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可以这样代替说教

小雪随笔

<p class="ql-block">期未是个多事之秋,班里的孩子格外浮躁,稍有不如意便拳脚相向。作为班主任,日日面对接连不断的冲突事件,内心满是疲惫与无力,甚至一度萌生“放任不管”的念头。但身为教育者,责任在肩,岂能袖手?可究竟该如何管?这成了我日夜思索的问题。就在心力交瘁之际,我竟摸索出了一种“以柔克刚”的方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倾听是最好的教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当冲突发生,我的第一招,便是让双方各自陈述——说缘由、讲经过、谈结果、诉情绪。而我,只做一名安静的倾听者,在关键处给予共情与回应。不急于评判,不急于干预,只是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被尊重。没想到,这种看似“偷懒”的方式,反而让孩子们更愿意敞开心扉,冲突也在倾诉中悄然化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读书,是最有效自愈途径</p><p class="ql-block">在迷茫时,总喜欢借阅读来调整。最近,我读到一本心理学书籍——《情绪心理学》。书中通过一个又一个贴近生活的真实案例,娓娓道来情绪管理的重要性与方法。让我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因为近来情绪起伏较大,易怒易躁,想通过阅读寻找自我调节的良方。没想到,这本书不仅治愈了我自己,也为我处理学生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在阅读过程中,我将那些触动心灵的句子一一划下,反复咀嚼。正是在这样的沉淀中,我学会了以更平和的心态面对学生的情绪风暴。</p><p class="ql-block">荐读,是最有效的说教</p><p class="ql-block">周一最后一节,即将放学,数学老师来电。小琪与小珊,打起来了,都在哭,问不出原因。什么?女孩子都打起来了,不得了啦。立即找来她俩,想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可是她们情绪挺激动的。我轻轻地说了句:哦!都很生气吧?情绪挺激动的。刚好,最近我在读,情绪心理学,也适合你们读的书。来读几页吧。”说完把书递了过去。可她俩不知我葫芦卖什么药,一时不敢接。我翻开书,对着她们,我大声读了起:</p><p class="ql-block">“情绪没有错,只是想法错了。”</p><p class="ql-block">“不生气,你就赢了。”</p><p class="ql-block">“在愤怒时,要学会冷静。”</p><p class="ql-block">“我们该怎样克服冲动、率性而为的习惯呢?两个子:叫停。”</p><p class="ql-block">“小不忍则乱大谋……做人要有忍劲。”</p><p class="ql-block">“忍耐过后,人就会变得心胸开阔。越愤怒越要保持冷静,用温和的姿态去对待让你愤怒的人,你就点了上风,在不知不觉中以守为攻,后发制人。”</p><p class="ql-block">“老师,我们错了,没保持冷静,打起来是不对的。”</p><p class="ql-block">我微笑着说:“希望以后你们真能学会冷静。”问题就这样解决了。</p><p class="ql-block">周四,住宿生小强因控制不住情绪跟邻班的同学打了一架,还弄伤了对方。第二天,我找了小强,问他为什么会打架?他回答我,说对方该打,越说越激动。我叫停他,告诉他,你情绪太激动了,需要调整。正好我在读《情绪心理学》,也适你来读一读。书递上,小强接过,翻开,读起来了。</p><p class="ql-block">渐渐地情绪平伏了,我用书中的话来提醒他“不生气,你就赢了;在愤怒时,要学会冷静;好脾气能带来好运气;莫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生气不如争气。”</p><p class="ql-block">“老师,我知道错了。我以后不再打架了。”听了这话,我满意地笑了。</p><p class="ql-block">每天周旋在学生当中,琐事太多,真要花是心思,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