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之旅—解州关帝祖庙、普救寺、蒲津渡遗址、鹳雀楼

超英

<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19日,今天的行程安排了四个景点分别是:解州关帝祖庙、普救寺、蒲津渡遗址及鸛雀楼。</p><p class="ql-block">‍我们首先来到关帝祖庙,它位于山西省运城市解州镇,是全国最大的关帝祖庙,被誉为"关庙之祖"和"武庙之冠",始建于陈末隋初(公元589年),现存建筑于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修复而成。</p> <p class="ql-block">庙宇总占地面积达22万平方米,采用传统的"前朝后寝"及中轴对称的宫殿式布局。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端门、雉门、午门、御书楼、崇宁殿和春秋楼等建筑,两侧配有木坊、石坊、碑亭、钟亭和东西长廊。庙内的春秋楼以其独特的悬梁吊柱结构而闻名,是中国古建筑中的珍品。</p> <p class="ql-block">午餐后无意间发现了一片向日葵花海,大好的心情即刻“咔咔咔”留下美好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行程有点紧,下午第一个景点来到普救寺。普救寺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塬头上,是一座历史悠久且因爱情故事而闻名的佛教寺庙。</p><p class="ql-block">‍普救寺创建于唐,原名西永清院,因五代后汉郭威攻城问策寺僧更名普救寺。它是著名的唐代元稹《会真记》、元代王实甫《西厢记》杂剧描写的张生与莺莺爱情故事的发生地。普救寺的标志与象征是现存密檐式仿唐砖砌莺莺塔,它重修于明代,平面方形13层,高36.76米(不计塔刹)。莺莺塔原名舍利塔,由于《西厢记》故事发生在塔下,后人称其为莺莺塔。莺莺塔的声学效应非常奇妙,站在不同位置,人们可以听到10多种不同的回音现象。</p> <p class="ql-block">蒲津渡是古代黄河的一大渡口,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门外,是秦晋交通要冲,历史上多个朝代在此修建浮桥,是中国古代技术工艺和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p><p class="ql-block">‍蒲津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70年,最初由秦始皇所建,作为秦朝的主要交通要道。</p><p class="ql-block">‍蒲津渡是黄河中游的重要渡口,连接秦晋两地,早在春秋时期就有浮桥。</p><p class="ql-block">‍唐玄宗时期,蒲州地位重要,为加强交通,将竹缆连舟式浮桥改为铁缆连舟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铁牛作为地锚,与铁人、铁柱等共同组成坚固的锚固系统。</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最后一站—鹳雀楼。</p><p class="ql-block">‍鹳雀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镇,始建于北周时期,是中国四大名楼之一。因常有鹳鸟栖息得名。</p><p class="ql-block">‍唐宋时期:成为文人墨客赏景赋诗的胜地,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使其名扬天下。</p> <p class="ql-block">鹳雀楼底层内景</p> <p class="ql-block">登上鹳雀楼来了一个航拍,一切美景尽收眼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