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记忆片段——之九

画家胡庆国

<p class="ql-block">还没题款的画</p> <p class="ql-block">童年记忆中的邢台市西大街马车店</p><p class="ql-block">我的记忆里应该说是印象里好像还在西大街马车店西侧一个不小的院子里住过。时间应该是在没有两个弟弟以前。这是谁的家?为什么要在这里?从没想过。因为它曾经长久的从记忆里消失,没能在父母活着时候问一问。步入老年它又在心里浮现,浮出的记忆,虽是片段,有的情节还十分清晰,我仿佛看到小小的我傻呵呵的样子。</p><p class="ql-block">在这里我看到了女人开脸。 我和这片的小孩子们一起去抓给牲口煮的黑豆吃。</p><p class="ql-block">西大街在邢台古城的南关,90年代前相当是邢台的王府井。传说邢台南关是张果老从太原用担子挑过来的。西大街是解放后,政府城市建设修的第一条在当时相当宽的大街,曾轰动一时。</p><p class="ql-block"> 当年的西大街马车店在西大街中段偏西路北。当时我觉得马车店好大,开在西大街路北的门虽破却好大。一进大门的主院很大,南北很深,东西略窄,主院一溜西屋是住店赶车人住的,东侧和北边是牲口棚。主院一溜西屋的北边有一个大门朝东边正院开,实际这个大门是一个东西走廊的东门,走廊的另一端还有一个西门。从西门出来就是一条南北小巷,西大街小学就在这个小巷路东。在这个东西大门中间的露天走廊南北两侧各有一个门,北门里那个独立的院子虽小,房子却很气派,典型的传统的四合院。南门里那个院子很宽敞,房子却很一般,仅有西房和东屋,屋子都不大,显得院子空荡荡的。</p><p class="ql-block">我记忆里就在这个小小的矮矮的东屋里待过,屋里是连着火炉的土炕。记忆里只见过西屋的女主人,记住她的原因是,看到了女主人给一个年轻女人开脸。这是我记忆里第一次看到用白线拔脸上额头上的毛发。</p><p class="ql-block">女主人用嘴咬着白线,双手灵巧的伸缩白线的另两头,给她把额头鬓角的细短的碎头发连根绞掉,我到现在也弄不明白这根线是怎么弄成三个头,嘴里咬着一头,两手同时伸缩另两头,神奇的能把短短的绒一样碎发拔掉。那女子疼不疼?为什么要把那些毛发?不知道!我只是好奇。长大后知道只有结婚时和结婚后的女子才能开脸,是当时的风俗,也是一种美吧。</p><p class="ql-block">另一个院子在北边,门朝南开,这个院子虽小,但是一个建的讲究的四合院,房子比西院好好多,这个院子的大门道东北角有一个大锅灶,给牲口煮黑豆就用这口锅,现在想想这家人可能和马车店老板有一定关系,才能有资格给住店赶车的煮黑豆。煮黑豆挣钱吗?</p><p class="ql-block">有一次我看见有几个小孩子从北门里出来,手里拿着黑豆往嘴里吃,我问她们好吃不好吃,有一个孩子说:可香了。看着他们吃的那么香,我也想进门去要豆子吃。进去后没有看到煮熟的豆子。我看一个阿姨坐在小板凳上手拉风箱,锅里煮着黑豆,就站在大门里边,在那等着。我虽然不说话,那煮豆子的女人就知道我想什么,对我说:刚煮上,去外边玩去吧!等煮好了再来。我乖乖的刚走出大门,门就关了。我出来看见还有一个小女孩,手里还攥着几颗黑豆,舍不得快吃,一个个往嘴里放,我看着她吃,吃的好香,我没吃过我好想吃,又不好意思开口要。就给她说一会就煮好了,阿姨说煮好了再来。小女孩说:不是给的,是自己抓的……。孩子们知道还煮着黑豆,都不肯回家,在大门外不大的东西走廊空地上玩,等着豆子出锅。我吃的欲望好强,我一直在门外和几个孩子做伴玩,目的是等着吃豆子。</p><p class="ql-block">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有一个大人,是个男的来敲门,大声喊道:煮好了吗?里面阿姨马上搭腔说::好了,好了。孩子呼啦就涌到了敲门人的身边。门一开孩子们就快速的往门里钻,我也紧跟了进去。那阿姨就大声嚷着:别烧着了,靠边……。</p><p class="ql-block">孩子们都围在支着锅灶的过道里,阿姨连喊带动手辇的把孩子们辇到院里,我也乖乖的和那些孩子站到不大的院子里。阿姨往地下放好了一个大簸箩,就开始掀开锅上的木锅盖,蒸汽一下子冒了出来,阿姨用大笊篱从锅里把豆子捞到簸箩里,蒸汽雾蒙蒙的啥也看不清,有野叉点的孩子趁着蒸汽看不清,跑了过去,也不怕烫着,伸手就从簸箩里抓豆子。我也跟着走到簸箩前,但不敢抓,我不是怕烫,而是觉得不对,不应该随便抓阿姨的豆子。有的孩子抓了就跑了,有的不知是怕烫着,还是胆小,还是和我一样,认为随便拿别人的东西不对,不敢抓,又馋着豆子站在簸箩边。等蒸汽小了,那些抓了豆子吃完了的孩子又跑了回来抓,有站着的孩子也跟着抓了就跑。阿姨一直没断的大声着喊辇着孩子们。孩子大多抓着了豆子跑了,我不敢抓一直站在那,阿姨就给我抓了几个说:走吧,走吧!别在这添乱了。我听话的拿着几个黑豆走出了大门,才开始吃起来,吃了才知道并不像我渴望的那个馋嘴的香。但看别的孩子吃的那么香,我也没舍得扔掉,把十几个黑豆全吃了。</p><p class="ql-block"> 西大街马车店在记忆里的点滴,仿佛是做梦做出来的。怎么在那小东屋里没有一个大人的影子留下?怎么没有父母的影子出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