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学《道德经》妙法堂

回归本源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日一学:</p><p class="ql-block"> 🔺关于“妄心”和“真心”,《楞严经》开头讲到:</p><p class="ql-block"> 阿难在回家路上被魔咒纠缠,差一点毁了戒体。为什么会这样?究其原因,原来,阿难虽然多闻博学,但是定力不足。</p><p class="ql-block"> 为何阿难定力不足?</p><p class="ql-block"> 再究原因,是因为他【妄心】不止,【真心】不住。</p><p class="ql-block"> 那么“真心”在哪里?</p><p class="ql-block"> 于是《楞严经》展开了【七处征心】,证的就是“真心”。</p><p class="ql-block"> 阿难七处找心皆是妄心。佛“七破妄心”,逼阿难“去妄心,寻真心”。</p><p class="ql-block"> 当佛陀告诉阿难:世间一切修行参学的人,虽然成就了“四禅八定”和“小乘圣定”,但是仍然不能断灭一切烦恼,还有“小我”不退。所以,仅仅得了个“阿罗汉”而已,仍然没有见到“真心”。</p><p class="ql-block"> 而阿难所说的“七个心”都是【攀缘妄心】,并非“真心”。</p><p class="ql-block"> 阿难心中悲泪,发露忏悔,发愿一定要找到“真心”。</p><p class="ql-block"> 佛陀就“示拳辨见”,对阿难说:“阿难,你是用什么见到我举起的光明拳”?引导阿难思维:见到光明拳的不是眼睛,而是我们的“心”。眼睛是“身”,心是“识”;身会老死,“心”不会老,也不会死;“心”是遍宇宙法界。法界的一切,都是由我们的“心”现出来的……</p><p class="ql-block"> 于是就有著名的【七处破妄心】、【举拳辨见】、【十番显见】、【本如来藏性】等大辩论。《楞严经》前四卷,引导修行人彻法源底地找到“真心本我”,找到真正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所以,“歇”就是“破妄心”!就是“放下”!就是“返璞”!“返璞”才能回归“真心”。</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歇即菩提”。只要不攀缘,不执着,安静,处下,就能守柔歇“妄心”,显发“真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摘自妙法堂《道德经》第四十四章⑥</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