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破窗 当代中国新摄影</p><p class="ql-block">策展人 Curator |西蒙·贝克 Simon Baker</p> <p class="ql-block">展览共分五个单元,这一篇章是第二单元的内容。</p> <p class="ql-block">第二单元"都市生存"聚焦当代中国城乡动态关系演变所引发的社会转型。从都市人群的纪实肖像,到作为变革场域的城市街景与天际线,这些作品以影像为棱镜,折射出塑造我们这个急速变迁时代的物质发展与社会肌理。</p> 01凯伊:非传统欲望<br>林志鹏(编号223)<br>2023年 <p class="ql-block">林志鹏《凯伊:非传统欲望》中的影像承接上一部分,以极具张力的视觉语言将观者引向城市肌理深处的生命律动。</p><p class="ql-block"><br></p> 02 200141A<br>张大力<br>2001年<br><br> <p class="ql-block">张大力对城市结构进行了干预,他在即将拆除的建筑上喷绘巨大的人脸,然后将其雕刻出来,幽灵般的空洞暴露了在无情的发展进程中对历史和身份的抹杀。</p><p class="ql-block"><br></p> 03 200271B<br>张大力<br>2002年 04 城市迷彩91号<br>长城<br>刘勃麟<br>2010年<br><br> 05 城市迷彩98号<br>信息港<br>刘勃麟<br>2011年 06 城市迷彩14号<br>二锅头酒厂水塔<br>刘勃麟<br>2006年 07 城市迷彩3号<br>新文化需要更多<br>刘勃麟<br>2005年 <p class="ql-block">刘勃麟的标志性伪装行为艺术将身体消融于长城等地标景观,以极具震撼力的视觉隐喻,叩问在一个倾向于吞噬而非正视个体的社会机制中,个体存在的隐形困境。</p><p class="ql-block"><br></p> 08 《无题》<div>邢丹文 2002年</div> <p class="ql-block">邢丹文的《复制》系列作品以超现实的方式直面社会的压力。被肢解的玩偶部件,俏皮却又令人不安,暗示着在期望的重压下身份的破裂,身体被分解和重组,以适应强加的模式。</p><p class="ql-block"><br></p> 09 上海莘松路<div>郑知渊 2019年</div> 10 上海真光路<div>郑知渊 2020年</div> 11 《女士们》<div>王轶庶 2017年</div> 12 《他们的年代》NO.54<div>张晓 2008年</div> <p class="ql-block">张晓从两个视角记录了城市化的影响。在《海岸线》中,他捕捉了中国蓬勃发展的海岸,通往全球机遇的门户,数百万人在这里寻找工作和新的开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相比之下,张晓在他的山西系列作品中,一个冬天冰封的村庄里有扮成神灵的戏剧表演者,这是中国农村抵御现代性侵蚀的梦幻般景象。</p><p class="ql-block"><br></p> 13 《永不完工的大厦》NO.3<div>高氏兄弟 2011年</div> 14 流逝的时光 NO.2<div>高氏兄弟 2011年</div> 15 《黎明的安慰》<div>高氏兄弟 2011年</div> <p class="ql-block">在城市的疏离中,高氏兄弟上演着人类联系的短暂瞬间。在简朴的工业空间里,穿着衣服或裸体的陌生人在一系列精心编排的公开拥抱中相拥。他们的表演在通常以距离为界定的城市景观中重新找回了亲密感,是对被现代生活节奏隔绝的无声反抗。</p> 16 《路客再遇》NO.3<div>杨福东 2004年</div> <p class="ql-block">杨福东的早期作品将革命宣传片的视觉语法与1990年代消费主义美学并置融合,在意识形态与欲望符号的碰撞中折射出人们对逝去的稳定生活的向往。他的影像《路客再遇》:人物挣扎着逃离一个变幻莫测的梦幻世界,但最终失败了。这一极具存在主义意味的寓言场景,凝缩了在现代性社会流动中追寻意义却不得的群体性挫败,当现实成为永动的幻象发生器,连最轻盈的乌托邦想象也注定成为永远触不可及的虚焦镜像。</p><p class="ql-block"><br></p> 17《第五夜》<div>杨福东 2004年</div> 18《黄小姐昨夜在M餐厅》<div>杨福东 2006年</div> 19《2014》<div>任航 2014年</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怀旧与转型之间的张力在姜健的河南农民肖像画中显现出来。他被誉为“中国的奥古斯特·桑德”,以鲜明的笔触描绘农村生活,记录了一个至今仍处于城市扩张边缘的世界。</p><p class="ql-block"><br></p> 20《主人系列》<div>姜健 1997年</div> 21《他们的年代》NO.54<div>张晓 2006-2008年</div> 22《他们的年代》NO.13<br>张晓 2006年 23《他们的年代》NO.36<br>张晓 2006-2008年 24《1978》<div>刘香成 1978年</div> 25 《国人系列:千禧年的两位富人》<div>刘铮 2007年</div> 26 《国人系列:一群打水的犯人》<br>刘铮 2007年 <p class="ql-block">刘铮的《国人》以冷峻的凝视直面被进步叙事边缘化的群体,异装癖、老人、智障者,其肖像摄影以不妥协的纪实姿态拒绝现代化进程将其抹除于可见性之外。</p><p class="ql-block"><br></p> 27《素歌46号:床》<div>路丹 2012年</div> 28《自拍照,出自“一米,我身后的风景”系列》<div>莫毅 1988年</div> <p class="ql-block">莫毅的自拍照似乎与这种异化形成互文:面部扭曲变形紧贴疾速流转的都市景观,既是个体精神疏离的具象化,亦隐喻着在喧器都市中维系个性所面临的普遍性困境。</p> 29《如果风》<div>刘立宏 2006年</div> 30赤壁<div>张兰坡 2020年</div> 31《苏州河》<div>陆元敏 1991-1993年</div> 32《上海人》<div>陆元敏 1990-2000年</div> 33《1978》<div>刘香成 1978年</div> 34《两位演员》<div>彭祥杰(老皮) 1999年</div> 35《两位演员》<div>彭祥杰(老皮)</div> 36《角色扮演系列1》<div>彭祥杰 2014年</div> 37《角色扮演系列1》<br>彭祥杰 2015-2016年 敬请期待第三单元《文化网罗》 <p class="ql-block">摄影在中国的历史,与摄影媒介本身的历史一样悠长。但如果真的只是从1980年代未期开始,才有可能谈论“中国摄影”呢?这种设问看似挑衅,实则指向一个本质问题:在全球化浪潮将中国推至变革核心的当下,原本地理与时间维度上的简单界定已不足取信。但过去四五十年来的“中国摄影”是另一种历史、另一种叙述,是由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成熟的新潮艺术家以自己的方式定义的媒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之后,中国社会和中国摄影都经历了深刻的转变。随着政治与社会面貌的转变,摄影已成为艺术家记录、审问与重新想像现实的有力工具。因此,摄影独一无二地捕捉了这个处于变化中的国家—它变化中的城市、有争议的历史,以及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张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展览标题“破窗”的灵感来自荣荣,他可能是中国摄影界最重要的思想者和形象大使—无论在他那一代,还是后来者。1996年他与刘铮共同主编《新摄影》创刊号时曾撰文指出:“当封闭多年的房间里突然打开一扇窗,我们呼吸变得顺畅,新摄影的意义由此确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要探讨当代中国摄影之“新”,存在多重阐释维度,每个视角都带有自身的复杂性和细微差异。从1979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自然·社会·人”影展,经过1980年代的“新潮美术”,到1990年代之后的实验转向,历史的演进脉络渐次清晰。但本展刻意回避历史和主题叙事,邀请观者透过艺术家开启的“窗口”,在主题单元的互文关系中重构认知。以任何顺序来看,这些相互关联的作品单元共同构成一个关于新摄影的命题—既是根本性的,又极具中国的特殊性。</p><p class="ql-block">展览由西蒙·贝克(馆长)与劳里·赫维茨(高级策展人)在巴黎欧洲摄影之家策划。欧洲摄影之家团队特别感靳宏伟先生与馆长Angela陆女士,以及Emma女士对本项目的重要支持,翻译工作由郝青松博士协助完成。</p> <p class="ql-block">本次展览从宥爱美术馆的收藏中精选69位艺术家的150余件作品,打破线性时序桎梏,以五个主题单元构筑多重对话可能。这种策展思路呼应西方艺术史中的"沙龙悬置"传统,在主题边界的流动性中激发开放式探索。在展厅中央特别营造出教堂般的沉思空间,与环绕四壁的巨幅摄影"湿壁画"形成张力场域。这种尺幅与视角的交响,将摄影从静态记录提升为承载时间,记忆与凝视行为的生命载体。</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现实与幻象的边界消融,摄影作为认知世界的通道,展现出超越性的精神维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