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埂上的花事

咖啡9158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塘埂不长,不过二三十步的光景,却种满了我童年的记忆。</p><p class="ql-block">父亲在家门口挖了一口鱼塘,泥土堆成的塘埂上,不知何时竟成了我的小小园地。我种了几株紫色的扁豆,那豆藤攀着竹竿往上爬,开出的花也是紫色的,小而精致,像一串串小铃铛。到了收获的季节,扁豆结得极多,密密麻麻地挂在藤上,根本吃不完。母亲每每摘了一篮,煮熟了分给邻舍,剩下的便晒干了存起来。我那时只觉得扁豆结得多是件极好的事,却不知这过剩的收获,日后竟成了回忆里最饱满的一笔。</p><p class="ql-block">我又种了一棵栀子花。这花我盼了两年,它却只是枝叶茂盛,不肯开花。我日日浇水,偶尔还学着大人的样子给它施肥,它却始终沉默。后来我离家上学,第二年夏天,母亲来信说栀子花开了,花朵很大,花瓣层层叠叠,香气溢满了整个塘埂。父亲说,那是因为土壤肥沃的缘故。我读到信时,眼前忽然浮现出那棵栀子花的模样,仿佛看见了它终于绽放的样子。这花迟开了两年,偏生在我离家的时节盛开,倒像是故意避开我似的。植物的心思,人哪里猜得透呢?</p><p class="ql-block">奶奶在塘埂的另一头种了豆子。那是一种有花纹的豆子,奶奶管它叫"花脸豆"。她说这豆子煮粥特别好,又软又糯,粥里浮着这些花纹豆子,看着也漂亮。我常常蹲在奶奶身边,看她把豆子一粒粒按进土里。她的手粗糙干裂,动作却很轻柔,仿佛不是在种豆子,而是在安置什么珍贵的东西。奶奶种豆子从不着急,她说豆子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发芽,什么时候该开花。人太着急了,反而会坏事。</p><p class="ql-block">塘埂上的植物各有各的脾性。扁豆最是热情,一到季节就拼命地结果,生怕别人不知道它能耐似的;栀子花却矜持得很,非要等到自己满意的时候才肯绽放;花脸豆则是不紧不慢,按着自己的节奏生长。它们在这短短的塘埂上,各自演绎着生命的戏码。</p><p class="ql-block">如今想来,那条塘埂实在是个奇妙的地方。它不过是一道普通的土埂,却因为承载了这些植物的故事,而变得不再普通。父亲挖塘时,大概只想着养鱼,哪里知道这随手堆起的泥土,会成为我的乐园。泥土里混着鱼塘的养分,竟意外地肥沃,养活了那么多生命。</p><p class="ql-block">后来鱼塘填平了,塘埂自然也消失了。那些扁豆、栀子花、花脸豆,不知去向何方。只是每到夏天,我总会无端想起那条短短的塘埂,想起紫色扁豆吃不完的丰收,想起迟迟不开的栀子花,想起奶奶的花脸豆在粥里翻滚的样子。</p><p class="ql-block">记忆里的塘埂,比实际要长得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