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iSTART儿童艺术节是国内具有开创性的以儿童参与为使命的儿童创造与社会美育项目,于2014年起至今已成功举办10届。其核心理念是:从儿童视角出发,与儿童共创共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多元美好世界。<br>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特别的“种子”。对这粒种子的识别,未必依赖养育它的“园丁”,而需要时间的积淀。我们需等到“种子们”破土发芽、开花结果时,才能知晓其独特的存在。可即便到那时,我们对“种子”或许仍充满未知,甚至需借助“光”“风”“水”乃至“蜜蜂”的力量助其生长。<br>这些成长的智慧源于自然。孩子们天生与自然相连,是自然之子。他们眼中的自然是具体的:“自然不叫‘自然’,那是大人起的名字”;“人只能认识小小的自然,无法理解大大的自然”;“我们的身体就是自然,秘密藏在头发、手掌和肚子里”;“若没有自然,就没有时间,就能永远待在妈妈怀里不用长大”……孩子是真正的自然使者,他们相信万物有灵,通晓自然的语言,自然亦懂得他们。早在人类为后代设计出学校、教具、玩具前,自然就已将沙土、流水、落叶与昆虫,作为帮助孩童初识世界的礼物,予以馈赠。<br>孩子们面向自然的表达激发了我们对自然的再认知。但我们也发现,当代儿童正在快速丧失这种本真、开放且富有创造力的表达。如今,我们与孩子共同陷入一场困局:无论是面对他们当下的成长还是未来的发展问题时,我们都已失去太多向自然、向儿童汲取智慧的路径。<br>成长的旅程里,烦恼如不断堆砌的高墙将孩子包裹,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身心失衡:他们难以唤醒五感,专注当下;也无法畅想未来,只能困顿于过去。炽热的心冷却了,眼中的光黯淡了。被塑造的儿童、被裹挟的家庭与学校逐渐变成相互隔绝的孤岛。<br>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们亟需重建共育儿童的“村庄”,重新连接自然与身心。如何实现?通过 iSTART儿童艺术节十年的生长,我们深知:在这个普遍联系的世界里,孩子们的表达从不是孤立的。唯有打破壁垒,共同策动与联结,将孤岛相连,在单向度教育铸就的“铁板”中探寻裂缝,引入“新风”与“活水”,催生“野草”。最终, iSTART呈现的未必是项目的“成果”,而是“共同经历与创造一件美事的过程”。<br>第十一届iSTART儿童艺术节以“自然·身心·乐游场”为主题,邀请更多孩童与共创者回归自然,探寻智慧与能量;回归心灵,探索身心平衡,以欢乐替代焦虑。在艺术的多元表达与游戏对话中,你将经由流动于学校、社区与美术馆的“树洞”,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他们的冒险小至微观世界大至嘎嘎宇宙;与自然的“眼泪”共情,用自然“零件”创造游戏;为树疤缀上最美补丁,以彩影唤醒枯木;携云朵入高楼,让“符号天书”飘荡乡野;创立专属书店,探索书籍中未被发现的99%的可能;借每日第一口滋味的畅想,叩开食物世界之门;为流浪猫创作动画,并在社区开设慈善商店;传承彝族毕摩文化,谱写诗歌与画作;与AI对话,为困境儿童发声,用游戏驱散阴霾;与建筑师共创“开心设计俱乐部”,同艺术家上演“传球”好戏......<br>值得欣喜的是,孩子们正在更开放的世界里,通过互信协作,打破年龄、性别与文化壁垒,将一个个创想发展为持续的社会行动。今夏,愿我们与孩子一同重连自然、身心与欢乐的场域,共建属于彼此的“乐游场”。</h3> <h3>孩子们在看展的过程中,完成种子发芽日记即可获得小礼物。</h3> <h3>小种子开始成长:种子勇士,你好呀~我是来自6079年的树洞,到各个时空收集,关于“种子”发芽成长的故事。请为你自己选择一个属性,开始你的探险吧!</h3> <h3>微生物实验室<br>看,出现了好多细胞 ,原来我们来到了微生物世界,细胞探险开始。选择一个你的身份画圈,并去完成你的挑战吧!</h3> <h3>家庭美术馆计划<br>看看 大家吃了什么,找到印章盖到对应位置。<br>后面还有奇怪的我、嘎嘎文字探秘、中国儿歌、灵感屋等15个游戏互动等着大家去探索。</h3> <h3>最后,小种子来到了一个很神奇的镜子湖,在这里可以看到你的不同形态。画一个你长大后种子的自画像吧!至此,我们的任务卡完成,展览也看完啦,一起到入口处兑换小礼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