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初夏贵州经典景区休闲游第十天,2025年5月23日;今天早上从贵阳北站出发,乘高铁前往贵州息烽。</p> <p class="ql-block">40多分钟后,我们到达贵州息烽火车站,出站后在息烽火车站广场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早上九点许,我们乘车来到贵州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简介</p><p class="ql-block">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位于贵州省省会城市贵阳和历史名城遵义之间,含息烽集中营旧址和纪念展馆两个部分。先后被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在深化革命传统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遣德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已成为党员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的有效阵地。行镇",军统内部称为"大学"。1938年设立到1946年撤销,先后关押过杨虎城、罗世文、车耀先、张露萍、许晓轩、黄显声、马寅初等共产党人、爱国惠烽集中营旧址的前身,是抗战期间,国民党军统局在惠缘设立的一座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管理最严的秘密监狱,对外挂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息烽将领和爱国民主人士1200多人,其中600多人被秘密杀害和折磨致死,400多人下落不明。息烽集中营设立八年期间,所有被关押人员在"中共狱中秘密支部"的领导下,坚定信念,坚守初心。用坚强意志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没有一个变节者。息烽集中营不仅是国民党反动当局设置的人间地狱,更是铮铮铁骨的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们坚持真理、追求理想、奋起反抗的特殊战场。</p> <p class="ql-block">1988年1月13日,息烽集中营旧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单位,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息烽集中营旧址的全国重点保护单位纪念碑前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这是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全景导览图,纪念馆主要由《烽火不息》展览馆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息烽行辕》即息烽集中营旧址两大部分组成。</p> <p class="ql-block">这是纪念馆大门内广场中央耸立的“忠魂曲”大型雕塑。群雕展现出先烈身披锁链、目光坚定的形象,突出其面对酷刑和压迫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群雕以监狱高墙为造型,隐喻此处曾是国民党军统残害革命志士的“人间地狱”,形成历史与现实的强烈对比。群雕周围种植翠柏青松,象征英烈精神如松柏长青,永垂不朽。</p> <p class="ql-block">我们首先参观游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息烽行辕》即息烽集中营旧址,这是在集中营的大门前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息烽集中营占地53333多平方米(80余亩),一边是湖泊、礼堂、篮球场等是当时特务们的休闲活动场所,另一边是监牢。监牢以“斋”命名,有“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特”共9个“斋”、52间牢房。</p> <p class="ql-block">进入集中营旧址大门,第一个参观的是这座被称为“特斋”的独立平房建筑物,据介绍这个距离集中营大门最近的房屋为集中营警卫人员的值勤场所。</p> <p class="ql-block">接着参观集中营的“中山堂”,这是一座三开间二层挑檐歇山顶木结构阁楼建筑,这里是当年看守监房的军统人员开会议事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中山堂中厅堂屋的大门,门楣上悬有“中山堂”题字的牌匾(复制品原件存在室内)。</p> <p class="ql-block">中山堂中厅堂屋内是一间正规的会议室,中堂墙上悬挂着孙中先生的画像以及两侧的青天白日旗帜。</p> <p class="ql-block">中山堂的右侧室陈列着几件珍贵文物,这是室内陈列的当年建造中山堂时的记事铭文石碑,是一九八九年在附近出土发的文物。</p> <p class="ql-block">这是右侧室内陈列的当年中山堂大门上的原装牌匾,也是在一九八九年出土发的文物。</p> <p class="ql-block">中山堂左侧室是休息会客室,是当年军统人员小型会议议事休息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参观位于特斋后面的“义斋”监室,这是一处建有围墙门口有岗楼的独立小院。</p> <p class="ql-block">义斋</p><p class="ql-block">义斋是集中营用于关押"女犯"的地方。巾帼英雄张露萍、小萝卜头宋振中、监狱之花孙达孟等曾被关押于此。</p> <p class="ql-block">我们进入义斋院内参观,这是在现场拍摄的义斋小院的全景照片,两排平房L型排列,共有六个房间。</p> <p class="ql-block">右起第一间是监房管理人员工作室。</p> <p class="ql-block">右起第二间室是被关押人员上训导课的教室。</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现场拍摄的义斋训导教室内的场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是义斋的第二监室,是女烈士张惠萍的囚禁处。</p> <p class="ql-block">第二监房关押人员名单(部分)</p><p class="ql-block">其中最著名的张露萍,四川摩庆县人、原名余慧 余硕脚 1935年至1937年在重庆读书,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投身被日活动1938年2月在车耀先安排下赴延安,在陕北公学和抗大学习编业后在延安文联工作 1939年10月登中央组织部和社会部派道回四川搞统战工作到重庆后南方局军事组负责人叶剑英改派她去领导在军统电讯总台发展的几个秘密党员、战斗在敌人心脏:1940年3月不幸暴露被捕,1941年春转入息烽集中营关押1945年7月14日在息烽快活岭英勇就义 年仅24岁。</p> <p class="ql-block">这是义斋的第三监室,是小萝卜头及家人的囚禁处。</p> <p class="ql-block">义斋第三监室关押人员名单(部分)</p><p class="ql-block">其中宋振中为宋蜂云烈士之子,1940年3月16日出生在西安:1941年11月睡父母入狱,整个童年在狱中渡过,在息蜂集中营内被略友们称为"小萝卜头"因年纪小,不易引起特务们注意、常为秘密支部传通消息、成为狱中秘密支部的交通员 1949年9月6日辅特务杀害,年仅9岁,是共和国最年轻的烈士。</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现场拍摄的义斋第三监室小罗卜头站自由在窗口,将小红旗伸出窗外,表达小英雄渴望自由企盼解放的场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离开义斋女监小院,向南步行约200米,便是集中营中唯一利用天然岩洞改造的监房-猫洞,这是猫洞监房的院门。</p> <p class="ql-block">这是耸立在猫洞监室地面院中的大型群雕-抗争,群雕展现的是几只被迫害刑讯的巨手竭尽全力反击抗争的可歌可泣场景。</p> <p class="ql-block">猫洞简介</p><p class="ql-block">天然岩溶洞,系军统对革命志士残酷刑讯、秘密杀害之处,又是关重禁闭之处,洞中施用的毒刑达12种之多,杀害的人就地撞埋、在洞中严刑通供,受刑者即使发出撕心裂肺的叫声,洞外一点听不见,凡有"违反监睛者,就被投入阴森、黑暗、潮湿的洞底关押,1946年息烽集中营撤销,军统特务从外地运来粘性极强的泥土将洞填塞,在解放后的一次发掘中,挖出一堆白骨,有的骨架上还套着脚镣或手铐,一九九七年人民政府组织修复工作,又进一步挖捆出了石梯十多级。</p> <p class="ql-block">猫洞监房是天然岩洞改造而成的,位于院中的地下约7一8米的山岩之下,这是进入猫洞人工开凿的石阶梯道。</p> <p class="ql-block">这是现场拍摄的猫洞监房全景照片,一座50多米长天然的岩落洞被几十根粗壮的钢棍完全闭,成为囚禁刑讯被关押革命志士的犯罪场所。</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现场拍摄的猫洞监房局部残酷场景照片之-猫调审讯处。</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现场拍摄的猫洞监房局部残酷场景照片之-猫洞行刑处。</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现场拍摄的猫洞监房局部残酷场景照片之-猫洞行刑工具。</p> <p class="ql-block"><b>集中营刑讯手段</b></p><p class="ql-block"><b>名称 手段</b></p><p class="ql-block">快活椅 <span style="font-size:18px;">电椅</span></p><p class="ql-block">半边吊 <span style="font-size:18px;">悬吊一手一脚</span></p><p class="ql-block">坐飞机 <span style="font-size:18px;">两手反绑悬吊</span></p><p class="ql-block">打 针 <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十个指尖钉人钢针或竹签</span></p><p class="ql-block">老虎凳 <span style="font-size:18px;">将人捆在长凳上,在脚下垫砖</span></p><p class="ql-block">吃汽水 <span style="font-size:18px;">用辣椒粉兑水或酒,从鼻子灌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车轮战 轮番审讯,使被审讯者极度疲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绣花针 用特制的钢针,扎入心脏部位通电施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喷鼻香 用香一束,点燃后装人竹简内专熏鼻孔</span></p><p class="ql-block">点天灯 <span style="font-size:18px;">把浸上油的棉花绑在十个指头尖上点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燃烧两手大拇指用细麻绳。在一根劈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的木棒上,中间夹楔撑开</span></p><p class="ql-block">猴子搬桩 <span style="font-size:18px;">用钉满铁钉的木棒来回抽打至皮开肉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血肉模糊,再用麻布一层层裹上,十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半月新肉长出后,再将麻布连皮带肉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起撕下来</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猫洞监房参观结束,站在猫洞监房前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参观位于集中营东南隅的<b>“忠斋”</b>监房区,这是一座规模比较大的监区,院内有三间二层木结构阁楼。</p> <p class="ql-block">这是忠斋监区的大门,因为关押有重要政治犯,所以门口设有双门卫岗亭。</p> <p class="ql-block">忠斋简介</p><p class="ql-block">中共狱中秘密支部的诞生地。中共党员罗世文、车耀先、许晓轩、文策、宋绮云、韩子栋、周科征及党外人士刘丕光等曾被关押在此。</p> <p class="ql-block">这是现场拍摄的忠斋大院内的场景照片,忠斋正中的阁楼原是监房管理室,现被何僻为为展示部囚禁革命志士在狱中从事革命行动事迹的展览室。</p> <p class="ql-block">在忠斋展览室展示的在忠斋监房关押人员名单(部分) </p><p class="ql-block">1、罗世文:四川威远人,1904年生,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7月转为中共党员,受组织派遣去苏联学习1927年回国后先后任中共川康特委书记、四川省委书记等职。1940年3月在成都被捕,不久转押息烽集中营。在息烽集中营,以他为首秘密组建了"狱中支部",任书记,领导了集中营党员和难友的对敌斗争,1946年8月18日被敌人杀害。</p><p class="ql-block">2、车耀先:四川大邑县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川康特委军委委员。长期在成都以开"努力餐"餐馆作掩护从事党的地下斗争。1940年3月被捕,不久即转押息烽集中营,是"狱中秘密支部"支委。在狱中利用当图书管理员身份为支部提供各种消息,同时,写下万余言《自传》和四万余言《四川军事史》。1946年被杀害</p><p class="ql-block">3、许晓轩:江苏江都人,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川东特委青委宣传部长,重庆新市区区委委员。1940年4月被叛徒出卖被捕,关入息烽集中营。1949年11月27日在重庆被杀害。</p> <p class="ql-block">在忠斋展览室展示的中共狱中秘密支部图文资料:</p><p class="ql-block">"中共狱中秘密支部"是以罗世文、车耀先为首的被关押在息烽集中营内的中共党员在和党失去联系,身陷绝境的特殊情况下,在集中营内这种特殊的环境里成立的党的基层组织。集中营内关押的人中,中共党员占多数。</p><p class="ql-block">1940 年底,原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罗世文、军事委员车耀先不幸被捕后送押到息烽集中营。他们都是有多年地下斗争经验的我党高级干部。经过一段时间的秘密观察了解,他们认为应该成立一个党的组织来领导狱中党员和团结难友,开展对敌斗争。他们借周养浩搞"狱政革新"、放"修养人"出牢房参加劳动的有利条件,经过一段时间的暗中联络,于1941年成立了以罗世文为支书,车耀先、韩子栋为支委的"秘密支部"。支部成立后,立即制定了适合于特殊环境里开展斗争的行动纲领,多次以"合法斗争"形式抵御和挫败了集中营当局的"政治攻心"阴谋,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在押者们的利益。在以后的五年中,"秘密支部"一直是集中营内领导党员,团结难友共同对敌斗争的坚强堡垒。</p> <p class="ql-block">在忠斋展览室展示的中共狱中秘密支部组织表</p><p class="ql-block"> 支书罗世文</p><p class="ql-block">支委 车耀先 支委 韩子栋</p> <p class="ql-block">参观位于集中营最南端的<b>“孝斋”</b>监区,这是在现场拍摄的孝斋监区的全景照片,看外观与忠斋的规模相当。</p> <p class="ql-block">孝斋简介</p><p class="ql-block">孝斋设监房10间,曾关押200多人。正房曾是集中营先后设立的印刷厂、卷烟厂、缝纫厂生产车间,张露萍等曾在此劳动4年多。</p> <p class="ql-block">这是现场拍摄的孝斋大院内的场景照片,布局和规模与忠斋监区基本没有区别。</p> <p class="ql-block">这足孝斋的正房,原是印刷厂、卷烟厂、缝纫厂等生产车间,现被恢复原状供游客参观造访。</p> <p class="ql-block">这是孝斋监区正房的缝纫工作间。</p> <p class="ql-block">这是孝斋监区正房的食品加工间。</p> <p class="ql-block">这是孝斋监区东厢房的酿酒生产车间。</p> <p class="ql-block">这是孝斋监区西厢房的酒品贮藏间。</p> <p class="ql-block">参观位于集中营西南隅的“<b>和斋</b>” 监区,这是和斋监区小院门口的岗楼。</p> <p class="ql-block">和斋院内只有一栋三开间的二层木结构阁楼,这里是独立关押囚禁重要大人物的监房。</p> <p class="ql-block">和斋简介</p><p class="ql-block">1938年10月,杨虎城将军一家被押到息烽时即囚于此,1939年春转押到离此14公里的玄天洞。1943年和斋改作集中营印刷厂铅印部。许晓轩烈士曾在此当刻字工。</p> <p class="ql-block">这是和斋阁楼的主室厅堂,是当年被囚禁在这里的杨虎城将军一家起居室,现室内基本空听无物,只有墙上挂有图片资料。</p> <p class="ql-block">.这是和斋主室堂屋墙上悬挂的关押人员名单(部分)图片</p><p class="ql-block"><b>杨虎城、谢葆贞和杨拯中</b></p><p class="ql-block">西安事变后,杨虎城将军解除兵权,迫令出国考察。"七●七"事变后,杨虎城抗命归国,欲投身抗战,不幸在南昌被囚禁,先关押在南昌,益阳等处。1938年,杨虎城一家被南迁转押息烽集中营,1939年春戴笠视察息烽集中营时认为此处距川黔公路太近,不安全,遂另行选址在距此14公里的玄天洞关押,长达八年。</p> <p class="ql-block">这是和斋阁楼的南偏房,杨虎城将军囚禁在之处时的书房。</p> <p class="ql-block">这是和斋阁楼的找偏房,杨虎城将军囚禁在之处时的卧室。</p> <p class="ql-block">和斋监区的门外有一处著名遗迹就是这棵其貌不扬的榕树,此树上有革命先烈许晓轩亲手刻字的遗迹。</p> <p class="ql-block">许晓轩烈士刻字简介</p><p class="ql-block">1943年、周养潜强迫政治犯许晓轩在两棵树上分别刻"先忧后乐,忠党爱国"八字,许晓轩刻完“”先忧后乐"后,故意划伤手指,拒绝刻“忠党爱国”四字,故树上留下此珍贵遗迹,至今仍依稀可见。</p> <p class="ql-block">参观位于和斋监区东侧的“<b>仁 爱 信 平斋”</b>大院,这是集中营里最大的监区,这是大院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这是“仁 爱 信 平斋”监区大院院内的岗楼。</p> <p class="ql-block">这是“仁 爱 信 平斋”监区大院院内关押重犯的木笼。</p> <p class="ql-block">木笼简介</p><p class="ql-block">集中营前主任何子桢主监期间,残酷迫害革命志士,凡重犯放风时,皆从牢房赶进木笼。经狱中支部团结党内外同志强烈谴责和抵制,周养浩继任后,被迫同意取消了木笼。</p> <p class="ql-block">这是“仁 爱 信 平斋”监区大院内的“爱斋”监室的外观。</p> <p class="ql-block">这是“仁 爱 信 平斋”监区大院内的“爱斋”监室的室内。</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爱斋”监室内展示的普关押在这里人员的名单(部分)图片</p> <p class="ql-block">这是“仁 爱 信 平斋”监区大院内的“仁斋”监室的外观。</p> <p class="ql-block">这是“仁 爱 信 平斋”监区大院内的“仁斋”监室的室内。</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仁斋”监室内展示的普关押在这里人员的名单(部分)图片</p> <p class="ql-block">这是“仁 爱 信 平斋”监区大院内的“信斋”监室的外观。</p> <p class="ql-block">这是“仁 爱 信 平斋”监区大院内的“信斋”监室的室内。</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信斋”监室内展示的普关押在这里人员的名单(部分)图片</p> <p class="ql-block">这是“仁 爱 信 平斋”监区大院内的“平斋”监室的外观。</p> <p class="ql-block">这是“仁 爱 信 平斋”监区大院内的“平斋”监室的室内。</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平斋”监室内展示的普关押在这里人员的名单(部分)图片</p> <p class="ql-block">这是“仁 爱 信 平斋”监区大院南端关押重犯被称为感化室阁楼的外观,这是一栋相对独立的二层阁楼,一层深入地下的有1米多,是关押惩罚重犯的所谓感化室。</p> <p class="ql-block">半地下的感化室有两间,这间感化室为1号室,曾经长期关押着韩子栋同志。</p> <p class="ql-block">韩子栋,(《红岩》中疯老头原型)山东省阳谷县人。1932年参加革命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34年被叛徒出卖被捕,关押息烽集中营八年,在狱中与罗世文、车耀先等建立了中共地下临时支部,并担任支部委员。在狱中支部的领导下,他同难友一道,与监狱当局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斗争。1947年8月18日,他从白公馆冒死越狱,11月进入冀鲁豫解放区,经中央组织部审查,恢复了他的党籍。建国后,历任北京机器厂副厂长、一机部二局副局长、国家技术委员会办公厅副主任等职。1958年调到贵州工作,先后任贵阳市委副书记、贵州省政协常委、副秘书长等职。1985年离休,1992年病逝。</p> <p class="ql-block">这间感化室为2号室,曾经长期关押着爱国民主人士马寅初先生。</p> <p class="ql-block">这是笔者弯腰钻进阴暗潮湿低倭的感化室,费牛劲拍下的半地下感化房内的场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是“仁 爱 信 平斋”监区大院内的主室,是监区的管理室和囚禁人员放风期间活动室。</p> <p class="ql-block">这是“仁 爱 信 平斋”监区大院内的主室北偏屋,以前是军统特务人员管理室。</p> <p class="ql-block">这是“仁 爱 信 平斋”监区大院内的主室北大厅,是所谓感化囚禁人员的阅读室。</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现拍摄的“仁 爱 信 平斋”监区大院阅读室的室内场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是阅读室墙上张贴的图文资料-车耀先烈士事迹: 1941年,周养浩推行"狱政革新",为了达到其政治攻心"目的,设立了"阅览室",把犯人人狱时收缴的图书3000余册作为藏书借阅。车耀先受"狱中密支部"安排,主动要求在此当管理员。把这里办成了狱中党员秘密碰头和传递消息的地方和"支部"的秘密联络点。</p> <p class="ql-block">这是阅读室墙上张贴的图文资料-车耀先烈士《自传》手迹: 1941年。中共狱中秘密支部抓住集中营当局搞所谓"狱政革新"的时机,为"修养人"争取阅读书报的权利。经由黄显声将军出面交涉,当局同意设立图书室(取名阅览室),把从"修养人"入狱时收的书籍交图书室作藏书借阅。车耀先主动提出去当图书管理员。他把一些有进步内容的书重新封面,写上其他书名借给"修养人"。在管理图书室几年中,车耀先利用方便条件,撰写了四万余字的《四川军事史》和万余言的《自传》。因在这特殊环境中写成,故只字未提他参加共产党及从事党的活动方面内容,只讲了他从童年起坎坷的人生道车耀先牺牲后,《自传》由其女车崇英收藏</p> <p class="ql-block">这是阅读室墙上张贴的图文资料-宋振中(小萝卜头): 小萝卜头(宋振中)短暂的一生几乎全在息烽集中营铁窗中渡过。 由于他年纪幼小,可以在集中营各处走动,车耀先常让他把夹层内有纸条的线装书送给各"斋"的叔叔阿姨。他每次都顺利地送到了。他当然不知,小小年纪的他已成为中共秘密支部的小小交通员。</p> <p class="ql-block">我们步行来到集中营的明心湖畔,根据标识牌指示,向东前往军统办公区。</p> <p class="ql-block">参观位于集中营中心位置的军统办公区,这是设有双岗亭的办公区大门。</p> <p class="ql-block">这是军统办公区的主室堂屋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这是军统办公区的主室内堂的堂屋,以前此房间是集中营军统管理当局召的会议室,目前的装饰完全按照之前的原貌布置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军统办公区的主室内的北偏房,以前是军统管理当局的休息室。</p> <p class="ql-block">这是军统办公区的主室内的南偏房,以前是军统管理当局的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这座独立建筑是军统办公区的警卫室。</p> <p class="ql-block">在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的参观结束。通过次参观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和平稳定的生活,也更加缅怀那些为祖国献出生命的英烈们,总之今天的息烽红色旅游之行收获是非常大的。</p> <p class="ql-block">在息烽站乘高铁前往遵义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