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号:10406364</p><p class="ql-block">图 文:蓝月谷</p> <p class="ql-block"> 长沙于我,是座极具魅力的城市。橘子洲头毛主席雕像巍峨矗立,那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豪迈,总令我心潮澎湃,盼望着能亲临感受伟人当年的壮志豪情。而火遍大江南北的长沙小龙虾,也让我好奇不已,想亲口尝尝这让人甘愿排长队等候的美味究竟有何魔力。怀着对美景与美食的双重期待,我奔赴长沙。</p> <p class="ql-block"> 长沙作为湖南省省会,地处中国中南部湘江中游,因湘江穿城而过,素有“湘城”之称。这座拥有3000多年历史的古城,自古便是湖南政治、经济、文化与交通中心,享有“楚汉名城”“潇湘洙泗”美誉,深厚的人文底蕴与丰富的旅游资源相得益彰 。</p> 橘子洲头 <p class="ql-block"> 我们乘坐2号线地铁,穿越湘江,抵达橘子洲站。它是地铁2号线唯一建在湘江中的地铁站,也是最深的一个,最深处下穿橘子洲达32米 。因为湘江河床比橘子洲低10多米,建一个这样的地铁站也是需要高科技技术支持的。</p> <p class="ql-block"> 从地铁站出来,我们沿着湘江,边走边欣赏两岸的风景,朝着主席雕像的方向走去。</p> <p class="ql-block"> 橘子洲头位于长沙市岳麓区湘江中心,是湘江中最大的名洲,被誉为“中国第一洲”。1925年,毛泽东重游橘子洲,挥笔写下《沁园春·长沙》,为橘子洲积淀下深厚的湖湘革命文化。</p> <p class="ql-block"> 站在橘子洲头的江风中,我终于与这尊巍峨的毛主席青年艺术雕塑对视。铜像中飞扬的发丝、坚毅的下颌线,仿佛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豪迈气魄凝固成永恒,太震撼人心啦!</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艺术雕塑,面向东南,以1925年青年时期毛泽东形象为基础,由广州美术学院进行艺术创作,雕塑高32米,长83米,宽41米,是中国最大的伟人艺术雕像。</p> <p class="ql-block"> 问天台,在橘子洲头最南端的广场前,呈扇形造型,取意于《沁园春·长沙》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成为后人追忆那段峥嵘岁月的精神坐标。</p> <p class="ql-block"> 我们正赶上夕阳西下时分,天空被染成了金黄色,水面反射着温暖光芒,岸边游人的剪影,让这一刻充满浪漫气息。</p> <p class="ql-block"> 华灯已上,灯火辉煌,高楼大厦上的灯光五彩斑斓,投射到水面上形成的倒影,更是让这片热土充满了活力和现代感。</p> <p class="ql-block"> 因太留恋与主席共在的地方,天色渐黑,才恋恋不舍离开。</p> <p class="ql-block"> 白天的湘江一号大桥。</p> <p class="ql-block"> 夜晚灯光璀璨的湘江一号大桥。</p> 岳麓书院和岳麓山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驻地乘坐4号线地铁来到湖南大学站下车,来到东方红广场,看到了高大伟岸的毛主席雕像,在雕塑后面雕刻着《沁园春.长沙》的诗词。</p><p class="ql-block"> 穿过湖南大学,进入岳麓书院。</p> <p class="ql-block"> 岳麓书院,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是我国最古老的高等学府、中国唯一的千年书院,自北宋办学至今已有1049年,是儒家文化最后坚守的地方。四大书院中只有岳麓书院至今仍然在招生和传承儒家文化,是世界上办学延续时间最长、名师最多、培养人才最多的书院。</p><p class="ql-block"> 湖南大学的成立源自岳麓书院,如今岳麓书院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湖南大学的史哲学院和国学研究院,</span>赓续着千年的教育、学术文化与研究传统。这种“从古代书院到现代大学”的完整演变链条,在全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都堪称独一无二,也让岳麓书院成为中华文明“活态传承”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 岳麓书院“三宝”之一——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这副对联。上联“惟楚有材”,表达出楚地人才辈出,下联“于斯为盛”,则强调是人才汇聚兴盛之地。是岳麓书院人才辈出的真实写照,也展现出千年学府的恢弘气势。</p><p class="ql-block"> 岳麓书院匾额,是宋代皇帝宋真宗御赐“岳麓书院”。</p> <p class="ql-block"> “实事求是”是岳麓书院的校训。也是毛泽东思想的启蒙地,毛泽东曾两次在岳麓书院学习。</p> <p class="ql-block"> 岳麓书院“三件宝”之一——讲堂中的“朱张会讲的两把椅子”。它是古代讲学制度的体现,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与岳麓书院主教张栻曾在此论道讲学,开学术争鸣之先河。铸就了影响湖南八百余年的“朱张学统”,对湖湘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p> <p class="ql-block"> 朱熹、张栻相谈甚欢。</p> <p class="ql-block"> 岳麓书院“三件宝”之一——“108字学规”,它<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讲堂的左侧墙上,</span>是岳麓书院清代著名的山长、经学家和教育家王文清制定,共18条,每条6字,从修身和治学两方面教育学生与后人。如“时常省问父母”、“朔望恭谒圣贤”等内容强调品德修养,“读书必须过笔”“疑误定要力争”等则注重学习方法和态度,对当今教育改革有启示意义。</p> <p class="ql-block"> 岳麓书院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书院建筑群,采用中轴对称的院落布局,体现了儒家“尊卑有序”的礼制精神,院内青砖灰瓦,飞檐翘角,古色古香。</p> <p class="ql-block"> 御书楼</p> <p class="ql-block"> 屈子祠</p> <p class="ql-block"> 为了纪念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建立的祠堂。</p> <p class="ql-block"> 这座坐落在岳麓山脚下的千年学府,从南宋理学的交融碰撞,到近代“中体西用”的探索实践,既守护着文明的根脉,又以开放的姿态拥抱现代学术,成为传统与创新完美结合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 爱晚亭,与安徽滁县的醉翁亭、杭州西湖的湖心亭、北京陶然亭公园的陶然亭并称中国四大名亭,始建于1792年,原名红叶亭,后因唐代诗人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句更名。</p> <p class="ql-block"> 爱晚亭是长沙的标志性文化符号之一,自建成以来,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歌赋和楹联佳作。20世纪初,毛泽东、蔡和森等常在此聚会读书,探讨革命真理,是毛泽东探求革命真理的历史见证,承载着厚重的革命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爱晚亭后,我们步行到岳麓书院的西门,坐景交车直接来到岳麓山顶。</p> <p class="ql-block"> 岳麓山,位于长沙市岳麓区湘江西岸,是南岳衡山72峰中的尾峰,少见的城市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是长沙的标志性自然景观和文化名胜区。岳麓书院和爱晚亭都属于岳麓山风景区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 站在岳麓山山顶,俯瞰长沙市区和湘江。</p> <p class="ql-block"> 或许是雾霾天气,长沙在雾茫茫中。</p> 长沙美食 <p class="ql-block"> 旅行最快乐的事莫过于尝遍各地美食!晚上打卡五一广场,体验了湘菜的独特魅力。作为不太能吃辣的我,选择了微辣。油焖小龙虾红亮弹嫩,剁椒鱼头鲜辣开胃,纸包鱼香气四溢,辣炒小黄牛肉质鲜嫩,臭豆腐外焦里嫩。价格实惠又好吃,舌尖上的长沙,果然名不虚传!</p> <p class="ql-block"> 臭豆腐是长沙最有名的特色小吃之一,以其独特的气味和口感而闻名于世。</p> <p class="ql-block"> 长沙网红的小龙虾。</p> <p class="ql-block"> 这次长沙之行,于我而言是一场跨越时空的震撼之旅。在栩栩如生的青年毛泽东雕像前,我感受到了伟人年少时改天换地的壮志豪情;踏入千年学府岳麓书院,斑驳砖瓦间流淌着的儒家智慧与经世精神,无声诉说着文化传承的力量,这里不仅培育了无数仁人志士,更为中国革命注入思想火种。而五一广场街头的小龙虾、臭豆腐等特色美食,为这场文化与历史的探寻之旅画上了鲜活的句点。从精神丰碑到文化根脉,从舌尖盛宴到心灵触动,长沙的每一处都让我满载而归,也让我对这座城市的深厚底蕴与蓬勃生机,有了更深的眷恋与敬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