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25日下午,我们离开庐山西海景区,向南昌方向前行,下午4点到达南昌海昏侯博物馆景区。</p> <p class="ql-block">大汉翰海昏,传奇海昏侯。</p><p class="ql-block">南昌海昏侯国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昌邑乡游塘村。</p><p class="ql-block">海昏侯国遗址由紫金城城址、墩墩苑等西部与南部墓群组成,总面积54平方公里,其中核心保护范围为6k㎡多。</p> <p class="ql-block">海昏侯国是西汉时期分封制下的一个侯国,由皇室成员(即海昏侯)在海昏县建立,不干预朝政且无军权。海昏侯国的建立,是为了表彰和奖励有功之臣,同时也是对地方的一种有效管理手段。</p> <p class="ql-block">海昏侯国考古遗址公园,有六大功能区:遗址博物馆、墓葬展示区、紫金城展示区,考古预留区,入口功能和历史体验生态休闲区。</p><p class="ql-block">主要景点:紫金城城址、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海昏侯刘贺墓园。</p><p class="ql-block">南昌市海昏侯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护最好、格局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典型汉代列侯国都城聚落遗址。</p><p class="ql-block">北有兵马俑(西安),</p><p class="ql-block">南有海昏侯(南昌)。</p> <p class="ql-block">南昌市海昏侯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占地面积118802㎡,总建筑面积39250㎡,其中地上二层,面积31465㎡,地下一层面积7785㎡。</p><p class="ql-block">南昌汉代海昏侯国博物馆藏有出土金器、青铜器、玉器、竹简、木牍等数量50042件/套,有珍贵的文物721件/套。</p><p class="ql-block">墓主刘贺,汉武帝之孙,曾短暂即位27天(公元前74年),后因“荒淫无道”被废黜,改封为海昏侯,其封地原在豫章郡(今南昌),墓园占地面积46000㎡</p> <p class="ql-block">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主要陈列:金色海昏、书香海昏、墩墩苑遗址,总建筑面积4255㎡,刘贺墓主墓遗址、车马坑遗址的室内封闭空间1960㎡,是一座实证西汉盛世文明的文化宝库,被评为全国考古遗址保护展示十佳案例。海昏侯国遗址公园被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获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等,是10条长江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长江文明溯源之旅”的重要一站。</p> <p class="ql-block">海昏侯刘贺(公元前92~前59年),为汉武帝刘彻之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西汉第九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仅27天最短的皇帝,后遭废黜贬为海昏侯。</p><p class="ql-block">公元前86年,5岁继承昌邑王爵位,封地位于今山东巨野,其少年时期行为不羁,郎中令龚遂曾多次劝谏,但收效甚微。</p><p class="ql-block">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后,18岁的刘贺被权臣霍光拥立为帝,但仅27天即因“荒淫无度”“危及社稷”的罪名遭废黜。</p><p class="ql-block">废帝的主因是刘贺试图摆脱霍光的控制,引发政治斗争,史书记载:“27天1127件恶行”,可能是夸大其词。</p><p class="ql-block">刘贺被废黜后,被软禁于昌邑十年,公元前63年,汉宣帝封其为海昏侯,迁居豫章郡(今南昌),食邑四千户。晚年受监视,多次请求参加宗庙祭祀被拒,郁郁而终,享年33岁。</p><p class="ql-block">海昏侯刘贺,一生经历昌邑王→皇帝→庶民→海昏侯的戏剧性转变,史称“西汉废帝”。</p> <p class="ql-block">废帝的主因是刘贺试图摆脱霍光的控制,引发政治斗争,史书记载:“27天1127件恶行”,可能是夸大其词。</p><p class="ql-block">西汉第九位皇帝刘贺,被废黜的原因涉及个人行为与政治权力斗争的交织,刘贺在即位的27天,频繁派使者索取财物,滥用符节和绶带等皇家物品,甚至与宫人行淫乱之事。这些行为严重违背帝王礼仪和汉朝制度,被霍光等朝臣视为“荒淫无行,失帝王礼宜”。此外,他未遵循丧期礼仪(如未谒见高祖庙),进一步激化矛盾。</p><p class="ql-block">霍光为顾命大臣,选择立刘贺本意在控制一个势力较弱的君主,以巩固自身权势。然而,刘贺即位后,试图培植旧臣势力,以对抗霍光,甚至密谋除去霍光(使其心腹曾计划刺杀霍光),直接威胁到霍光的地位。</p><p class="ql-block">霍光联合上官太后(其外孙女),以“荒淫乱政”为由发动政变,废黜刘贺,并处死其200余名旧臣,以绝后患。</p><p class="ql-block">刘贺的废黜是西汉“外戚干政”与“权臣专制”的典型案例。汉昭帝无子嗣后,霍光需选择一位易于控制的继承人以维持其权势格局,而刘贺的荒唐行为成为霍光废黜他的合法借口。此次废黜标志着西汉皇权与外戚/权臣斗争的高潮阶段,也为后续汉宣帝的改革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汉宣帝元康三年(公元前63年)将其贬至豫章郡(今南昌),封海昏侯,死后葬于当地。</p><p class="ql-block">刘贺墓园占地面积46000㎡,包含主墓、祔墓、祠堂等,出土金器、简牍等文物10000余件/套,其中480件金器(总重量超120㎏),5200余枚简牍及最早孔子画像屏风,尤为瞩目。</p><p class="ql-block">第一代海昏侯刘贺一生经历王、皇、庶、侯的身份转变,其墓园及出土文物是研究西汉历史的重要实证。</p> <p class="ql-block">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景观及出土文物。</p> <p class="ql-block">海昏侯刘贺墓出土</p><p class="ql-block">堪称地下金库盛极</p> <p class="ql-block">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遗址由紫金城城址、刘贺墓园及周边墓葬群组成,总面积达107·8k㎡,紫金城为方形都城,有四座城门。</p><p class="ql-block">海昏侯国遗址,揭示了汉代侯国建城制度与社会经济、出土的孔子衣境、编钟等文物具有重大学术意义,获评为“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p> <p class="ql-block">西汉遗韵</p> <p class="ql-block">海昏侯遗址公园大门景观</p> <p class="ql-block">因为我们在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内的观赏时间很紧凑,海昏侯国遗址公园闭园后,我们就驾车前往南昌市区,欲夜登滕王阁。</p> <p class="ql-block">南昌市赣江铁路桥,及市区建筑物。</p> <p class="ql-block">南昌赣江大桥桥头堡景观</p> <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26日上午,我们早早来到南昌万寿宫。</p><p class="ql-block">南昌万寿宫,位于南昌市西山镇逍遥山南,占地面积31000㎡,规模宏大,名扬江西。</p><p class="ql-block">南昌万寿宫,是江西省南昌市的核心历史文化地标,原各铁柱宫,始建于东晋时期(公元312年),为纪念道教净明派祖师许逊“治水镇蛟”而建,许逊是东晋时期治水功臣,后被神化为道教神仙。</p><p class="ql-block">南昌万寿宫,既是道教宫观,又是江西移民会馆。它因祭祀“江西福王”许真君而起,因朝廷对许真君功德的尊崇而兴,因江西移民的迁徏而盛。</p> <p class="ql-block">万寿宫沿中轴钱对称分布,重檐歇山顶式屋顶的真君殿,壁画华美的玉皇殿,铁柱遗迹的锁蛟井等,为核心景点。</p><p class="ql-block">南昌万寿宫作为江西会馆,复建晚清赣派民住,形成翘步街、合同巷等“三街五巷”格局,融合历史建筑与现代商业的祖庭,万寿宫随江在商帮遍布全国,成为江西同乡联谊与精神信仰的载体。</p> <p class="ql-block">晋朝名士许逊(公元239~374年)豫章郡南昌县人,其天资聪颖,慕名利,举孝廉出身,曾出任四川旌阳县令,后弃官回乡。</p><p class="ql-block">江西历史上水患频发,巫蛊盛行,民众多受其害,许逊带领弟子治平水患,兴修水利,保护生态,使江西民众广被福泽,被世代江两人奉为“福主”,建万寿宫以供奉之。</p><p class="ql-block">许逊创立“太上灵宝净明法”,宋徽宗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追封为“神功妙济真君”。</p> <p class="ql-block">许逊(公元239~374年),字敬之,别名许真君、许旌阳、许仙,豫章郡南昌县人。东晋道士,净明道派尊奉的祖师。</p><p class="ql-block">许真郡,原名许逊,字敬之,祖籍河南,许氏世代为中原望族,东汉末年,黄巾起义,许逝之父亲许肃因避乱而迁徏豫章(今南昌),遂定居于此。</p><p class="ql-block">许逊出生于南昌益塘坡(今麻丘乡),于晋太康元年(280年)任旌阳令。住上,他清正廉明,爱民如子,去贪鄙,轻租赋;制药治瘟疫,藏金救灾民,获得县民爱戴,人称:“许旌阳”。后弃官回到江西,带领弟子锁蚊龙治水,治理水患。水患消除后隐居修道,人称“许真人”。</p><p class="ql-block">宋徽宗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封许逊尊号为:“神功妙济真君”,又许许天师,许真君。</p> <p class="ql-block">在道教流派中,许逊与张道陵、葛玄、萨守坚共为四大天师。</p><p class="ql-block">民间相传,东晋孝武帝中康二年(公元374年)八月初一日,许逊136岁时,全家42口人,连带家禽家畜,同日升天,民间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之说。</p><p class="ql-block">许逊铸铁像,在乾德五年(公元967年)铸造,铸铁像高2·8m,重3吨。</p> <p class="ql-block">万寿宫发掘现场,施工人员发掘出一口古井,井壁由不同颜色的砖块拼砌,青、灰、红、黑等颜色层次分明。</p><p class="ql-block">千年传承与现代重现!</p><p class="ql-block">南昌锁蛟井,千年传奇再现。</p><p class="ql-block">(盗图)</p> <p class="ql-block">许逊治水患,“斩蛟镇邪,铁柱锁蛟”,还在润门铸“铁柱锁蛟”井,从此,南昌一带蛟害绝迹,洪泛不再。</p><p class="ql-block">火府蛟井祠</p><p class="ql-block">千年怀许逊 一井锁孽蛟</p> <p class="ql-block">“铁柱锁蛟”井,位于万寿宫东南角(二门内的东侧),根据发掘时的现状分析,均分为上下两个井口,井口相距2·22m,均为正八边形。上井口边长1m,下井口边长0·87m,两井口之间为正方形直筒井壁,边长2·5m,正方形直筒井壁上端在四角横架麻石条,构成上井口的八边形。由于保护得好,至今南昌还保留古豫章十景之一的“铁柱仙踪”胜境就是如此。</p><p class="ql-block">铁柱锁蛟井中的铁铸大吊针,在宫左侧的八角井,当年许真君铸铁为柱,链钩地脉,以绝水患。</p><p class="ql-block">锁蛟铸铁柱直径70厘米,重达4000余斤,八根铁链直钩地脉。</p> <p class="ql-block">传说,许逊与众弟子历尽千辛万苦擒住兴风作浪的孽龙后,许逊把孽龙精套牵回南昌西山,锁在逍遥山净明坛的一口八角井里,称“铁鲢锁蛟”井,将它锁住。</p><p class="ql-block">这只孽龙精在井里还不安份,头在西山,一条尾巴却伸到豫章城里,搅得城里老百姓不得安宁。</p><p class="ql-block">许逊于西晋永嘉六年(公元312年),又在润门铸了一口铁柱井,称“铁柱锁蛟”井,下面还安置了八根铁链,锁住孽龙尾巴,以镇地脉,并作祷祝词和谶语,“铁柱镇洪州,万年永不休!八索钩地脉,泓通江流。天下大乱,此地无忧,天下大旱,此地薄收。地胜人心善,应不出奸谋;纵有奸谋者,终须不到头。”</p> <p class="ql-block">“铁柱仙踪”胜境,就是这口神秘的井所在地,当我们每个人站在井边观赏,都能感受到一种神秘的力量和历史的厚重。</p><p class="ql-block">明代诗人曾棨《铁柱仙踪》:</p><p class="ql-block">治金为柱出神功,</p><p class="ql-block">长锁蛟龙在此中。</p><p class="ql-block">迥压鸿庞诮蜃气,</p><p class="ql-block">直临渤解镇龙宫。</p><p class="ql-block">江波喷浸孤根稳,</p><p class="ql-block">地脉勾连八索雄。</p><p class="ql-block">万古旌阳遗迹在,</p><p class="ql-block">蕊珠楼观势凌空。</p> <p class="ql-block">南昌万寿宫是江西省南昌市的核心道教宫观,始建于东晋永嘉年间(312年),为纪念治水英雄许真君而建,作为“江西福主”。</p><p class="ql-block">万寿宫,曾被称为“铁柱宫”、“景德观”。</p><p class="ql-block">明嘉靖年间定名“妙济万寿宫”,清顺治年间简称为“万寿宫”。</p> <p class="ql-block">万寿宫主体建筑群分布于象湖风景迈内的小岛上,建有真君殿、玉皇殿、谌姆殿等,采用重檐歇山式屋顶和精美的雕梁画栋设计,融合了道教文化和赣派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宫内设有铁柱井等历史遗迹,传说中许真君曾以此镇压孽龙,象征着道教对自然力量的控制。</p> <p class="ql-block">许真君因治理水患功绩被尊为“江西福主”,万寿宫因此成为江西人的精神寄托场所。自明朝起,江西商人以万寿宫为纽带,在全国乃至海外建立会馆形成独特的“江右商帮”文化网络。</p> <p class="ql-block">2014年,南昌市在原址上重建万寿宫,恢复“赣鄱文化第一街”风貌,集非遗展示文化体验与旅游消费于一体。</p><p class="ql-block">作为江西省道教协会所在地,持续推动道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成为展示赣商精神和南昌历史的重要窗口。</p> <p class="ql-block">伴随着历史的变迁,江西人口向湖广云贵川大转移,于是江西人在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万寿宫,被人的称誉为“有江西人居住的地方,就有万寿宫”。</p> <p class="ql-block">蛇来运转,好运连连,万事皆如意!属蛇人的专利。</p> <p class="ql-block">金城门楼</p> <p class="ql-block">萝卜巷口的“遇章记”,一武汉味道的食府店,店门有对联:</p><p class="ql-block">赣味特色名吃食之流连</p><p class="ql-block">楚天经典美味乐而忘返</p><p class="ql-block">武汉“热干面”“武汉豆皮”“莲藕排骨汤”“沔阳三蒸”…招牌特色汉味…</p> <p class="ql-block">万寿宫景区内街巷中的雕塑像。</p> <p class="ql-block">铁柱万寿宫经过考古发掘清理工作后,揭露出来了大量的遗迹。根据发掘出来的残存迹象及考古发掘报告分析,正殿前的甬道由红砂石少量麻石辅成,宪280Cm,甬臣北接焚帛炉基座,向南延伸至二门的侧门。在两侧甬道两侧的石板之下,均有地下排水沟。中间的甬道北接月台南侧台阶,南通二门的正门,铺石已毁损了。</p> <p class="ql-block">江右商帮修建万寿宫会馆。</p><p class="ql-block">明清以,客寓各地的江右商帮在完成了原始积累后,大多会不约而同地做起同一件事情一一建告万寿宫。他们忘不了江西福主一一许真君,建起万寿宫以供奉之。万寿宫就是“江西会馆”,万寿宫成为江右商帮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万寿宫既是旅居外乡的江西人开展亲善友好、祭祀活动的场所,又是商人、官员、文人们议事与暂住的地方。各地众多的壮观雄伟的万寿宫建筑,体现了江右商帮曾经的辉煌,也成为江右商帮实力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江右商帮的历史贡献。</p><p class="ql-block">江右商帮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活跃和丰富了商业市场,有力推动了经济发展;开辟和拓展了陆地和海上商业通道,促进了商品在国内外的流通;成就了一批商业重镇;培育了一批区域性专业市场;开发和促进了祖国大西南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p> <p class="ql-block">盐商巨贾/萧云浦:江西泰和人,出生于咸丰四年(1854年),卒于1910年。在杨州,谈及清末民初盐商之富有,有“萧家的盐,周家的钱”之称。萧云浦又被称为“萧百万”,据《扬州金融志》记载,萧云浦,周扶九合创“裕丰隆”钱庄,萧云浦为扬州盐帮中之巨商。在长江中下游的汉口、安庆、南京、上海等主要商埠的钱庄,萧家都有投资。</p><p class="ql-block">金融巨子陈筱梅:江西靖安人,生于咸丰十一年,卒于1921年,是著名的江州义门陈第37世裔孙。24岁中举人,放官湖北,晋二品顶戴,后回籍任南浔铁路总董。后弃政从商,经营钱庄、盐业和当铺,拥有南昌洗马池和最著名的“乾大信”“德大信”钱庄。</p><p class="ql-block">周扶九~盐商区擘,从盐业起步,进而又从事金融、房地产、纺织芕近代实业,在上海、武汉、南京、长沙、徐州、扬州、湘潭、南通…开设钱庄丶盐号、商店、工厂、公司等足有数十家之多,在南浔铁铁、汉口及济南水电公司都投有股份。</p><p class="ql-block">教育大家~贾大埙,江西石城人。光绪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后援编修。1903年前办江西高等学堂。1907羊协玩南浔铁路建设。1910年创办江西章江法政专门学校,民国期积极为新政服务,力重办学。</p><p class="ql-block">金融巨子~黄文植:1921年在汉口创设通益精盐公司,1937年,第三次当选汉口总面积商会主席,在抗日战争中,他曾募公债1000多万元,为抗日做出贡献!</p><p class="ql-block">还有金融巨子~汤子敬、盐商大鳄~李宜民、茶叶大亨~左成宪、药商名号“雷允上”~雷大升、瓷商名人~余旺青、布商区擘朱仙舫和以诚经商的朱文炽……</p> <p class="ql-block">江右商帮精神,江右商帮和万寿宫文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孕育了江右商帮精神:不畏艰苦,勤勉务实;诚实守信,遵守规矩;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宽容和气;以义统制,义利结合;乐善好施,回报社会。</p> <p class="ql-block">许逊(239~374年)字敬之,别名许真君、许旌阳、许仙/豫章郡南昌县。东晋道士,净明道派尊奉的祖师。</p><p class="ql-block">许逊两边站立的是胡云和詹天弼。大殿两侧的塑像是许逊的十二大弟子,即十二真人。</p> <p class="ql-block">这是古万寿宫遗址层,现今的底层比它高出了1m左右。</p> <p class="ql-block">三神殿内的三星:</p><p class="ql-block">寿星:又称“南极老人星”,是长寿之神;</p><p class="ql-block">禄星:又称“文昌星”,他是读书人的保护神,掌管人间功名利禄。</p><p class="ql-block">福星:又称“福神”,在道教中称“紫微大帝”,他掌管人间福气的分配。</p> <p class="ql-block">谌姆殿</p> <p class="ql-block">老城区里的万寿宫,藏着南昌最地道的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南昌万寿宫,老城烟火里的时光印记,每一步都是故事。</p> <p class="ql-block">穿梭在万寿宫的巷弄,仿佛听见了历的低语和喧嚣。</p><p class="ql-block">万寿宫中寻古韵,红墙飞檐话沧桑,南昌记忆活生生,一砖一瓦诉衷肠,万寿宫里藏风华。</p> <p class="ql-block">“铁柱镇洪州,万年永不收。</p><p class="ql-block">“恐老蛟重作患深,</p><p class="ql-block"> 独埋铁柱至如今。</p><p class="ql-block">“西山迢递隐仙宫,</p><p class="ql-block"> 谁信人间有路通?</p><p class="ql-block"> 忽睹楼台苍霭外,</p><p class="ql-block"> 似闻鸡犬白云中。</p><p class="ql-block">一一明·朱多《玉隆万寿宫》</p><p class="ql-block">南昌万寿宫,是江西省南昌市的核心道教宫观,为纪念治水英雄许逊而建,作为“江西福主”,万寿宫不仅是道教文化的载体,也是赣商文化的象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