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韵千年寻真意:与《兰亭集序》结缘

Julia朱丽叶

<p class="ql-block">从全文背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那天开始,就暗暗下决心,临摹这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那些镌刻在历史长河里的文字,不仅是墨香与诗意的交融,更像是一扇通往魏晋风骨的门,推开它,便能窥见千年前曲水流觞的风雅盛景。</p> <p class="ql-block">《兰亭集序》,这卷让唐太宗魂牵梦萦的墨宝,至今仍在历史迷雾中若隐若现。当我们凝视故宫冯承素摹本上那28行324个灵动的字迹时,不禁想问:王羲之的真迹究竟藏在昭陵地宫的哪个角落?这篇冠绝古今的文章为什么这么牛,这么厉害,里边到底说了啥东西呢?如果你不知道这个,你就不能理解中国书法艺术中的神品。它除了在书法的艺术层面上,形式上极美,它的内容上也是一个上乘的文学作品。</p> <p class="ql-block">关注我咱们一边习字一边重温这篇千古佳作。“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p> <p class="ql-block">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为的是做修禊这件事。这句话交代了聚会的地点和缘由。</p><p class="ql-block">在古代,人们会在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到水边嬉戏,用流水洗涤身体,以去除灾祸、祈求福气,这种活动就被称为“修禊”。</p> <p class="ql-block">王羲之邀请了四十一位友人汇聚于兰亭,修契事也,流觞曲水。这其中有哪些名人雅仕呢?</p><p class="ql-block">- 王凝之:王羲之次子,善草书、隶书,曾任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职。</p><p class="ql-block">- 王徽之:王羲之第五子,生性洒脱,喜好竹子,其书法风格独特,有“徽之得其清”的评价。</p><p class="ql-block">- 王献之:王羲之第七子,在书法上成就颇高,与父亲并称“二王”,其行书、草书尤为出色。 </p><p class="ql-block">- 谢氏一族有:</p><p class="ql-block">- 谢安:东晋政治家、名士,淝水之战中作为东晋一方的总指挥,以少胜多击败前秦苻坚。其书法风格独特,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誉。  </p><p class="ql-block">- 谢万:谢安之弟,曾被任命为西中郎将,持节监司、豫、冀、并四州诸军事,兼任豫州刺史。他工于言论,善属文,在当时的文坛上也有一定的地位。</p><p class="ql-block">- 其他名士</p><p class="ql-block">- 孙绰:东晋文学家、书法家,是玄言诗的代表作家,其书法作品也备受时人赞誉,在兰亭集会上,他的诗作和书法都为集会增添了光彩。 </p><p class="ql-block">- 支遁:东晋高僧、佛学家、文学家,他精通佛理,又善谈玄理,与当时的名士交往密切,其思想和言论对当时的文化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郗昙:东晋官员、书法家,郗鉴次子,其书法风格稳健,在当时也有一定的名气。</p> <p class="ql-block">看到了吧,真的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呀!初临帖时,总觉笔锋难以捉摸。王羲之的笔触如行云流水,提按转折间似有一股灵动之气在纸面流转。一横一竖,看似随意却暗含章法;一撇一捺,仿若在诉说着文人雅士的洒脱与不羁。每一笔落下,都像是跨越时空,与王羲之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我试图去复刻他的笔意,却发现越是深入,越能感受到自身的不足。那些看似简单的线条,实则蕴含着深厚的功力与对书法的极致理解。</p> <p class="ql-block">感谢收看关注!待续下一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