,即现在的陇西一带,但诗句所表达的那种视死如归的悲壮、豪迈,却是震撼人心的。陇西与西域最相近,跨过即是,何不去趟?</p><p class="ql-block"> 2024年,几个同事组织准备去那,我却意外因门牙缺损而弃置。去新疆如果没有门牙,怎么啃得动牛排羊腿?只得暂时“挂号”在三门天马旅行社,留待来年准备。 </p><p class="ql-block"> 今年高考结束,收到旅行社电话,说正有一个十来人的小团要去新疆,询问我意向。任教高考班语文的我,正好有几天宽余,满口应承,办理好请假手续,枕戈待命。出发前日,老婆想给我准备些路上吃喝什么的,我一一拒绝。除了身份证和手机,我相信路上什么都有,再带几套衣服和洗漱用品,足矣。但现实很快就给我打脸。</p> <p class="ql-block">  第2天,“团员”碰面,大多熟悉,到底是小县城,没什么隔阂,大家或相谈甚欢,或高歌一曲,愉快前往温州龙湾机场登机。</p><p class="ql-block"> 登机后,我发现,这飞机座间距很狭窄,简直是拥堵不堪;座椅椅背因过度磨损,出现明显的掉皮;椅背放小物品的袋子竟然漏底,放进的充电宝直接掉落舱板上。哎,摊上一架破机!</p><p class="ql-block"> 按经验,坐飞机一两个小时,飞机都会提供点心、茶水或咖啡,但我飞了三个多小时,直至四川达州经停,飞机不仅没提供点心茶水,还做起售卖吃喝广告来,这与在我饥肠辘辘的伤口撒把盐有什么差别?为表达自己对该民航公司服务的不满,我坚决拒绝购买,即便我带的口粮不足以果腹。</p><p class="ql-block"> 既然,没免费晚餐,那就睡个觉吧。大家不是都说,睡吧睡吧,梦里什么都会有吗?一眯眼,果真睡着了。或许因为飞机飞得太高,梦大概也会失重,等我被飞机发动机轰鸣声给吵醒,不仅什么都没有梦到,肚子反倒更饿了。</p><p class="ql-block"> 过道那边爱民兄看出我窘境,递过水、饼干和面包以接济。我三下五除二给解决个干干净净,暂时缓解了“饥荒”。</p><p class="ql-block"> 飞机广播通知:前方降落四川达州金垭机场。既然经停半小时,出去放个风总该可以吧,但却被拒绝。</p> <p class="ql-block">  经过八九个小时飞行,晚上11点50分,我们终于安全降落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p><p class="ql-block"> 地接导游王浩,约摸40岁,国字脸,头发浓密,如黑稠稠的森林。对上接头暗号,他急急拉我们赶往出口。走着走着,身后突然响起快节奏的鼓点声,两个年轻维族小姑娘随声起舞,婀娜多姿。</p><p class="ql-block"> “那位老师,别耽搁,接着几天有的您看的。”王浩催促道。</p><p class="ql-block"> 我们急急上车,急急来到宾馆,急急赶往预订饭店。凌晨一点街头,依然热闹非凡,大多是如我们的旅客,操着各地乡音忙着开吃。</p><p class="ql-block"> 第一盘就吃鸡,纯正的新疆大盘鸡拌面,盘子口径足有五十公分,鸡肉土豆和馕块拎得小山包一般高,分量足是三门的三倍多,一盘就够十个人享用。还有宽宽的拌面,劲霸十足。询问价格,竟然只要108元。吃完饭,总共200块钱不到!大盘鸡如此便宜,这彻底颠覆了我对它的认知。</p> <p class="ql-block">  在返回宾馆路上,我将路上的失落告知王浩。王浩说,这是前奏,难免会有波折,接着几天,他不会让我失望,大美新疆不会让我失望。</p><p class="ql-block"> 望着憨厚的新疆汉子,​我知道,他的话一定不假,正如刚才的大盘鸡——实在、美味、独特。</p><p class="ql-block">​ 我又想,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不经波澜,怎见壮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