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号:92035371</p><p class="ql-block">拍摄时间:2025.06.27.</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重庆鱼洞黄溪河</p><p class="ql-block">拍摄手机:Mate60</p> <p class="ql-block"> 文中各段落里的照片排列顺序是按跟踪鸟的行踪顺序前后排列的,虽然对文章效果有些影响。</p> <p class="ql-block"> 今天中午,我沿黄溪河岸边人行道上行,在观看河中白鹭时,忽然发现一只“夜鹭”(因其颜色、形象都很像夜鹭),站在岸上有水流的地方。我刚拍了几张照片时,它便活动了起来,并向上伸出长长的脖子(我过去也多次见过夜鹭,它通常站在一个地方是很难动弹的,且都是缩着脖子),而且不一会便向上游飞去了,飞到了河中,……我跟踪而去,……它不断的转移,我不断的跟踪,……。</p><p class="ql-block"> 回家网上多种查询,其说法不一,主要结论有:鸬鹚、夜鹭、绿鹭、麻鳽、黑冠鳽等,以认为是鸬鹚和夜鹭的为多,根据夜鹭白天不善活动的情况,笔者认为大概率是“鸬鹚”(幼鸟或年轻鸬鹚)。(因笔者过去没有实际见过鸬鹚,如有错判,敬请老师、朋友指导更正,致谢!)</p> <p class="ql-block"> 鸬鹚是鲣鸟目鸬鹚科鸬鹚属的鸟类,别名鱼鹰或水老鸦。身体呈流线型,下体较扁平,颈长而柔韧,翅宽长且钝,脚强健有力并置后。虹膜红色;喙灰黑色;脚黑绿色;周身几乎全部黑色而具有绿褐色的金属光泽;繁殖期头后具白色丝状羽,下胁处有一白斑,非繁殖期这些特征消失。幼鸟体羽为褐色。鸬鹚在中国各地的适宜生境都有分布,北方多为夏候鸟,南方为冬候鸟或留鸟。鸬鹚以各种鱼类为食,也食两栖类、甲壳类、头足类和其他无脊椎动物,存在群体捕食或者合作捕食行为。(资料源于网络,致谢!)</p> <p class="ql-block"> 鸬鹚是水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捕食者,以鱼类为食,对维持水域生态平衡具有关键作用。</p><p class="ql-block"> 鸬鹚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同时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简称“三有名录”)。非法捕猎或买卖可能面临法律责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