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腾冲记三十七:松弛感与女性之美

李建新

<p class="ql-block">近日,微博上掀起了一股“人生松弛感挑战”的热潮。在这场关于从容生活的热议中,一位八旬老人的生活方式,堪称典范:他无儿无女,变卖房产,长居全海景酒店安享晚年,甚至聘请了八位助手照料起居。他,就是蔡澜——与金庸、倪匡、黄霑并称“香港四大才子”的风流人物。倪匡赞他“虽魏晋风流,犹有不及”;金庸称他“真正潇洒之人”;央视亦评其“写尽人间烟火之妙”。他活得尽兴,一生通达,堪称“有趣”二字的化身。</p> <p class="ql-block">我曾拜读《蔡澜“人间有趣”四部曲》,尤以《红颜知己》一书印象最深。书中,他娓娓道来生命中邂逅的六十八位女子,或风趣、或温婉、或洒脱,皆令人神往。他与读者畅谈风月,只言真心。其中两句话令我至今难忘:“女人要提高自己的品质,就得多读书”;“好的女人不会老,只会越来越优雅”。</p><p class="ql-block">此言让我想起法国第一夫人布丽吉特·马克龙。她曾是教师,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亦是祖母辈的长者。十五岁那年,马克龙便对她一见倾心,数十年爱意不减反浓。她最令人动容的,不是青春的容颜,而是岁月沉淀下的从容与优雅。她从不惧怕年华老去,反而在时光流转中愈发风姿绰约。她身上,凝聚着法国女性独有的浪漫与自信,如陈年佳酿,愈久愈香。</p><p class="ql-block">法国女性的优雅,是刻进骨子里的气质。她们衣着华贵却不张扬,简约却不失格调。即便身着素衣,也能穿出令人倾心的风韵。街边捧着长棍面包归家的妇人,蓬皮杜艺术中心外安静排队的女子,牵着小狗悠然散步的邻人,或是咖啡馆里凝神阅读的淑女,皆自成风景。她们的美,不在妆容,而在气质;不在外表,而在神韵。</p><p class="ql-block">她们不追求完美无瑕的肌肤,更钟情于自然本真的状态。脸颊上的雀斑,眼角的细纹,皆是岁月的勋章,是成熟的印记。她们相信,精致不等于完美,而是忠于内心的选择。她们不为取悦他人而打扮,只为悦己而生。她们的美,是一种态度,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坚持。</p><p class="ql-block">她们热爱阅读,习惯在包中放一本书,常备一张博物馆通卡。法国人均年阅读量约十二本,咖啡馆、地铁、餐厅,处处可见她们捧卷阅读的身影。那份专注与沉静,本身就是一种极致的性感。她们在字里行间领悟人生,在艺术殿堂中升华品位。容颜终会老去,唯有智慧,能让美丽恒久绽放。</p><p class="ql-block">正如时尚大师伊夫·圣·洛朗所言:“这么多年,我终于明白,对一条裙子而言,最重要的就是穿着它的那个女人。”再华美的衣裳,终究只是陪衬;真正动人的是那份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气质与从容。无论是法国女性,还是世间真正懂得生活的女子,皆深谙此理:优雅,是一种修为;美丽,是一种态度。</p><p class="ql-block">“好的女人不会老,只会越来越优雅。”这句话,不仅道出了女性之美,更揭示了人生真谛。岁月或许会带走青春,却无法夺走灵魂的光芒。真正的优雅,不在于外表的修饰,而在于内心的丰盈与从容。愿每一位女子,都能如布丽吉特般,优雅至老,风华永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