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祭仲是春秋初期郑庄公倚重的大臣。祭是食邑名,因以为氏,仲是字,足是名。他从郑庄公的得力助手渐变为在郑国说一不二的人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共叔段的违制及不臣之心,祭足是第一个向郑庄公指出的,郑庄公迫于母亲的压力,只能隐忍,而祭足就暗地里未雨绸缪。当叔段反态一露,祭足按部就班,弹指间剪灭了叔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郑庄公继承父亲的职位,为周王室卿士,总理王室朝政。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刚即位的周桓王把虢公任命为右卿,郑庄公为左卿,削弱了郑庄公的权力,郑庄公因此与周王结下了“梁子”。祭足率军于四月、秋季二次把王室温邑、成周的麦、禾收了,表达了对周王削弱郑庄公权力的不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郑庄公的夫人邓曼是祭足迎娶回来的,世子忽自然就是祭足教导扶持的了;周天子与郑庄公交恶以至于互派质子,祭足奔走效劳;宋卫等五国围郑,祭足云淡风轻地化解了;面对周天子的讨伐之师,祭足指挥若定,击退天子之师又尽臣子之礼慰问天子……郑庄公能成为春秋初期的“小霸”,祭足居功至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鲁桓公十一年(公元前701年),郑庄公去世,祭足依制奉立世子忽为君,是为郑昭公。第二年,祭足遵循礼仪到宋国聘问,通报新君即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郑昭公的弟弟公子突,是一个杀伐果断的人,并且有突出的军事才能,因为他的生母是宋国的雍姞,所以公子突此时避居于宋国。雍氏在宋国是一个势力非常强大的家族,很想找机会让公子突回国夺取君位,于是趁祭仲前来聘问扣押了祭仲,逼迫祭仲盟誓拥戴公子突为国君。权宜之下,祭足只好屈从,废除了郑昭公而立公子突,是为郑厉公。为了加强雍、祭二家的关系,郑厉公让自己的心腹雍纠娶了祭足的女儿为妻。此时的祭足,手中是掌握着国君的废立之权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年后(鲁桓公十五年,公元前697年),本来就很强势的郑厉公无法容忍祭足的专横,与雍纠谋划除掉祭足。祭足从女儿那里得到了消息,先下手为强,杀掉了雍纠,驱逐了郑厉公,迎回郑昭公。即使鲁、宋、陈、卫等国派兵送郑厉公回国,也被祭足拒于国门之外,只好暂居于栎地,即使郑昭公为高渠弥弑杀,子亹被齐襄公所杀,郑厉公都无法复位,因为祭仲不同意。直到祭足死后,鲁庄公十四年(公元前680年)在栎地暂居了十八年的郑厉公才得以复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一个股肱之臣,祭足之智足以定国安邦,其忠,于庄公、昭公也不能有什么异辞,是否有爱民之仁,在《左传》中没有什么记载,唯有礼,以臣拒君,可谓犯上无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说东周是天子失位、诸强凌主的开始,那么祭仲是卿大夫专权而凌驾于诸侯之上的开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南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卷七·公羊》篇认为,祭仲之专权,与后世的董卓、司马师、孙琳、桓温为一类人。可见,智、仁、勇皆备,无礼则其德尽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子曰:“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说的就是祭仲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