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那面鲜红的宣传板立在纪念馆的入口处,仿佛把人拉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板上的“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几个大字遒劲有力,仿佛能听见战士们铿锵的誓言。下方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几个字则像一座丰碑,铭刻着他们的英勇与牺牲。再往下看,“在上甘岭高地上 坚守43天 击退敌人进攻900余次”的标语让人肃然起敬。那高地上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战士们的鲜血,他们用生命书写了不朽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展厅的另一侧,两块展板并肩而立。左边那块写着“抗美援朝精神”,五个熠熠生辉的词语跃然眼前: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国际主义精神。这不仅是对那段历史的总结,更是对后人的激励。右边的展板上,孙占元和黄继光的照片让人久久驻足。孙占元,抗美援朝“五大烈士”之一,他的名字与事迹早已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而黄继光,那个用胸膛堵住敌人机枪眼的“特级战斗英雄”,牺牲时年仅21岁。他们的故事,是抗美援朝精神最生动的注脚。</p> <p class="ql-block">展板上的杨春增和李保成,他们的目光坚定,仿佛穿越时空,依然注视着这片他们誓死捍卫的土地。展板上详细记录了他们的生平和战斗经历,那些惊心动魄的瞬间仿佛就在眼前。杨春增在战斗中英勇无畏,李保成则以顽强的意志和智慧带领战友一次次击退敌人。他们的事迹,是红色与黑色交织的画卷,是英雄气概的写照。</p> <p class="ql-block">展板上,邱少云和黄继光并肩而立。邱少云,1952年10月12日,在战斗中为了不暴露战友的位置,他任凭烈火烧身,一动不动,直至牺牲,年仅26岁。黄继光,面对战友伤亡、弹药耗尽的绝境,他毅然决然地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眼,为冲锋部队开辟了胜利的道路,年仅21岁。他们的名字,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最为耀眼的星辰,他们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p> <p class="ql-block">展板上,杨春增、邱少云、高良伦等英雄人物的照片和事迹一一陈列。他们的生平简介和战斗场景,仿佛将人带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杨春增的英勇、邱少云的坚忍、高良伦的无畏,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展板的红色与黑色配色,仿佛在诉说着那段血与火的历史,让人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展板中央,黄继光身着军装,目光如炬,背景是鲜红的“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几个大字。下方的文字详细介绍了他在上甘岭战役中的英勇事迹。他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保家卫国”,用行动书写了什么是“英勇无畏”。展板右下角的“北京志愿军纪念馆 退役军人安徽大健康产业孵化基地”字样,仿佛在告诉我们,英雄的精神从未远去,它依然在新时代的阳光下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75周年纪念1950-2025”的字样在红色背景上格外醒目,中间是一位戴着头盔的士兵微笑的特写。他的笑容温暖而坚定,仿佛在告诉我们,和平来之不易,但值得为之奋斗。背景中隐约可见士兵们战斗的场景,仿佛在提醒我们,那段历史虽已远去,但英雄的精神永存。</p> <p class="ql-block">天德山英雄连的同志们在坑道夜班后,围坐在洞口,吹起口琴,欢快的旋律在山谷间回荡。他们用音乐驱散疲惫,用笑容迎接胜利。那一声声口琴声,仿佛穿越时空,依然在耳边回响。志愿军官兵在贯通坑道中胜利会师,那一刻的喜悦与激动,仿佛就在眼前。战士们在坑道里包饺子,欢声笑语中透着战友情谊。那一刻,他们不仅是战友,更是家人。</p> <p class="ql-block">展板上,一张黑白照片记录了志愿军战士在地下工事中工作的场景。一名战士正在打炮眼,另一名战士在清理碎石,背景中还有其他战士在进行相关作业。照片下方的文字说明“志愿军战士边打炮眼,边及时清理碎石”,让人不禁感叹他们的坚韧与智慧。另一张展板上,一排宣传海报展示了多位抗美援朝时期的英雄人物,他们的照片和简介在红色党徽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庄重。展板下方的“北京志愿军纪念馆”字样,仿佛在告诉我们,英雄的精神从未远去。</p> <p class="ql-block">志愿军战士们在山间挖掘坑道,开山凿石。他们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坚定,仿佛在告诉我们,和平的基石,是他们用汗水和鲜血铸就的。那一刻,他们的身影,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一位穿着浅色外套、佩戴红色绶带的老人正在接受表彰,绶带上写着“致敬志愿军”。他的脸上洋溢着笑容,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旁边的几位成年人在微笑或交谈,背景中的一些建筑物和车辆,仿佛在诉说着新时代的繁荣。那一刻,和平的阳光洒在他们身上,仿佛在告诉世人,英雄的精神永存。</p> <p class="ql-block">一群穿着红领巾的年轻人和几位穿着浅色衣服的老人在户外,手里拿着各种礼品袋,似乎在进行某种捐赠或慰问活动。他们的笑容温暖而真诚,仿佛在告诉我们,英雄的精神在新时代依然闪耀。背景中的一栋现代化建筑和阴沉的天气,仿佛在提醒我们,和平的阳光需要我们共同守护。</p> <p class="ql-block">展板上,胡修道、邱少云、高良伦等英雄人物的照片和事迹一一陈列。他们的生平简介和战斗场景,仿佛将人带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展板的红色背景,仿佛在诉说着那段血与火的历史,让人肃然起敬。那一刻,他们的名字,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象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