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

思伊如斯

<p class="ql-block">总觉得人的一生,会很漫长,漫长到看不到边际,漫长到自己可以随意挥洒自如。可事实并非如此!</p><p class="ql-block">‍走在回家的路上,想过无数次父母家人见到自己时的场景。老父亲依然会同我们上学的时候一样,无论多晚多忙,都会走到路口来接我们。</p><p class="ql-block">‍《论语》里,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像我这样,一年回去一次看望父母的儿女,当是最不孝顺的子女了。</p><p class="ql-block">‍老父亲满头银发,脸上满是皱纹。老人家笑起来,仍然和蔼可亲。我们兄妹四人从小都很依赖老父亲,小时候母亲外出打工,父亲总会拖着他那病重的身体,借着月亮的光同我们谈心谈话。</p><p class="ql-block">‍父亲会教我们唱《十五的月亮》《鲁冰花》《真的好想你》……父亲一字一句的教着,我们兄妹几个就自然而然靠在父亲的双腿上学着。</p><p class="ql-block">‍童年最深的记忆里,父亲总会借着月光重复着一样的歌曲,在我们看来有一夜不唱都是不正常的。或许只有这样,才能把一家人思念母亲的心,遥寄于远方。</p><p class="ql-block">‍或许也只有这样,才能将亲情无限延长。那时候我时常会想,母亲回家的路到底有多远?</p><p class="ql-block">‍直到十三岁那年,父亲身体每况愈下,经过多方考虑,父亲忍痛决定让熟人带着我外出务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p><p class="ql-block">‍在见到母亲的那一刻,我心痛不止。只见母亲那瘦弱的身躯,扛着与她瘦小的身体极不相称的木板。</p><p class="ql-block">‍那一刻,我满眼含着热泪,原来母亲常年不回家,不是回家的路太遥远。而是,一旦母亲选择踏上回家的路,我们一家人都得挨饿受冻。因此迫于生存压力,母亲踏上回家的路被时间无限拉长,一年、两年、直到一些年后……</p><p class="ql-block">‍我是常年不着家的人。哥哥和两个妹妹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时间最长,而我从小学开始,就极少生活在父母身边。</p><p class="ql-block">‍青春叛逆时,我总是选择逃避父母家人,一度认为一个人的自由自在是最要紧的。直到上班以后,才发现回家的路,竟然会如此这般遥远,远到心与亲人团聚了,身体仍在五百里之外的地方。</p><p class="ql-block">‍还记得,上班第一年的清明假期前夕,父亲骑摩托车与三轮车相撞,住院一个星期我还毫不知情。直到父亲出院了,家人才告诉我。后来母亲电话里跟我说:“你爸怕你工作分心,叮嘱一家人都不能告诉你。”随后的每一天,我活得如行尸走肉一般,像一台台机器一样上着班。</p><p class="ql-block">‍身边冷冰冰的人情世故,冷得让人不寒而栗。终于在清明节前夕,向领导请假,一个人踏上了回家的路。这一路的忐忑不安,迎着风负重前行。</p><p class="ql-block">‍一个人转了四趟车,来到父亲上班的地方。约莫五六十步的石梯,父亲硬是拖着他那歪斜的身体,移动着缓慢的步伐,来门口接我。那时的我,心里满是愧疚,亦是满眼恐慌,更是哽咽着问候父亲。老人家一个劲儿的微笑着说:“爸没事儿,真没事儿,你别担心……”</p><p class="ql-block">‍后来工作越来越忙,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疫情三年,一年回家一次更是成了奢望。</p><p class="ql-block">‍后来疫情解封,过年回到了家人身边。这样的大团聚,显得格外弥足珍贵。即使带着三岁的大女儿、两个月的小女儿一路奔波劳碌,无论多么辛苦都觉得是福气。因为没有什么比父母家人健康,以及踏上这回家的路更幸福的事儿了。</p><p class="ql-block">‍产假倒计时,父亲母亲希望我在家住一段时间,可我带着小孩啥忙也帮不上。与其一个劲儿的麻烦老人家,还不如带着家人一起回到了自己的家以减轻父母压力。</p><p class="ql-block">‍父母在,家在。何其幸运!这辈子能够遇见这么好的父母亲人。接下来的日子里,不求大富大贵,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就挺好。</p><p class="ql-block">‍余生,无论回家的路多累、多远、多艰难,我都会继续努力争取一年回一次。回去看望父母双亲、大姑,以及我的兄弟姐妹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