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城

海涛

<p class="ql-block">说走就走的旅行第一站就来到了合川,到达钓鱼城时已是下午六点。重庆真热啊,没有风,这时才明白为什么有的人要到有风的地方去。曾在遵义绥阳看到对冉琎冉璞兄弟的介绍,得知了钓鱼城的历史,当时就萌生了去钓鱼台看个究竟的念头。</p> <p class="ql-block">镇西门是钓鱼城的八座城门之一。该城门构筑于西城小山堡的悬崖之上,当年的钓鱼城军民曾施以栈道出入。在钓鱼城36年抵抗战争中,楼高地险、易守难攻的镇西门阻止了蒙、元精锐的数十次进攻,起到了“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的重要作用。现在的镇西门,由宋代的基础、清代的墙体、现代的雉堞和城楼构成。</p> <p class="ql-block">这晚是农历的十六,月色很美,映照在江面上有金色的波纹。第一次在大江边赏月。</p> <p class="ql-block">透过竹林看月亮。</p> <p class="ql-block">当晚,朋友圈里都在晒月亮。我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天涯共此时。</p> <p class="ql-block">沿着城墙散步。</p> <p class="ql-block">景区内的民宿合院,入住时被告知当晚只有我们入住。宽阔的场地,静悄悄的夜晚,十六的圆月,远处的嘉陵江,包场的感觉太爽。</p> <p class="ql-block">白天的合院</p> <p class="ql-block">合院走出去没多远就是范家堰南宋衙署,在宋蒙战争期间从山下老城区移至钓鱼山的合州政府,遗址圈围着,我就在外面看看。</p> <p class="ql-block">奇胜门为钓鱼城8座城门之一,清代合州人曾在原址上对奇胜门进行重修。奇胜门城下地势较为宽阔,利于攻城一方结集运动,故为蒙元攻克钓鱼城的主攻目标,是钓鱼城36年战争中攻守双方激烈争夺之地。</p> <p class="ql-block">大天池俗称范家堰,其规模为钓鱼城中14口天池之首。史料记载:该天池系利用西城沟壑构筑,周回500余步,泉水汪洋,大旱不涸池中鱼鳖可棹舟举网。南宋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七月,钓鱼城副将张珏就曾命城中军民从大天池中取鱼二尾,每尾重30余斤,并蒸面饼百数,“赠”予蒙哥汗,且致书信说:“尔北兵可烹鲜食饼否?再守十年,(城)亦不可得也。”时至今日,大天池仍在发挥着蓄水灌溉的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将军王安节 宋 文天祥</p><p class="ql-block">激烈伤雄才,直气横乾坤。</p><p class="ql-block">惆怅汗血驹,见此忠孝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路近现代摩崖石刻</p> <p class="ql-block">  钓鱼城访古 郭沫若:魄夺蒙哥尚有城,危岩拔地水回萦。冉家兄弟承璘珍,蜀郡山河壮甲兵。卅载孤撑天一线,千秋共仰宋三卿。贰臣妖妇同祠宇,遗恨分明未可平。</p> <p class="ql-block">1942年,正值抗日战争最艰苦时期。</p> <p class="ql-block">该摩崖刻于明代嘉靖二十八年(1549),共两方。徐澜,云南临安(今建水)人,号吾翁,嘉靖二十八年知合州。</p> <p class="ql-block">乾隆四十五年(1780)孟春,时任合州州同的会稽人沈怀瑗手书。该摩崖题刻为护国寺僧一清泐石,刻艺精湛,再现了作者“笔锋俊逸酣沉”的神韵。</p> <p class="ql-block">护国门是钓鱼城8座城门中规模最大的一道雄关,名列重庆十大标志性景观之一。当年,钓鱼城军民曾在护国门前施以栈道出入,情况紧急之时,可迅速将栈道拆除,使其通道断绝。如今,栈道石穴犹存。</p> <p class="ql-block">黄葛晚渡 宋 余玠</p><p class="ql-block">龙门东去水和天,待渡行人暂息肩。自是晚来归兴急,江头争上夕阳船。</p> <p class="ql-block">护国门道教造像。该石窟为明代道教“三清”、天公地母、真人造像龛。其三清龛和天公地母龛曾被人为凿毁,真人造像龛因在清嘉庆三年(1798)州人重建护国门时将其封存在墙体中,故而免遭破坏。2008年汶川地震时,护国门受损开裂,其后在抢险维修时发现该龛造像。有史记载,明洪武十七年(1384),合州设道正司,合州历史上长兴不衰的道教得以迅猛发展。这组道教造像即为这一时期的产物。</p> <p class="ql-block">刻于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最为艰难的时期,日本侵略者对合川进行了多次狂轰滥炸,由此,原住合川县城的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特别训练班就搬迁到了钓鱼城上,在该特别训练班创办十周年之际,兼任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校长的蒋中正亲笔题词,并委派何应钦、白崇禧和张治中等要员前来钓鱼城参加了纪念活动,从而留下了这一片摩崖石刻。</p> <p class="ql-block">“独钓中原”石牌坊是明代万历四十六年(1618)合州人为了颂扬钓鱼城军民的伟大功绩而建造的,字为明代合州进士累官山东、陕西布政使李作舟手书。独钓中原石牌坊与护国寺前后的照壁、石级甬道相配合,构成了整个寺院建筑群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护国寺为唐代名僧石头和尚创建。</p> <p class="ql-block">九口锅遗址</p> <p class="ql-block">上天梯系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下方为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公元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把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p> <p class="ql-block">三圣岩造像为清代道光二十三年(1843)由护国、白塔两寺住持智慧和尚及众门徒捐资刻造。</p> <p class="ql-block">讲解员说是放僧人骨灰处。</p> <p class="ql-block">“鱼山胜概”意为鱼山美景。作者黎一夔系明代荆门人,进士出身,嘉靖十五年至十九年(1536-1540)任合州知州,作者采用了以隶书写篆书的特殊体式,故而苍劲有力,龙蛇盘绕,提高了书法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下方石刻是根据文物拓片进行的等比例缩小展示。</p> <p class="ql-block">该摩崖题刻为南宋著名学者王休手笔。</p> <p class="ql-block">千佛崖石窟造于唐代晚期</p> <p class="ql-block">祈嗣碑</p> <p class="ql-block">这首诗是明代隆庆庚午(1570)合州举人李尚德即将赴京参加明穆宗选拔“遗才”的覆试到钓鱼城的抒怀之作。</p> <p class="ql-block">这首诗是明代隆庆庚午(1570)合州举人李尚德即将赴京参加明穆宗选拔“遗才”的覆试到钓鱼城的抒怀之作:四十无闻尚远游,天门从此一teng秋。风霜独从黄华笑,今古谁轻白发愁。山属大明蠲宋愤,水仍八字叹川流。登途已拟归来赋,青管何能为国谋。讲解员说他登上钓鱼城之后考试就成功了。</p> <p class="ql-block">悬空卧佛, 创作于晚唐时期。讲解员说卧佛悬空的宽度是一米多长,后来为了保护以防断裂,填充了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南宋著名学者王休手笔</p> <p class="ql-block">古洞流泉,鱼山八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鱼山八景</p> <p class="ql-block">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p> <p class="ql-block">下第偶成 宋 石曼卿</p><p class="ql-block">年去年来来去忙,为他人做嫁衣裳。</p><p class="ql-block">仰天大笑出门去,独对春风舞一场。</p> <p class="ql-block">石照县衙</p> <p class="ql-block">1243年,余玠采纳播州贤士冉琎冉璞兄弟的建议,遣冉氏兄弟复筑钓鱼城,移合州治及兴元都统司于其上。外城筑于悬崖峭壁之上,城内有可耕田地和水源。1254年,合州守将王坚进一步完善城筑。</p> <p class="ql-block">整个景区的核心景区并未走遍,尤其是登山步道这一块,冉琎冉璞纪念亭没有走到,张珏亭也未走到。第一天在进门处和守门人聊,他说蒙古军在涪江那里就未打过来,现在的景区是当时的政府所在地。为了搞旅游,历史似乎浓缩在核心景区这一小块了。1258年,蒙哥大汗率主力入四川,攻占许多地方,钓鱼城却攻不下来。1259年2月,蒙哥进驻石子山,亲自督阵攻城,七月,蒙哥在攻城过程中被击伤,后伤重死亡,蒙古军被迫撤围。当时天气极端闷热,想象当年蒙古人来到这些地方实在是难以胜算。</p> <p class="ql-block">蒙哥汗在钓鱼城的败亡,导致蒙古这场灭宋战争的全面瓦解,使得宋祚得以延续20年之久。其次,它使得蒙军的第三次西征行动停滞下来,缓解了蒙古势力对欧、亚、非等国的威胁,蒙古的大规模扩张行动从此走向低潮。最终为忽必烈执掌蒙古政权提供了契机,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是钓鱼城被称为“上帝折鞭处”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从1243年到1279年,南宋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历经大小战役两百余次,抵御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蒙元精锐之师,创造了守城抗战36年这一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