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年的端午节,我在北方的老家与亲人们相聚,五个日日夜夜,时间很短,亲情很浓,浓得化不开。门板上的艾叶依旧飘香一年又一年,生活烟火中的悲切与欢喜一场又一场。</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下火车,我就直奔姐夫家。外甥候在大门口。我问他,我要买点什么合适,他爹喜欢吃的。来一盒粽子?不合适的。他咧嘴一笑,表情苦涩,缓缓地说,随便吧,他能吃什么呢。我已感到他的无奈和他爹的困境。</p><p class="ql-block"> 外甥女专门从新疆来伺候,她说,很忙,没有功夫做油饼子卷糕,朋友送来礼盒粽子,也没有打开,没人吃。姐夫端坐在沙发上,神情呆滞,和往常那样欢畅地聊天已经不可能了。还行,他能认出我来,也还能听清楚我的话。我历数他一生的功德,他时不时动动身子,有往前梗的样子,不屈和奋争的精神依然。</p><p class="ql-block"> 哇,端午日屈原附魂了,他或许没有宏大的家国情怀,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精神消减不了。好吧,由着他拼吧!一个多月前,我和他视频,他说爬上八楼也还轻松,一辈子没啥疾病,就是个头疼脑热,现在突然病倒了,消受不了节日的美味佳肴。我感到悲切,又很无奈。</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到哥哥家。我一进门,他怀里的小孙子就要我抱。胸前掉着一大一小两个荷包,脚踝上系着五彩细绳,小孙子憨态可掬。嫂子说,到底是马家的人,他闻着自家人的味道了。</p><p class="ql-block"> 门上挂着艾条、菖蒲,阳台上有个大绣球吊着,上面绣着各种图案,还有各种造型,还有小绣球、长穗子,色彩纷呈,浓浓的节日氛围。</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嫂子要准备午餐,问我想吃什么,我说,别的什么也不要了,就吃油饼子卷糕吧。</p><p class="ql-block"> 大西北不产粽叶、糯米,我们不喜欢吃粽子。但是,端午节,承载着精神信仰、生命智慧,成为民族集体记忆的文化符号。屈原的文采,屈原的家国情怀以及他的不屈精神我们一样地崇敬。</p><p class="ql-block"> 我们做油饼子卷糕“投江喂鱼”,仪式感还是要有的。即就是在想当年物资匮乏、交通不便的情况下,父辈们要想办法到宁夏中卫弄一碗糯米、枣儿、葡萄干,扎扎实实过端午。炸油饼是要有技巧的,比包粽叶复杂。尽管嫂子的油饼没有奶奶、妈妈炸得好,我还坚持就吃油饼子卷糕。</p><p class="ql-block"> 年轻人不吃,说全是碳水不健康。好吧。他们不知道的是岁月在我们老一代人心中的沉淀,日常烟火在亲情中留下的印记。两个卷糕,一碗油茶,几碟青菜,满足的不仅仅是味蕾,家乡的氛围、妈妈的味道,心里舒坦呐。</p><p class="ql-block"> 为了姐夫,为了我,哥哥刚刚从新疆小儿子那里赶过来。五年多没见过了,互相看到气色红润,精神饱满,腿脚灵便,得知三高控制得都很好,便会心一笑,就开始拉家常。</p><p class="ql-block"> 我们聊到77岁的姐夫,感叹天命难违,总结他的一生,认为他活得很幸福了。他敦厚淳朴,大智若愚,吃苦精神好,能脱离大漠边上小村庄里的苦焦,享受省城的繁华,虽一路艰辛,结局不错,跟着儿子享福了;地窝堡换成楼房,儿子是省上的正高级工程师,孙子们研究生、本科生,一个比一个厉害,他享受着别人羡慕的精神荣光,也享受着随心所欲的物质丰盈。天命不可违抗,他此生无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每到晚间,我就到妻弟家。弟媳准备了几个下酒菜,要我们两喝几杯。多年不喝酒的我,也是放开了端几蛊。酒酣耳热的时候,才能聊得畅快,天上地下,海阔天空。</p><p class="ql-block"> 北方没有划龙舟的水面,黄土高坡上少有节日的场景。听老人们说,五月端午穿出来,八月十五端出来。八月十五还可以,五谷丰登,“端出来”还在继续。这个端午的“穿出来”基本就要消失了,荷包、穗子没了,五彩绳也不那么亮眼。文化的认同与归属,没有一定形式的活动来承载……</p><p class="ql-block"> 呵呵,我们心里的端午还是轰轰烈烈的。几杯下肚,酒兴渐浓,我们的思绪在跳跃,于是就有了个“天问”:跳河入江的人不少,为啥屈原就成了偶像?</p><p class="ql-block"> 屈原不仅仅有家国情怀,还有他的诗歌,《离骚》,《天问》,人们传颂了几千年,其意境,其韵味,依然让人赞赏不已。</p><p class="ql-block"> 是啊,如果中国文化,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没有屈原的文学作品,将会成何面貌,难说!啊,伟大两个字都不足以表达我们对他的敬仰。来 我们干一杯。干!</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们继续聊,关在屋里,一个小天地,话题杂乱,兴致所致,臭味相投就好,莫管它对错好歹。妻弟说前面我提到的我姐夫脖子往前一梗,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p><p class="ql-block"> 是啊,我们几家都是从偏远贫困的村庄来到省城,一路只有屈原不屈的精神陪伴,他的诗歌滋润着我们困乏枯焦的身心,没有人提携,也没有撞大运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不喝酒的弟媳举起酒杯,说多年没有和我这样欢畅地聊过了。来,干一杯!“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就是她的内心观照。她还有点焦虑,上周还去看了南京大学上学的儿子,时刻为儿子的前途发展而动而静。</p><p class="ql-block"> 妻弟和他的儿子,我一路见证了他们上学读书的全过程。妻弟他们两口子都是九十年代小中专竞争最激烈的时候出来的,本来妥妥地是985大学的料。中专学历带来了很多不便,成了他们奋发向上的借口,从寂寥的小站一步步走到现在站段的中层,虽然辛苦却自甘甜。</p><p class="ql-block"> 已经实现了三代人一代胜过一代的宏愿,孩子们成为家国栋梁之才。我们就这样互相欣赏、互相鼓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突然有所了悟,没有这节日,没有节日的文化内涵滋养灵魂,我们就剩装饭的皮囊了。明天吃什么,粽子还是油饼卷糕,都无关宏旨。地无分南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是一脉相承的。</p><p class="ql-block"> 夜珊阑,酒兴正酣。哦,这端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