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玩水呀》绘本延伸活动分享

Lulu

<p class="ql-block">  雨后的森林里,小青蛙、小鸭子、小狗、大象和麦麦在水坑里玩起了游戏:比比谁打的水花大,谁喷起的水柱高……大象手和鼻子并用,打出最大的水花,喷出最高的水柱,弄得别的小朋友都没办法玩了,大家一起发出了抱怨。</p><p class="ql-block"> 可大象离开小水坑,水位下降了,小伙伴们更玩不了啦!大象默默地回来,一起一蹲,给朋友们制造浪花,就这样,小朋友们的笑声又回来了。</p><p class="ql-block"> 主角麦麦是一个穿着背带裤的小男孩,就像大多数小孩一样,他也会和朋友们产生小摩擦,这些小烦恼是每个宝贝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的,相信宝贝们会在麦麦的故事里,学习如何更好地呵护友谊,在朋友的陪伴中懂得什么是包容和爱。😘</p> <p class="ql-block">  由《一起玩水呀》绘本故事中,小朋友对于“大象离开后,水池里的水变少了,而大象重新坐下后,水池里的水回来了”的现象十分好奇!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聊起来了,有的说,是大家会喷水,肯定是从别的地方带水过来的,有的孩子说,大象太大了,它坐下去,水池“变小了”!</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们抓住这个教育的契机,由此绘本故事中,延伸至新的活动“水池里的水为什么回来了?”</p> <p class="ql-block">  于是,第二天,老师跟小朋友一起验证问题的答案!</p><p class="ql-block"> 我们先在量杯上,标记最开始的水位线,由小朋友选择投放的材料,结果发现,水真的“上升”啦!</p> <p class="ql-block">  但是不是所有的材料,都可以让水位上升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吧!</p> <p class="ql-block">  在实验的最后,孩子们用自己的话总结了这次实验:</p><p class="ql-block">原来要“沉下去”的材料,才可以让水升起来!</p><p class="ql-block">那些泡沫,空的益力多瓶子,会浮起来,不能让水“变多”!</p><p class="ql-block"> 老师也借此机会,用《乌鸦喝水》的小故事将我们的小实验联系起来:不吸水且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如鹅卵石) ,会让水位上升,而海绵类材料会漂浮或吸水的材料则不可以!</p> <p class="ql-block">  未来,孩子们成长路上遇到的疑问,我们也一起来探索、实践、验证并分享我们的收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