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期末复习的时候,办公室里会突然多了很多人,是因为各科老师们开始抓学生来办公室背书啦,默写啦,答疑啦,还有搞心理疏导的。我也曾经干过这样的事,但是感觉收效甚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学生并不知道老师你牺牲了休息时间来帮他辅导,他只觉得你让他下课不能休息,很少感恩,更多的是充满怨气。不信,你仔细观察,有多少个小孩是被叫到名字说去老师办公室是高兴的,一般都是不满的眼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我觉得临时抱佛脚作用也不大。一个学生,他的知识落后同龄人很多,说明他每天都没有好好听课好好写作业好好复习才导致了落后。要想破这样的大难题,绝非我们期末抓一抓,他就能站得起来,更别指望会有突飞猛进的提升。我觉得抓学困生,功夫还得在平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首先,对他们的要求不能太高。因为他们很多时候学习习惯上都是达不到要求的。比如,一个上课坐得歪歪扭扭的学生,你让他每节课都能端正地坐着,确实也有难度;一个平时经常考个位数的学生,你要求他考个80分更难。学生会因为我们这种不切实际的要求而望而生畏,继而对学习更加不敢兴趣。我们可以帮他拆解目标。我这学期就整了一个案例。这是个上课坐没坐相,成绩也很落后的学生。我让他天天坐在我眼皮底下,因为坐在最前面,只要他坐姿不对,我就可以轻敲他的桌子,及时提醒,他就能明白老师的意思,能马上调整坐姿。这就比让他坐在后面好掌控得多,也减少了老师对他批评的频率,他心理上更能接受这种平和的调整,不抗拒。学生不抗拒,才能听得进老师的话,至少不会顶嘴,不会翻白眼。在遵守纪律的情况下,学习才会真正的发生。其次,就要盯着他的课堂表现。比如,读书的时候有没有跟着读,认真读,上课笔记有没有及时记,讲题时有没有注意订正。在我的一再强化下,这个娃的变化很大,上课是能做到坐姿端正了的,也能做到安静倾听了,笔记也能及时做了,也能及时订正了,而且还经常是第一完成任务的。即使很多时候是为了应付老师的要求。但总比以前一副“你叫我做什么我就不做,什么都无所谓”的样子要好很多。总之,他从一个什么都不按老师要求做,到现在基本能按老师要求做,这就是一个很大的转变。也是一种进步。最后,除了上课时对他正强化,他每有一个进步,我就发信息告诉他妈妈,说今天哪方面做得好,又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因为他家长在外省上班,小孩有了进步,家长才是最开心的。所以,家长对我的工作也比较满意。很多关于孩子教育的问题也会经常咨询我,我想,这就是一个家长对一个老师的信任。有了信任,我们以后有什么建议,家长才会听,并传达给小孩,继而小孩会按老师要求做,这种作用是双向的。你想,一个小学生,他更愿意听家长的话还是听老师的话?我认为小学生其实更愿意听家长的话。听讲,这娃曾经是班级上极其难搞定的“刺头”,但在我们班上,我感觉他的变化很大,除了班主任工作到位,我们几位老师共同的努力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抓学困生,我认为功夫在平时,不在期末的“突击”。期末还不如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中优生身上,因为他们才是一点就通的。</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