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明珠巴彦淖尔(10)——五当召

园丁

<p class="ql-block">黄河明珠巴彦淖尔七日游的最后一站是草原钢城——包头。</p><p class="ql-block">包头市是中国北方工业重镇,也是中国境内以冶金、稀土、机械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被誉称“草原钢城”和“稀土之都”。包头是蒙语“包克图”的谐音,意为“有鹿的地方”,又称“鹿城”。这次来这里主要是游览“五当召”和“北方兵器城”</p> <p class="ql-block">五当召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藏传佛教的圣地之一,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素有“小布达拉宫”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因建在五当沟的一座叫做敖包山的山坡上,所以称其名为五当召(召是庙宇的意思)。五当召依地势面南而建。有大小殿宇、经堂、僧舍2500余间,占地300多亩,分布在1.5公里长的山坡上。</p><p class="ql-block">它是一层层依山垒砌的白色建筑,群山环绕,为苍松翠柏掩映,雄浑壮观。</p> <p class="ql-block">它与西藏的布达拉宫、青海的塔尔寺和甘肃的拉卜楞寺齐名,是中国藏传佛教的四大名寺之一和内蒙古自治区最大藏传佛教寺院。</p> <p class="ql-block">五当召的主体建筑,以八大经堂(现存六座)、三座活佛邸和一幢安放本召历世活佛舍利塔的灵堂共十座依山组成。我们在导游引导下,上山坡以顺时针方向逐个参观。</p> <p class="ql-block">这是五当召游客中心</p> <p class="ql-block">从游客中心到景区需要坐景交车进入</p> <p class="ql-block">沿途的风景就是用经幡组成的塔状,经幡塔的搭建方式也有其特定的宗教意义。经幡塔通常由多层经幡环绕中心嘛呢堆组成,形成金字塔形状。这种结构不仅美观,还象征着对神灵的敬仰和祈愿‌。当风吹动经幡时,就如同诵经一次,向神灵传达人的愿望和祈求庇佑‌。这种设计使得经幡塔成为连接神与人之间的纽带,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和祈求‌</p><p class="ql-block">经幡的各种颜色是固定的,不能随便创新。其次每块颜色的排列顺序是严格规定的,不能有任何差错。因为经幡的意义很明确,不是为了美化环境,而是祈求福运隆昌,消灾灭殃。</p><p class="ql-block">仔细观察经幡组成是五种颜色排列的:最顶端为蓝色幡条,它象征蓝天;蓝色幡条下面是白色幡条,象征白云;白色幡条下面是红色幡条,象征火焰;红色幡条下面是绿色幡条在征绿水;最下面的幡条是黄色,象征黄土,或者大地。五种颜色的排列形式正是客观大自然物质存在的立体排列形式,因此,象大自然中天地不容颠倒一样,这五种颜色也不容错位。</p> <p class="ql-block">眼前这座建筑是第一个展现我们面前的经堂——胜利幢‌。</p><p class="ql-block">胜利幢‌是佛教中具有深刻象征意义的法器。其核心意义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p><p class="ql-block">1.象征佛法的胜利与降魔‌。</p><p class="ql-block">2.代表修行的成果与觉悟‌。</p><p class="ql-block">3.融合世俗与神圣的象征‌。</p><p class="ql-block">胜利幢是也藏族吉祥八宝之一。</p> <p class="ql-block">达到第二个是“苏古沁殿”‌</p><p class="ql-block">苏古沁殿是五当召最大的建筑物,建于公元1757年,是五当召的核心建筑之一‌‌。苏古沁殿分为三层,一楼前厅是大经堂,后厅是藏经阁,全寺的集会都在这里举行。大殿的正中供奉着释迦牟尼像,殿内的壁画描绘了释迦牟尼成佛的历史故事,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此外,苏古沁殿的八根立柱雕刻精美,殿内还陈放着国家一级文物曼陀罗铜城,这是清代铸铜工艺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第三个是“却依拉殿”这是中文、蒙文、满文、韩文和英文标志,傍边是一块提供了关于“却依拉殿”的详细介绍。</p><p class="ql-block">却依拉殿‌,藏语意为“法苑”,是五当召内的一个重要建筑。该殿建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专门用于研究佛教经典和哲学理论,是讲授佛教教义的场所‌。却依拉殿位于五当召的西侧,与苏古沁殿相邻‌。</p> <p class="ql-block">各个经堂依山相邻而建</p> <p class="ql-block">蓝天白云下白色建筑在这里显得那么庄严肃穆和壮观。</p> <p class="ql-block">“洞阔尔殿”,洞阔尔殿则是最尊贵的殿堂,外墙呈黄色,是五当召最早的建筑之一,殿内悬挂着清帝御赐的“广觉寺”牌匾。此外,洞阔尔殿还是本寺的时轮学院,殿前广场是僧人们辩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当圪希德殿”</p><p class="ql-block">当圪希德殿以其雄伟的气势和精美的细节设计而著称,体现了藏传佛教建筑的独特魅力。殿内的佛像和壁画展示了藏传佛教的深厚文化底蕴,是众多信众和游客前来朝拜和参观的重要场所。该殿为五当召的护法神殿(金刚殿),供奉九尊彩塑护法神‌。</p> <p class="ql-block">这座雕塑是描述和气四瑞塑像的故事:相传一只羊角鸡衔来一粒种子:一只免子刨坑把种子埋了,不久长出了幼苗,一只猴子除草保护幼苗,一头大象用鼻子汲取水浇灌,在四瑞兽的呵护下幼苗成了参天大树,结满累累硕果。由于树太高,谁也够不着果实。于是大象背上猴子,猴子扛起兔子,兔子托起羊角鸡,羊角鸡用嘴摘取果实。四瑞兽齐心协力将果子送给山林里所有的瑞禽灵兽共同分享,整个森林呈现出一幅祥瑞的景象。藏传佛教界以此祥瑞雕塑描绘各族人民团结和睦、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共建共享、幸福吉祥的美好生活。</p> <p class="ql-block">“宗喀巴小黄庙”</p><p class="ql-block">藏传佛教原本有五大主流派系,如今格鲁派成为最大最主流的派系,而五当召就是格鲁派的代表寺庙之一。说到格鲁派,不得不提其创始人宗喀巴,他为藏传佛教的规范化和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 </p><p class="ql-block">小黄庙建筑,在喇弥仁殿前、当圪希得殿西北处,庙内供宗喀巴师徒三尊,为了显示尊贵,墙外壁涂饰黄色故称小黄庙。</p> <p class="ql-block">图片展示了一块标有“五当召景区”和“喇嘛仁殿”字样的牌匾,旁边有一块介绍喇嘛仁殿的石碑,石碑上详细介绍了喇嘛仁殿的历史和用途。背景中可以看到部分建筑和装饰。</p> <p class="ql-block">图片中展示了两块信息牌,左边的牌上写有“五当召景区 金科殿”,右边的牌上介绍了金科殿的历史和重建情况,背景是石墙和植物,旁边有窗户;</p> <p class="ql-block">图片中,五彩斑斓的经幡在山间随风飘扬,背景是蓝天白云和绿色的山丘,地面铺有石板,旁边有一棵树;</p> <p class="ql-block">五当召也称为广觉寺‌。</p><p class="ql-block">五当召广觉寺的寓意和象征主要体现为柳树代表的自然崇拜、白莲花象征的佛教圣洁性,以及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内蒙古地区的精神中心地位。‌其蒙古语名称“五当”意为柳树,象征环境祥瑞;藏语原名“巴达嘎尔”意为白莲花,体现佛法纯净;汉名“广觉寺”由乾隆亲赐,彰显皇权对藏传佛教的认可。</p> <p class="ql-block">“蘇卜盖陵”‌ </p><p class="ql-block">五当召的“苏卜盖陵”是历代活佛的灵塔殿,位于历代活佛圆寂前的居住地旧址之上‌。陵内供有七座鎏金铜塔,覆钵形,宽肩圆腹,嵌有珍珠宝石,塔内存放七位活佛圆寂后的骨灰,是一个神圣之地‌</p> <p class="ql-block">阿会殿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内蒙古地区的重要寺庙之一,体现了藏传佛教建筑的独特风格,并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五当召的甘珠尔活佛殿是五当召内的重要建筑之一,位于寺庙的东侧,是五当召三大活佛府邸之一‌。甘珠尔活佛殿由洞科尔活佛府、甘珠尔活佛府和章嘉活佛府组成,其中甘珠尔活佛府规模宏大,是第二世活佛热西尼玛于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所建‌。</p><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参观的最后一座殿堂,后面就开始下山。</p> <p class="ql-block">北方兵器城——是中国华北地区第一家以军事为特色的旅游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在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厂区外侧,是一座以“绿色生态”为原则,以“传播军工文化、体现休闲娱乐”为主题的特色公园。</p><p class="ql-block">北方兵器城展出自新中国建国以来自主生产及引进的装甲车、火炮、战斗机和导弹等退役武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军工文化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兵器城正门进入,是一个雄伟的标志和九根文化柱,标志主题为“飞”的不锈钢雕塑寓意了北方重工“外圆内方”的经营管理理念和以“和”为基石的企业文化。</p> <p class="ql-block">九根9米高的花岗岩文化柱,将现代和历史相互联系,代表着市辖九个区县,分别刻画出包头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渊源的神话传说。</p><p class="ql-block">由东向西叙述着王昭君出塞、玉龙喷清泉、九原话古今、古道驼铃声、鹿鸣包头、古老赵长城、铁山战突厥、英雄巴特尔、花木兰从军的美丽传说。</p> <p class="ql-block">兵器陈列区位于主广场两侧,陈列各类代表性武器28门,其中有共和国研制的第一门100高,即在建国10周年经过毛泽东主席检阅的“共和国第一炮”;有60年代的尖端武器——多次击落美国U—2飞机的“红旗—Ⅱ”号导弹;有在西沙海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双五七“功勋炮”;有建国50年大庆接受第三代领导人检阅的现代化装备——坦克的克星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等;国内外先进技术,反映不同水平的基地自行火炮,为游览者提供近距离参观的机会,既可以增长见识又可以亲身体验当兵的感觉,是兵器城游览的靓点。</p> <p class="ql-block">《把一切献给党》主人公吴运铎,在抗日战争中,解放战争中,为研制武器,三次身负重伤,但他从未退缩。他在书中写道,要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把我们的力量,我们的智慧,我们的生命,我们的一切都交给祖国,交给人民。”这就是吴运铎的人生价值追求。 展出300多件实物图片,展示我国兵工事业的开创者,被誉为“中国保尔”的吴运铎,为新中国诞生作出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晚霞已经映在“飞”的标志,我们黄河明珠巴彦淖尔七日游已近尾声,盛辉首发团在快乐、和谐的氛围中,来自北京、上海和广西三地的旅友们还意犹未尽,沙漠、草原、峡谷、黄河……还浮现在脑海中,美篇APP和小视频是做好的回忆,也是一种美好的延续和交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