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尚词社~原创音乐文学锦集2025年(总155期)

景尚传媒—冷剑无双(音乐人)

<p class="ql-block">作家简介:韦江荷,肢体重度残疾人,大学文化,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残疾人作家协会副秘书长,2014年被香港评为“红宝石乡愁诗人,上海飞地诗人,2016年被入选为全国百名优秀残疾人艺术家。上世纪开始从文之路,先后在《诗刊》《雨花》《扬子江诗刊》《绿风》等报刊发表作品 400多万字。迄今已出版《爱的雨季》《美丽逆光》《飞越一道彩虹》等诗集7部,散文集《清荷幽香》1部,电影剧本和文艺评论备1部。现为江苏荷兰花海文学总社名誉社长,《平原风》和《斗龙港文学》名誉主编。</p> 作家韦江荷轮椅上的诗意人生          作者:冷剑无双 <p class="ql-block">在江苏盐城大丰区,有这样一位令人敬佩的作家,他用残缺的身体,书写着完整而壮丽的人生,他就是韦江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苦难的童年与顽强的求学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63 年,韦江荷出生在大丰区新丰镇太兴村的一个普通农家。这个小村庄宁静而质朴,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平淡的生活。韦江荷的童年本应在这片宁静的土地上无忧无虑地度过,然而,命运却在 3 岁那年给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一场小儿麻痹症无情地袭来,夺走了他自由行走的权利,导致他的双下肢瘫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那以后,韦江荷只能靠爬行来移动。因长期跪爬,他的手掌和膝盖都磨出了厚厚的老茧,可他从未喊过一声疼。家境贫寒的他,父母都是不识字的农民,对他的学业不抱希望。那时候,他家住在村里最破旧的茅草房里,家里连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日子过得十分艰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而,正是在这样的困境中,韦江荷展现出了他对知识的渴望。上学成了他心中最强烈的愿望,他常常趴在窗台,看着其他孩子蹦蹦跳跳地去上学,眼神中满是羡慕。终于,在他 6 岁那年,父母拗不过他的执着,送他去读小学。但命运似乎并不想轻易放过这个可怜的孩子,读到小学四年级时,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他不得不辍学回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面对辍学的打击,韦江荷并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他凭借着顽强的毅力,自学完成了小学、初中、高中全部课程。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无数的困难。没有课本,他就向邻居小孩借,然后用铅笔把书上的内容抄下来;遇到难题,他常常爬行十几里路去向老师请教,寒冬里,他手脚被冻得通红,冷得瑟瑟发抖,几次晕倒在路边,但他从未放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一次,他正爬着去镇上的学校找老师问问题,中途突然下起了暴雨。豆大的雨点打在他瘦弱的身上,他拼命爬行,雨水和着汗水湿透了他的衣服。他艰难地爬到一所破旧的凉亭里避雨,稍作休息后,又继续向前挪动着身体。当时,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一定要见到老师,把问题弄清楚。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艰难爬行,他终于来到了学校,老师看到他全身湿透的样子,既心疼又感动,耐心地为他解答了问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与文学结缘,开启创作之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韦江荷与文学的结缘,始于对广播稿的热爱。小时候,他经常听到村里广播站播放一些广播稿,那些生动的文字和感人的故事深深吸引了他。于是,他开始模仿着写小广播稿,然后爬到邮局寄给县广播站。当第一次收到用稿通知和那几角钱稿费时,他的心中满是喜悦,仿佛找到了人生的方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随着写作能力的不断提升,他的稿件开始被报纸采用,这也引起了乡领导的关注。领导让他担任乡里的业余报道员,他却将其当作 “全职” 来对待。全乡 16 个村、1 个养殖场,他都爬着去采访。每次采访回来,他的衣服上都沾满了泥土,手上和膝盖上也常常磨破皮,但他从不叫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 年时间,广播电台、报纸用稿上百篇,先后有 7 条凳子被他用坏。他的事迹被媒体报道,被誉为 “盐城的张海迪”,受到省、市有关领导的接见。这对韦江荷来说,是莫大的鼓励和鞭策。1990 年,他参加华东六省一市新诗大奖赛,他的诗作《镰刀和铁锤》获得特等奖。当时,他接到获奖通知后,激动得热泪盈眶。他把消息告诉家人和村里的乡亲们,大家纷纷前来祝贺,他感受到了自己生命的价值,也更加坚定了在文学道路上走下去的决心。</p> <p class="ql-block">三、文学成就与荣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八十年代,韦江荷正式踏上了从文之路。他广泛涉猎文学领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歌、散文等作品。迄今为止,他已在《诗刊》《雨花》《绿风》《诗歌报月刊》等数十家刊物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 400 多万字,出版诗集 7 部,散文集、剧本和评论集各 1 部,另有 “平原三部曲” 也已全部杀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的作品多次获得政府文艺奖和 “五个一” 工程奖,不少作品还被译为英文、日文和朝鲜文传播海外。1994 年,他的诗歌参加国际大赛获得银奖,消息传来,乡亲们都纷纷前来祝贺,他家那破旧的茅草屋里充满了欢声笑语。那一刻,他感到无比自豪和幸福。2016 年,他被评为全国百名优秀残疾人艺术家,2018 年被评为 “红宝石” 乡愁诗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作品风格与特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韦江荷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他的诗歌自然流畅、深沉厚重,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乡的眷恋和对人生的思考。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苏北大平原的壮美景色和风土人情。在他的诗中,有广阔的田野、金黄的麦浪,有纯朴善良的乡亲们,有他儿时的玩伴和记忆中的老屋。他的文字就像一幅幅精美的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苏北平原的乡村生活之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平原,我的平原》一诗中,他写道:“平原,我的平原,你是我生命的摇篮。在这片土地上,我学会了坚强,学会了感恩。虽然我不能像别人一样在你的怀抱中奔跑,但我可以用我的笔,描绘出你的美丽与宽广。” 这些诗句饱含着他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还在诗中表达了对社会底层人物的关注和同情,写那些像他一样在生活的泥沼中挣扎的人们,用文字为他们发声。在《苦难的兄弟》一诗中,他写道:“兄弟,你的身影在风雨中摇曳,你的笑容里藏着多少辛酸与无奈。别怕,我会用我的笔,记录下你的故事,让更多的人看到你的坚强与不屈。” 这样的诗句,充满了对底层人物的同情和关怀,展现了他作为诗人的社会责任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的散文集《清荷幽香》同样充满了魅力,以其清新脱俗的文风,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在散文中,他讲述自己的经历,讲述身边的故事,用真挚的情感打动读者。在《我的求学路》一文中,他详细描述了自己辍学后如何克服困难自学的过程,每一个细节都饱含着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他写道:“在那漫长的求学路上,我无数次跌倒,又无数次爬起。虽然身体的残疾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但我的心始终是自由的,它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永不疲惫。”</p> <p class="ql-block">五、精神传承与榜样力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韦江荷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作家,更是一位精神的传承者和榜样。他的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激励着无数残疾人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多次到高校作个人成长事迹报告,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学生们珍惜时光、努力学习。报告现场,他用朴实无华却饱含力量的语言讲述自己一路走来的艰辛与收获,台下总是座无虚席,掌声不断。学生们被他的故事深深打动,有的热泪盈眶,有的深受启发,表示要向他学习,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的事迹被广泛报道,成为了全国残疾人的学习榜样。众多媒体报道了他自强不息的事迹,他的故事被收录进了励志书籍,成为了激励人们前行的力量。他的作品研讨会也吸引了众多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参加,大家共同探讨他的作品,学习他的精神,传承他的文化理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今,韦江荷老师依然在文学的道路上笔耕不辍,用文字书写着对生活的热爱,用精神激励着无数人前行。他的故事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无数人的心灵;他的精神就像一座丰碑,永远矗立在人们的心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六、生活中的韦江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韦江荷在生活中是一个非常质朴而低调的人。他的家依旧保持着简朴的风格,屋子里摆满了书,那是他最珍贵的财富。他与邻里相处融洽,经常和大家聊家常,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他的妻子多年来一直默默支持着他,为他操持家务,照顾他的生活起居。他们有一对可爱的儿女,如今已经长大成人,也深受父亲的影响,热爱文学,积极向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村子里,韦江荷是大家的骄傲。他的事迹被一代代传颂,激励着更多的年轻人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村里的孩子们常常围在他身边,听他讲故事,学习写作。他总是耐心地教导他们,鼓励他们勇敢地追逐自己的梦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七、创作背后的艰辛与坚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韦江荷的创作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由于身体残疾,他的写作速度比常人慢很多,长时间坐在轮椅上写作,常常导致腰酸背痛,甚至手脚麻木。为了写好一篇文章,他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反复修改,有时一整夜都睡不好觉,只为琢磨一个合适的词汇或句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一次,他正在创作一首诗,突然感到身体不适,头晕目眩,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滚落下来。家人劝他休息一下,但他摇了摇头,坚持把诗写完。他说:“写作对我来说,不仅是一种兴趣爱好,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当我沉浸在写作中时,我忘却了身体的痛苦,感受到了生命的充实和有意义。” 这种对写作的热爱和执着,支撑着他一路走来,克服了无数的困难。</p> <p class="ql-block">七、创作背后的艰辛与坚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韦江荷的创作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由于身体残疾,他的写作速度比常人慢很多,长时间坐在轮椅上写作,常常导致腰酸背痛,甚至手脚麻木。为了写好一篇文章,他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反复修改,有时一整夜都睡不好觉,只为琢磨一个合适的词汇或句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一次,他正在创作一首诗,突然感到身体不适,头晕目眩,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滚落下来。家人劝他休息一下,但他摇了摇头,坚持把诗写完。他说:“写作对我来说,不仅是一种兴趣爱好,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当我沉浸在写作中时,我忘却了身体的痛苦,感受到了生命的充实和有意义。” 这种对写作的热爱和执着,支撑着他一路走来,克服了无数的困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八、作品的社会影响与价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韦江荷的作品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反响。他的诗歌和散文不仅在文学界获得了高度评价,还被选入了一些学校的教材和课外读物,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他的作品让人们看到了残疾人的坚韧与勇气,改变了人们对残疾人群体的一些偏见和误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同时,他的作品也唤起了人们对乡村生活的关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他用自己的笔,为乡村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这片土地。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乡村文化,投身到乡村建设中去。他自强不息的事迹材料已经上报中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九、未来的展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尽管已经取得了诸多成就,但韦江荷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他依然保持着对写作的热情,每天坚持创作。他希望能出版更多的作品,将自己的故事和感悟分享给更多的人。同时,他也关注着年轻一代的文学爱好者,积极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鼓励他们勇敢地追逐自己的文学梦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韦江荷相信,文学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也能温暖无数人的心灵。他将继续在文学的道路上走下去,用文字书写生命的华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