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原文<br> 人生有三宝:精、气、神也。精生气,气生神,神自灵也。<br> 故精绝而气绝,气绝则神绝,而命绝矣。<br>译文<br> 人的身体有三种重要的根本要素,称为“三宝”,即精、气、神。精可以化生为气,气可以化生为神,神充足则人就会精神饱满、思维敏捷。<br> 所以,精耗尽则气随之耗尽,气耗尽则神也会耗尽,最终生命就会终结。<br>原文<br> 善养生之人,少色欲所以养精也,少语言所以养气也,少思虑所以养神也,此调养三宝之大旨也。<br>译文<br> 善于养生的人,会通过减少色欲来养护精,通过减少无谓的言语来养护气,通过减少过度的思虑来养护神,这就是调养三宝的核心要点。<br>1、每日调摄<br>原文<br> 清晨睡醒欲起,先拍心胸三四掌,再披衣起坐,用两手擦面令热,再擦全身。<br> 因四时寒暑,酌量添减衣服,令温和,不可过暖。<br> 下床后因一夜精华皆聚于口,此时喝白开水一碗胜过人参汤。<br>译文<br> 清晨睡醒准备起床时,先轻拍心胸部位三问掌,然后披上衣服坐起,用双手摩擦面部至发热,再摩擦全身。<br> 根据四季气候的寒冷或炎热,酌情增减衣物,让身体保持温暖舒适,不可穿得过于暖和。<br> 下床后,由于一夜的精气精华都汇聚在口中,此时饮用一碗白开水,功效胜过服用人参汤。<br>原文<br> 早餐白粥最佳。至于午餐,量腹而食,不可因食爽口,遂食过多。午饭后徐行数十步,静坐修养。晚歺宜早。<br>译文<br> 早餐食用白粥最为适宜。到了午餐应根据自己的食量来进食,不可因为食物爽口就吃的过多。午饭后缓慢行走数十步,然后静坐修养身心。晚餐应当尽早食用。<br>原文<br> 睡前用温水软刷,刷漱口齿,令洁净,叩齿数遍。快走数十步,再用温水洗足后,抹脚心涌泉穴,一手握足,一手用力摩擦,不计遍数,以极热为佳。即随即上床侧身屈膝而卧,先睡心,后睡眼,此乃每日调养之法,享许多安乐之福。<br>译文<br> 睡前用柔软的牙刷蘸温水刷净牙齿,使口腔保持清洁,再叩齿数次。接着快速行走数十步,之后用温水洗脚,洗完后按摩脚心的涌泉穴——一只手握住脚掌,另一只手用力摩擦,不限次数,直到脚心发热至极点为佳。随后上床,侧身屈膝而卧,先让心神安定下来,再让眼睛入睡(即先静心,后入眠)。这就是每日调养身体的方法,能让人享受许多安乐福泽。<br>原文<br> 凡大小便不可强忍,忍小便不便,伤膀胱;忍大便不便,成痔漏。便时宜紧闭口齿。大小便未急,亦不可努力强迫。<br>译文<br> 大、小便不可强行忍耐。强忍小便不利,会损伤膀胱;强忍大便不解,易引发痔疮、肛瘘等病症。排便时应紧闭口齿(避免耗气)。即便大、小便尚未急迫,也不可用力强行排泄。<br>2、每夜调摄<br>原文<br> 晚间脱衣睡下,随意左右侧身屈膝而卧,令神气不散,不可仰卧如尸。<br> 不可开口走失元气,但凡睡时张口者,牙齿无不早落。<br> 不可将手放心胸间,免遭梦魇迷之患。<br> 不以被覆盖,则气得清转,主长寿。<br>译文<br> 晚间脱下衣服躺下后,可随意选择向左侧或右侧身、屈膝而卧,这样能使神气凝聚不散,不可像尸体一样仰卧。<br> 睡觉时不可开口,以免耗散元气——凡是睡时张口的人,牙齿无不早早脱落。<br> 不可将手放在心胸部位,以免遭受梦魇(噩梦、睡眠中呼吸困难)之患。不用被子覆盖面部,可使气息保持清新流转,这是长寿的关键。<br>原文<br> 卧下便不可言语,更不可歌唱,亦不可穷思极虑。<br> 夜间若睡醒,即舒神腿足,再随意转侧,令血气通畅。夜间或有事,或小便,先拍心胸三四掌,然后披衣起身。<br>译文<br> 躺下后就不可再言语,更不可歌唱,也不可过度思虑。<br> 夜间若睡醒,应舒展腿部和足部,再随意翻身转动,使气血保持通畅。夜间若有事需起身或小便或要小便,先轻拍心胸三四掌,然后披上衣服起身。<br>原文<br> 或有梦不详者,不宜说,此乃每夜调养之要法。<br> 凡睡下就要一心安稳思睡,不可又复想事务,“先睡心”三字,即是极妙睡功。<br>译文<br> 如果做了不祥的梦,不宜谈论,这是每晚调养身体的重要方法。<br> 但凡躺下后,就要一心安稳的想着入睡,不可再去想其他事务,“先睡心”这三个字,就是极其精妙的睡眠养生功夫。</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