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朋友,“六味斋”这三个烫金大字,想必太原人是最熟悉不过的吧!在北方人的餐桌上,六味斋酱肉堪称当之无愧的“味觉地标”。每逢年节,它总会稳稳占据宴席中央的位置,棕红透亮的酱色裹着晶莹的油脂,浓郁醇厚的肉香飘散开来,瞬间将节日氛围烘托至高潮。</p> <p class="ql-block"> 今天, 走进六味斋文化产业园区,去参观中华老字号的前世今生。最早映入眼帘的是高大的牌坊云梦坞,四柱三坊式的结构通透古朴,因其位东,先见朝阳,故有“梦坊迎旭”之称。牌坊正门额上镌刻“云梦坞”三字,两侧柱上对联为“缠花自当初裁得传奇云梦千余载”,“鸣凤于今朝来仪栖息汾潇万斯年”。 象征天地人和谐,也暗合六味斋天时、地利、人和的经营理念。</p> <p class="ql-block"> 六味斋的前身是北京“天福号酱肘鸡鸭店”,由山东掖县人刘凤翔与山西太原酱肘花传人刘德山于1738年(清乾隆三年)在北京西单牌楼附近创立。相传,两位创始人在煮肉时因醉酒睡着,导致肉煮烂,情急之下将浓稠的肉汁涂抹在肉上出售,意外发现肉质更加香嫩鲜美,由此形成独特的酱肉工艺。后来,其酱肘子深受乾隆皇帝喜爱,成为宫廷贡品。</p> <p class="ql-block"> 踏入六味斋博物馆,仿若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美食之旅。馆内陈列着的一幅幅泛黄老照片,生动再现了六味斋从1738年创立之初的艰辛创业场景,那时它或许只是一家小小的店铺,却怀揣着对美食的执着梦想。</p> <p class="ql-block"> 一件件斑驳的器具,如古老的切肉刀具、木质的酱料桶等,静静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六味斋人在传承与创新道路上的不懈努力。</p> <p class="ql-block"> 移步至现在的生产车间,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撼。现代化的设备整齐排列,高效运转,与博物馆中的古朴器具形成鲜明对比。透过全透明的参观通道,能清晰看到一道道严谨的生产工序。</p> <p class="ql-block"> 在肉制品加工区,师傅们熟练地运用着现代工具,同时严格遵循着传承千年的“卷镇”技艺,制作着六味斋的招牌酱肘花 ,传统与现代在这里实现了完美融合。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肉香,那是老汤独特的香气,它翻滚在现代化的大锅中,延续着百年不变的醇厚风味。</p> <p class="ql-block"> 迄今为止六味斋已发展成为涵盖肉制品、豆制品、主食、速冻食品、杂粮等6大系列400多种产品的食品集团,年产值近6亿元。</p> <p class="ql-block"> 车间里,工作人员身着整洁的工作服,有条不紊地忙碌着,300多道标准化操作工序、20多个关键控制点、100多道检验程序,从源头到成品,全方位保障着产品质量,让每一位消费者都能吃得放心。沿着历史长廊漫步,从它作为皇室贡品的荣耀往昔,到在时代浪潮中历经风雨、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我深切感受到了这百年品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顽强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 摄影的意义是什么?简单的来说,随身携带着手机方便又快捷,让历史定格在一瞬间,让一瞬间成为永恒。摄影从出现的那一刻起就赋予了它记录的使命,对于喜欢摄影的人来说,摄影的意义就是拍摄美好的事物和大家分享,让生活更美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设备:HAWEI Mate 60 pro</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摄影:瞳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地址:太原清徐六味斋云梦坞文化产业园</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