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盛夏时节,济南的天气进入烧烤兼桑拿模式,如火的骄阳,热辣辣的炙烤着干旱的大地,人就如同一个大饼被置放在滚烫的铁板上烙。我这个怕热的胖人,无论在室外还是在室内,都是挥汗如雨。知道我怕热,老伴说苏州这边比较凉快,多次忽悠我来苏州。无奈,我实在舍不下子辰老师的诗经课,只能等待听老师讲完本学期最后一节课。</p><p class="ql-block">当我最后定下出行日期,购买好了济南西至苏州北的高铁票,妹妹身体又出了问题,住进了医院。对妹妹身体的担心,令我寝食难安,焦急的等待着病理检验结果。好在妹妹吉人天相,在我出行前,病理报告显示所有息肉都是良性。谢天谢天!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能够无忧出行了。</p><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20日下午一点多,我乘坐G109列车顺利到达苏州北高铁站。走出站台老伴已经在出站口等待多时。下高铁进地铁,又换乘出租车,顺利到家。</p> <p class="ql-block">20日到家,洗去一路风尘,一夜安歇。22日正逢夏至,早晨吃过早饭,我们俩在小区门口的水果店购买了姐姐姐夫爱吃的几种水果,前去看望83岁的大姐和姐夫。</p><p class="ql-block">夏至日,苏州的室外温度32度,但是因为刚下过雨,阳光暴晒,地上的水汽蒸发,体感十分闷热湿热,我说被老伴忽悠了。</p><p class="ql-block">和大姐两年未见,格外亲切。大姐姐夫都要苍老了许多,姐姐比前几年瘦了不少,姐夫看起来精神状态挺好,身体也很好,但是耳朵听力却很差了,和他讲话声音提高八度,仍然很费劲。看来衰老是每个人绕不过去话题。</p><p class="ql-block">大姐和一群老人住在政府提供的拆迁过渡房里,他们都是非常勤劳的人。也许是出于农民对土地的眷恋和热爱本性,也许是劳作了一辈子而闲不住的生活习惯,只要看见空闲的土地,他们就会充分利用,让土地充分发挥贡献出它们的最大潜力。每排安置房之间都有一片闲置的土地,年龄在八十岁以上的老人们,平地、起垄,种上了一畦一畦的蔬菜。</p> <p class="ql-block">长豇豆,四季豆,黄瓜,茄子,西红柿,辣椒,韭菜,空心菜应有尽有。这一片片茂盛的菜地,让虽是耄耋之年的老人居住的院子,却呈现出绿意盎然的勃勃生机,就像老人们旺盛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姐夫则在老房旧址上养了一群鸡鸭,每天收获十几个鸡鸭蛋,供自家孩子和亲戚食用。姐姐姐夫真诚的留我们共进午餐,并说今天是姐姐的生日。凑巧的是,虽然不知道今天就是姐姐的生日,老伴今天却为姐姐选购了两盒大大的阳山水蜜桃,作为寿桃送给了姐姐作为生日礼物。考虑二位老人年事已高,热天做饭实在是一件辛苦的事,“为客三升米”,我们在怎么都会多做几个菜,他们节省了一辈子,吃剩的菜他们绝不会倒掉,所以我们婉拒了他们的盛情。</p><p class="ql-block">临走的时候,姐姐姐夫把鸡蛋、鸭蛋和各种蔬菜悉数装在塑料袋里,让我们带走。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的有机蔬菜,口感确实跟市场买来的蔬菜味道不一样。</p> <p class="ql-block">22号上午阳光灿烂,下午天气突变,天空乌云密布,一会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后来雨越下越大,又变成了哗哗啦啦的大雨。这场雨从22号下午持续到23号早晨。雨水浇灭了盛夏的暑热,空气变得非常凉爽宜人。花草树木上挂满了晶莹的水珠。阴凉清爽的天气适宜外出游玩,老伴提出去甪直古镇走走,我欣然同意。</p> <p class="ql-block">出小区,天上又飘起了毛毛细雨,甪直之行去还是不去,我有些犹豫了,不去又有些不甘心。踌躇中,老伴呼叫的网约车停在了面前。坐在车里,看见路边绿树葱茏,蓊郁之中一株株紫薇花开得如火如荼,悬挂着晶莹剔透的水珠的红色的、粉色的、白色的紫薇花一束束,一簇簇和绿树相互映衬,雨水的滋润使它们更加妖娆动人。乘网约车到騎河地铁站,乘地铁二号线,途径22个站点到金谷站下车,又坐网约车前往甪直古镇。</p> <p class="ql-block">甪直古镇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东部吴中区,始建于春秋时期,是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江南水乡古镇。<span style="font-size:18px;">古称甫里,到清代才改称甪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甪直古镇的名称由来有三种说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是因古镇水系形似“甪”字。甪直古镇内有三横三竖六条笔直河流,流经镇北的吴淞江形似“甪”字头上的一撇,从空中俯瞰整体水系布局酷似“甪”字,因此得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二是与神兽“甪端”的传说相关。相传秦始皇时期,神兽“甪端”曾降临澄湖,因其形貌奇特(独角、狮身、龙鳞)且能庇佑风调雨顺,当地人将其奉为守护神,遂以“甪”为名纪念。古镇入口至今立有甪端雕像,象征吉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三是历史误传或方言谐音演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方言谐音:原名“六直”,因古镇位于五湖六泽交汇处,吴语中“六直”与“甪直”发音相近,逐渐演变为现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书法误传:明代董其昌误将“甫里”写作“甪里”,后人沿用此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3、纪念名人:唐代诗人陆龟蒙号“甫里先生”,曾隐居于此,镇名“甫里”后因水系特征更名“甪直”。</span></p> <p class="ql-block">甪直古镇水多,桥多,巷多,古宅多,名人多。它享有“神州水乡第一镇”和“五湖之汀”的美誉,被阳澄湖、淀山湖、澄湖等湖泊环绕,古镇内河流纵横交错,房屋依河而建,街巷与河并行,形成了独特的水乡风貌。</p> <p class="ql-block">走进古镇入口的牌坊,一座石桥横跨河上,石桥两旁是古香古色的长廊。站在长廊里瞭望古镇全貌,民居粉墙黛瓦,河道纵横交错,小桥星罗棋布,街巷石板铺路,明清风格的老宅雕梁画栋,彰显江南水乡特色。俯看桥下河水缓缓流淌,披红挂彩的乌篷船静静地停在游船码头,等待游客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走下石桥,沿着河边的石板路缓步前行,河道里娇粉的荷花婷婷玉立,碧绿的叶子摇晃着中间的水珠,有小荷才露尖尖角,却有蜻蜓伫立在上头。河边还生长着茂盛的香蒲、芦苇、茭白、水上天堂花(再力花)等水生植物。刚刚下过雨,缥缈的薄雾像轻纱一样弥漫在水面上,如烟如霭,氤氲着清新的气息。甪直古镇将一幅烟雨朦胧的江南水墨画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面对如此美景,我想所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和美丽的甪直古镇相比,天堂也不过如此而已。</p> <p class="ql-block">观赏了河边美丽的风景和茂盛的水生植物,我们来到了甪直广场。一头4米高的独角兽竖立在广场中央。这独角兽就是甪端。甪端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外形与麒麟相似,甪端头生独角,具有日行万里、通晓四方语言的能力,常被视为明君的象征和吉祥瑞兽。甪端融合多种动物特征,包括犀角、狮身、龙背、熊爪、鱼鳞和牛尾,其最显著标志是头顶中央的独角。甪端最初是秦始皇称此兽名为“角端”后改称“甪端”,以强调其独角的特性。神秘的甪端,从此就被甪直人民当成了自己家乡的守护神。</p><p class="ql-block">甪直有史以来,没有遭受战乱毁损,没有旱涝灾害,岁岁风调雨顺,年年五谷丰登,古镇的风貌因此能够完整的保留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我们脚踏着弹石(我不知道应该读tan还是应该读dan)和石板铺就的道路,信马由缰的前行,体验着古镇的风情。碧绿的河水在古镇川流不息;一座座石桥连接着条条街巷;白墙黛瓦的老宅掩映在参天古树绿荫之中;悬挂招幌的沿街商铺,不时有美食的香气扑鼻而来。</p><p class="ql-block">今天不是周末,而且不时有毛毛细雨飘落,没有拥挤的游客,没有叫卖的喧嚣,许多🐱猫猫在路旁悠闲地晒着肚皮,小镇非常很祥和宁静。</p> <p class="ql-block">说古镇的水多、桥多,“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的描述一点都不夸张,这里户户临水,家家通船。古镇古树参天,浓荫蔽日,绿水环绕,水上有古老的石桥连接。街巷皆邻水,水里行船,路上走人、水陆并行;长廊依水而修,夏天纳凉,雨天避雨,行人和居民亦可闲坐歇息聊天;民居老宅<span style="font-size:18px;">白墙黛瓦,小巷幽深,石板铺路,</span>小桥流水人家,无处不透露着江南的温婉与精致。徜徉在古镇之中,到处可见,老师带着学生写生描摹古镇独特的风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甪直的河流大都很窄,河道还有些弯曲,所以它的桥也很精致小巧,各种石桥根据河道宽窄和走向设计建造,每座桥的造型都是独一无二的。</p> <p class="ql-block">据说古镇原有古石桥72座,现存四十一座。那横跨在悠悠水巷之上的古桥,以独特的风韵,宣示着甪直“水乡桥都”的美誉。甪直最早的桥是宋朝建的和丰桥、永宁桥,明朝建的环玉桥,桥的类型有梁式桥、拱桥、直角连桥,这些石桥至今仍在使用。甪直被桥梁专家茅以升称为“中国桥梁历史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甪直古镇的街道分为两类,沿河并行为街,与河垂直为弄(巷)。<span style="font-size:18px;">街巷都以石板或碎石铺成,流水通畅,雨停路干。</span>萧宅南边有一条<span style="font-size:18px;">最悠深的陪巷,宽一米仅容一人通过,却长达150米,是街坊邻居之间的分隔。</span>巷子里的明清建筑风格的老宅,有3进、5进、6进,最深的还有7进。古色古香,特别是被岁月的风雨侵蚀而留下的痕迹,给人以厚重的历史沧桑感。</p> <p class="ql-block">随心所欲,走走停停,不知不觉来到了“江南文化园”。江南文化园位于古镇的中心,是用明代苏州著名园林"梅花墅"为蓝本复建的园林,以假山、曲桥、内湖为特色,再现"江南第三名胜"的古典美学。江南文化园融合了休闲、娱乐与观光的多重功能,充分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古镇最大的娱乐打卡点。</span></p> <p class="ql-block">进入江南文化园,迎面见到的是“开元通宝紫铜雕塑”。</p> <p class="ql-block">江南文化园展现了一派水乡园林的韵味,假山、叠石、小桥与流水相映成趣,漫步在曲径通幽的园林中,欣赏江南的精致与典雅,让游人感受和领略甪直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与独特的江南水乡的无穷魅力。</p> <p class="ql-block">“古戏台”是江南文化园中文化景点。这里会定期上演《美丽中国,精彩甪直》主题文艺演出。演出形式有说唱、评弹、歌舞等民间艺术,展现甪直的人文历史、独特民俗和时代精神。演出大都在晚上进行,需要另行购票。我们白天游览,只能是欣赏一下园林景观和古戏台的神韵。</p> <p class="ql-block">江南文化园面积很大,我们只是走了很小一部分。清风徐来,垂柳婆娑,我们抚摸着水岸栏杆上的吉祥甪端,走过翠竹幽径、水榭长廊,驻足遥望波光粼粼的水面,顿觉心旷神怡,久久不愿离去。</p> <p class="ql-block">甪直古镇有五多,其中之一就是名人多,名人多名人古宅就多。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集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于一身的叶圣陶;有国父之师、新闻之父美称的王韬;清末教育家沈柏寒;清代名门望族萧冰黎及孙女香港著名影星、曾获柏林电影节影后的萧芳芳等人都是甪直古镇的名人。他们祖传遗留下来的故宅,也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被保留下来,成了历史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王韬纪念馆在甪直中市下塘街6号,为一座具有清代建筑风格的住宅,占地800平方米。为二进院。坐东朝西,共分王韬生平事迹陈列室、王韬故居和韬园三部分,还有一个名为弢园的小花园。</p> <p class="ql-block">弢园</p> <p class="ql-block">萧宅为华语著名女演员萧芳芳祖父故居,始建于清光绪十五年,是一座典型的清代民宅。走进萧宅,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庭院中翠竹傲然挺立。竹叶沙沙作响,仿佛在吟唱着被时光尘封的歌谣。</p><p class="ql-block">仰望屋顶,屋脊上的神兽有的威风凛凛,似在守护古宅安宁;有的神情温顺,仿佛在默默祈福,它们给老宅增添了古朴与灵动的韵味。走出萧宅,旁边有一条幽深的小巷,宽仅一米,巷深150米。这是古镇最窄最深的巷子,人称萧家弄。</p> <p class="ql-block">盛夏游古镇,古镇宛如一颗镶嵌在江南水乡的绿宝石,以满目的翠色与古韵,为我们送来沁人心脾的清凉。绿树成荫,绿水环绕,绿色是古镇的主基调,古树参天、古宅古朴,古韵是甪直的灵魂,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独属于盛夏的绝美画卷。</p><p class="ql-block">虽然用了大半天的时间只走了甪直古镇的一小部分,很多推荐景点都没有走到,我还是很开心。</p><p class="ql-block">出游就是放松心情,乘兴而来,尽兴而归就够了。</p> <p class="ql-block">采莲令·夏游甪直古镇(新韵)</p><p class="ql-block">雨初停,云霭轻纱幕。祥光绕、甪端雄矗。粉墙黛瓦树荫浓,老巷幽深处。轻舟过、船娘软语,吴音袅袅,画桡划破烟浦。</p><p class="ql-block">夏日悠悠,漫步古镇千年路。廊桥下、绿苔凝露。翠竹蒲苇、傍水岸、菡萏清香吐。几千载、悠长岁月,经年虽远,古韵竟然留住 。</p> <p class="ql-block">有关古镇古桥的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拍摄者!如有侵权,马上删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