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漫忆

刘永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晨,雾蒙蒙的天空又飘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驱车先送儿子上学,再送老婆上班。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我又开始了新一天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时候,并不喜欢下雨,尤其是绵绵不绝的雨季。回想起来,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可能只是因为家庭经济拮据的缘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父亲身体一直不好,所以生活的重担基本上都压在了生性好强的母亲身上。母亲很勤劳,也很能干,和众多的农村妇女一样,起早贪黑,家里家外,喂猪养羊,总不见一会儿闲空,但日子过得依然十分艰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到下雨的时候,别人家的孩子都能穿着胶鞋、打着雨伞,不紧不慢地行走在上学的路上。而我,啥也没有。为了不让我淋雨,母亲会自制雨具。她把蛇皮袋的底角窝进另一个底角,做成一个简易的“雨衣”让我顶在头上;还有的时候,母亲会取出化肥袋的内层塑料布,用剪刀冲开给我做成一个透明的“雨披”披在我的肩头。尽管如此,也丝毫不影响我被淋成落汤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年级的暑假,为了贴补家用,我拉着带厢板的平板车遛村串巷——收酒瓶,体验“酒干倘卖无”的生活。第一次出门时,母亲把我送到村东头的路口,一而再,再而三地叮嘱我:“小心点,算清账,千万不要和人发生冲突!”看着泪眼婆娑的母亲,我大大咧咧地笑着说:“没事,我都多大的人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次返程的路上,原本万里无云的天空突然被几朵黑云覆盖,渐渐地,天越变越黑,不大一会儿,豆大的雨点倾盆而下。大雨中的我独自一人拉着大半车的酒瓶在泥泞的路上艰难前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惶恐、害怕与无助交织,雨水、汗水和泪水交融,只记得当时的眼前除了大雨,就是朦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世纪70年代,爷爷给父亲盖了三间草房。草房以石头做基础(大概有50公分高),基础以上是厚厚的泥墙,屋面则用草覆盖,草房很结实。父母就用这三间草房做婚房,开启了人生的新旅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多年的省吃俭用,直至1984年,父母又盖了三间瓦房。尽管有了新房子,但这三间草房依然在履行使命——东间作为羊圈,西间供我和弟弟居住。只是每年雨季来临前,父亲都会把一捆捆的稻草摋成整整齐齐的豆腐块——把房顶的旧草掀除,然后再覆上刚摋好的新草,防止雨季渗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99年的暑假,在老婆第一次来见父母前,我看着这个老屋,盯着这个正顺着“天眼”往下漏雨的老屋,一时间,陷入了迷茫!看着我为难的样子,父亲又去摋草了……看着父亲蹒跚的身影,母亲常说的“三十年河东转河西,别笑穷人穿破衣”又在我耳畔回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古人云:穷不生根,富不长苗。只要心态好,只要踏实干,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回眸当下,兄妹四人,各有家庭,各有事业,面对日渐年迈体弱的父母,我们都能拖家带口地“常回家看看”,其乐融融,幸福满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快到学校的时候,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条淡淡的彩虹挂在天边,真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