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日记之十三——布达拉宫

明辨是非

<p class="ql-block">终于来到了布达拉宫的脚下,终于能近距离地仰视布达拉宫了!我的兴奋难以言表。2025年4月29号上午,是我参观布宫的时间,也是我见证这座雄踞雪域高原的最壮观建筑的时刻。</p><p class="ql-block">我以为,在西藏的旅游日记中,最难写也最写不好的是两处:一是布达拉宫,一是大昭寺。因为以我那贫弱的文史知识和拙钝的笔力,完全驾驭不了它们这种雄伟的风格和深厚的底蕴。</p><p class="ql-block">只能勉为其难地把我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东西做一点皮毛式的介绍吧!</p> <p class="ql-block">色彩鲜艳、巍峨挺拔、坚如磐石、雄伟壮观,横亘天际、直插云霄是我对它的第一眼也是最直观的印象。搜肠刮肚的几个词语仍然传达不出它给我带来的视觉震撼。</p> <p class="ql-block">宫殿依山而建,层层垒砌,群楼重叠,殿宇嵯峨,是藏式古建筑的杰出代表。横空出世般的气势与玛布日山(红山)浑然一体。</p><p class="ql-block">坚实敦厚的花岗岩石墙体(据说布达拉宫的外墙整体厚度范围为2至5米,最厚处超过5米‌)在初夏阳光的照耀下更显色彩斑斓,鲜艳夺目!</p><p class="ql-block">从山脚下望去,布宫南面有蹬道曲折通向山顶,远望如“之”字形的蹬山道蜿蜒而上,壮观无比。</p> <p class="ql-block">检票口的布达拉宫石碑。藏、汉两种文字书写的布达拉宫字样。</p> <p class="ql-block">这样一座气势恢宏的宫殿究竟是谁建的?又是为谁而建?</p><p class="ql-block">公元1400多年前,吐蕃王朝第33代赞普(首领)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主持修建‌了这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殿建筑群。这是吐蕃王朝迁都拉萨以后建的第一座国家工程。</p><p class="ql-block">与内地的宫殿大多建在平原上不同,西藏的宫殿一般都建在山上,因为藏族崇拜天神,山是离天最近的地方。历代吐蕃赞普都认为自己是天神之子,是天神派自己来管理人间的;同时建在山上也是为了军事防御的需要,可以居高临下,以逸待劳。松赞干布最终在拉萨的三座山之中选中了红山,这里山势平缓,视野开阔,是建造宫殿的绝佳之处。因为这座山的岩石是红色的,所以叫红山(又叫玛布日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公元641年,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自此以后,布达拉宫就成为了吐蕃与中原联系的象征。</span></p> <p class="ql-block">惜乎!宫殿在9世纪毁于兵火。直至1645年,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开始重建,历时50年完成。此后历代达赖喇嘛又继续扩建。20世纪30年代十三世达赖喇嘛曾大规模修缮增建,形成现在的规模。1988—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再次拨巨款大规模修缮。</p><p class="ql-block">从东向西依次是白宫,红宫和僧房。白和红是指宫殿外墙的颜色。</p> <p class="ql-block">留影。我为什么那么拘谨?是因为看到布达拉宫,被震撼得不知所措了吗?</p> <p class="ql-block">导游讲解说:布达拉宫的建筑主体是白宫和红宫两大系统。</p><p class="ql-block">白宫是达赖喇嘛起居和理政的场所,共7层,第4层中央内有达赖宝座,是达赖举行继位大典等重大宗教和政治活动的场所。</p><p class="ql-block">红宫是达赖喇嘛举行佛事活动的场所,第5层中央是五世达赖喇嘛灵塔殿的享殿,空间高大,装饰金碧辉煌。</p><p class="ql-block">涨了知识:红白两宫是旧西藏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初来乍到布达拉宫,往往会被它壮丽庄严的外观所吸引,殊不知,它的内部才是世界殿堂级的所在。里面的奇珍异宝数不胜数,让人眼花缭乱。</p><p class="ql-block">红宫的顶上,一座座金顶耸立,色彩对比强烈,十分耀眼。</p> <p class="ql-block">由于拍摄的角度,金顶看得不是很清楚。</p><p class="ql-block">网络盗图一张,看得更直观。</p><p class="ql-block">看到这些金顶,不由得发出《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老头儿同样的感慨:“是金子,真的是金子!”“这么多金子!”除此,别无语言。</p><p class="ql-block">我更不知的是布达拉宫里比金子更珍贵的宝物多了去了!我还是有点眼界窄格局小了。</p> <p class="ql-block">来到这个广场,走进这个宫殿的大门,就禁止照相了。</p><p class="ql-block">我们跟着导游进入殿堂,就好比走入了一个个秘境,殿堂里弥漫着酥油灯的味道,狭小逼仄的空间里到处都是与藏传佛教文化相关的宝物。室内梁架柱头栏杆上精美的雕刻和彩画、藏传佛教的圣物—经书,亮瞎人眼的金色坛城,神情庄严的佛像,五颜六色的唐卡,肃穆静谧的灵塔,描绘布达拉宫建造历史的大幅壁画、表现汉族和藏族之间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巨型画卷、展现西藏文化艺术历史和民俗的宝贵实物以及数不清的古玩珍宝等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我们看到了供奉弥勒佛的大型殿堂强巴佛殿‌,高大俊伟。</p><p class="ql-block">‌看到了展示藏传佛教坛城艺术的坛城殿‌。一座座完全由金子打造的并镶嵌着无法计数的珍宝的巨大的坛城,它的金光闪闪已经无法用语言描述了!</p><p class="ql-block">‌看到了殊胜三界殿‌、‌长寿乐极殿‌及各种特色殿堂。‌跟在导游后面只觉得穿越了一个殿堂,又是一个殿堂,仓促间也没有记住殿堂名字。</p><p class="ql-block">我还看到了布达拉宫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吐蕃时期遗存)、供奉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塑像的法王洞。凝视着二位的塑像,我一刹那间仿佛穿越了1300年,与他们站在同一片土地上了!</p> <p class="ql-block">只可惜我实在没有深厚的造诣,不能传达出看到这些内心震撼,此时对“书到用时方恨少”真的有体会了。</p> <p class="ql-block">我看到了这面鼓。据说它是一面人皮鼓,我有点不太相信。(它一定是在允许拍照的地方拍的。)</p> <p class="ql-block">前面说到布达拉宫是旧西藏政教合一的政治中心,这就不得不说到藏传佛教的几大教派。藏传佛教中主要有红教宁玛派,白教噶举派,花教萨迦派和黄教格鲁派。</p><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是黄教即格鲁派的主要活动场所。“格鲁”在藏语中即“善律”的意思,强调严守戒律。因为喇嘛们都佩戴黄色法帽,故被称为“黄教”。“黄教”的创始人是宗喀巴,他曾在大昭寺召开传召大法会,整顿僧纪,后来格鲁派一呼百应,逐渐发展壮大,成为藏传佛教的第一大教派。宗喀巴也被尊为“格鲁派上师”。 大昭寺里有他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你们知道吗?就在这座举世闻名的宫殿里,流传着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种种传说。</p><p class="ql-block">仓央嘉措只活了24岁,绝对是个悲剧人物,实际上也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p><p class="ql-block">他出生于藏南门隅一个普通的农奴家庭,作为一代格鲁派教宗的他,父母以及世世代代的先祖都笃信宁玛派。宁玛派可以恋爱结婚,不认为爱情与信仰有什么冲突。而格鲁派主张禁欲。仓央嘉措15岁才坐床,他在宁玛派的文化氛围中长大,受世俗欲望的熏染,情爱对他来说不是什么洪水猛兽,而是那么天真自然。他的生命从一开始就埋下了悲剧的种子。</p><p class="ql-block">而他悲剧命运的另一个促成者,就是当时的第巴(摄政王)桑结嘉措。由于当时西藏复杂的政治形势,五世达赖罗桑嘉措去世的消息被桑结嘉措隐瞒了15年。桑结嘉措对外宣称五世达赖喇嘛已“入定”,要进行无期限修行,任何来人都不见。私底下他迅速派人去寻找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就是后来的仓央嘉措。在当时的政治条件下,“匿丧”是对格鲁派最有利的方式。但随着格鲁派的壮大,继续隐瞒不报就没有了可以让人信服的理由。其实是摄政王桑结嘉措的权力欲望使他做出了这宗胆大包天的欺瞒事件。即使在清政府发现了事情真相,仓央嘉措在康熙帝的支持下匆匆坐床之后,摄政王仍然不肯交出权力。是他让仓央嘉措这一位颇有才华的宗教领袖坐了冷板凳,成为他的傀儡。</p> <p class="ql-block">仓央嘉措在藏南的山野中长大,向往自由和爱情,他不在乎什么身份地位。于是“白日达赖佛,入夜浪子客”,他在夜晚偷偷走出宫殿,化名为拉萨街头的风流少年宕桑汪波,<span style="font-size:18px;">流连在拉萨的酒馆食肆,享受醇美的青稞酒以及与姑娘们爱情。</span>在那里,他遇见了让他心动的姑娘,与她在月光下倾诉衷肠,感受着爱情的甜蜜与美好。这些真挚的情感体验,成为了他诗歌创作的源泉,使他成为浪漫的情歌王子。“<span style="font-size:18px;">住在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最情郎”是他对自己的写照。</span></p> <p class="ql-block">最后因为桑结嘉措在与蒙古族拉藏汗的分庭抗礼中被拉藏汗杀害,仓央嘉措也因为这争斗的闹剧被蒙古人诬陷为“假达赖”。清政府在接到蒙古人拉藏汗的告状之后,要求蒙古人把“假六世达赖”押往京师,押解的路上,仓央嘉措殒命青海湖,年仅24岁。(民间也有传说他并没有死,在走到青海湖边的时候,被于心不忍的押解官放走,最后流落到了塔尔寺,在那里修行传教,60多岁病逝。)</p><p class="ql-block">(关于仓央嘉措的故事参考了作者闫晗编著的《仓央嘉措诗传》一书。)</p> <p class="ql-block">如果仅仅沉溺于情和爱,仓央嘉措不会受到不同年代、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的喜爱。真实的仓央嘉措是一位富有才华的诗人,在历史的长河中,他已然是一个时光铸就的传奇,与藏族英雄格萨尔王一样,在藏传佛教的天空与诗歌的银河中闪耀着独特光芒。</p><p class="ql-block">“他的一生被命运捉弄,是在信仰与爱欲间徘徊的苦旅,更是用文字谱写的浪漫绝响。”(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他的诗句至今仍在被人们传唱。</p><p class="ql-block">“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p><p class="ql-block">“如果今生未曾相见,我们就不会心生爱恋……可是我们偏偏相见相识,造就了今世的情缘。怎样才能斩断这缠绵的缘分,才不至于受这生死爱恋的苦缠。”</p><p class="ql-block">”白鹤啊,请借我一双翅膀,‌我不会远走高飞,‌只到理塘转转便回‌‌。”写于被康熙废黜后前往京城的路上。“理塘”他从未到过,象征着自由和理想,是其精神的归宿。</p> <p class="ql-block">在布达拉宫流连,我同时被它的色彩深深震撼。</p><p class="ql-block">黄。</p><p class="ql-block">黄色代表大地与丰收,象征繁荣昌盛,佛教庄严,还是权力的象征。所以当我们参观寺庙时,总会对那一片明亮的黄色记忆深刻。</p> <p class="ql-block">白。</p><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的白墙,被誉为“牛奶墙”,是因为在建筑涂料中添加了牛奶和白糖,经过刷漆而成。这种白墙不仅美观,而且具有独特的装饰效果。</p> <p class="ql-block">红。</p><p class="ql-block">白玛草墙。</p><p class="ql-block">白玛草是西藏特有的植物。它是西藏的一种柽柳枝,秋天晒干后,去掉梢部并剥皮,再用牛皮绳扎成拳头粗的小捆。这些小捆整齐地堆在一起,层层夯实,用木钉固定,并染上赭红色,形成了红墙。它不仅有着庄严肃穆的装饰效果,还由于白玛草轻巧的作用,可以减轻墙体的分量。这对于高达13层的布达拉宫来说,显得至关重要。</p><p class="ql-block">白玛草制造的工序复杂,利用率又低,老百姓是绝对用不起的,所以,它也不例外地成了旧西藏社会等级的标志之一。</p><p class="ql-block">(关于白玛草墙的介绍参考了百度)</p> <p class="ql-block">白玛草墙领。</p> <p class="ql-block">黑。</p><p class="ql-block">藏传佛教认为黑色在藏文化中具有强大的护法功能,能辟邪驱灾,抵御不祥‌。同时黑色代表不可侵犯的威严,有庄严威慑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蓝。</p><p class="ql-block">这是西藏天空特有的湛蓝。在这如水晶般湛蓝的天空下,布达拉宫如更显雍容与尊贵。</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的建筑及宫藏文物,集中体现了中国各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交流交融,证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不远处的雪山。</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参观出来,俯视拉萨城。</p> <p class="ql-block">宫墙后的那片水域就是龙王潭。是五世达赖罗桑嘉措修建布达拉宫时从山脚大量取土而形成的大水潭,而后成为拉萨著名的园林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只因为布达拉宫太让人震撼了,我们竟然都没有想到去龙王潭看看。听在龙王潭游玩出来的游客描述:龙王潭里鸟语花香,水秀水景美,可惜我们遗憾错过。</p> <p class="ql-block">写在布达拉宫墙上的藏文。看不懂,但满怀敬意。</p> <p class="ql-block">转经。一定要顺时针哦!</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布达拉宫,信步走到布达拉宫广场,布达拉宫广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广场,也是是游客拍照留念的好地方。</p><p class="ql-block">我们当然不会错过拍照留念的好机会。</p> <p class="ql-block">拍了布达拉宫的倒影照片。心满意足!</p> <p class="ql-block">打卡药王山50元人民币同款机位。</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参观了布达拉宫,不仅领略到其雄伟壮观的建筑风貌,还感受到了浓厚的宗教氛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此外,我还长了见识,知道了很多关于藏传佛教的知识,弥补了对藏传佛教一窍不通的遗憾。我实现了我的心愿,我见到了心中的圣殿——布达拉宫,此生无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