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二十多年前曾在办公桌上一份报纸副刊上见到一整版题为《第四种情感》的文章,至今难忘。文章说人的精神世界里存在一种第四种情感,既非骨肉亲情,也非江湖友情,更非情爱之爱。这种情感是最高层次的情感,她如冰川深处未名的幽蓝,纯粹得几乎不容于世。这情感寄寓着彼此根柢里的绝对信任与托付,然而在今日喧嚣尘世之中,她已然成了濒危的传说。人们既寻不着她,又不敢奢望她,甚或隐隐畏惧着她——仿佛她是一粒冰种,会消融在世俗的暖流里,纵有微光显现,亦不免被万千不能容于世的念头,扼杀于初萌。</p><p class="ql-block"> 于是孤独之根,便更深地植入灵魂的缝隙。它非止于形单影只,而是精神的荒芜:纵使置身人海,纵使高朋满座,依然有万千言语在喉头冻结成霜,终归沉落心底。</p><p class="ql-block"> 然而,世上并非没有渴求的目光。多少灵魂在茫茫人海中跋涉,像是寻觅着传说中那个岛屿。那眼神每每刚触及另一双眼睛,便被世俗的刀斧劈开:办公室政治如同暗流,卷走了真诚;消费主义如浓雾,遮蔽了本心;社交网络的喧嚣,更是将人心切割成万花筒里零落的彩片。信任成了最奢侈的赌注,托付成了最危险的软肋。纵使有微光乍现,又常被猜忌的寒风或流言的骤雨扑灭。</p><p class="ql-block"> 岁月浮沉第四种情感。她不来,人间的寂寞便如荒原上的野草,在心底肆意蔓延,无法根除;她不来,灵魂便如暗夜航行的孤舟,永远寻不到那可以安然停泊的灯塔。</p><p class="ql-block"> 当然,冰川之下,未名之蓝终未完全熄灭。纵使尘世喧嚣,纵使人心壁垒森严,总还有未拆封的信笺在等待投递,总还有未出口的言语在暗夜酝酿。或许在某个被遗忘的角落,在某个卸下所有盔甲与面具的瞬间,两片孤寂的荒原,会因同一种静默而认出彼此。</p><p class="ql-block"> 那时,冰川的深处终将传来微响。那幽蓝的微光一旦苏醒,便不再为消逝而战栗——她静静融化,只为映照水仙花在人间倒影里既未开放、也未凋谢的永恒可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