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离开头大佛,我们又乘车前往“札幌艺术之森”。</p> <p class="ql-block">这件作品可谓奥妙无穷!</p> <p class="ql-block">先认识一下它的作者。作品的主题是“光之舞”,作者是:五十岚威畅</p> <p class="ql-block">看它那么多可爱的镂空吸引我拍了多少照片啊?</p> <p class="ql-block">下面就是我所拍摄的“光之舞”:</p> <p class="ql-block">今日美术馆闭馆,未能入内。</p> <p class="ql-block">参观了工艺馆。</p> <p class="ql-block">这是“指琴”的介绍。</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微信翻译</p> <p class="ql-block">艺术公园里散在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我们还参观了日本作家有岛武郎的旧宅。</p> <p class="ql-block">JR真驹内站</p> <p class="ql-block">站前的钟柱与花坛</p> <p class="ql-block">在札幌站附近大楼的回转寿司名店“根室花まる”吃寿司当午餐。</p> <p class="ql-block">寿司每碟两个。盛放寿司的碟子不同的颜色就代表着寿司的不同的价格。结账时工作人员用一个仪器对着食客吃完的碟子两面一扫,账单就出来了。寿司好吃!价格公道!点赞👍</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第三站:钟楼(札幌时计台)</p><p class="ql-block">札幌时计台是北海道札幌市的标志性历史建筑之一,也是日本现存最古老的钟楼之一,被列为**国家重要文化财产。它见证了札幌从开拓时代到现代都市的发展历程,是游客必访的经典景点。</p><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1878年(明治11年),作为札幌农学校(现北海道大学前身)的演武场(体育馆)而建。 </p><p class="ql-block">1881年增设了美国制造的机械钟,用于报时和学校上下课信号。 </p><p class="ql-block">在札幌城市化进程中,时计台是为数不多保留至今的明治初期西式建筑,象征北海道开拓精神。</p><p class="ql-block">白色外墙、蓝色屋顶,典型的美式新哥特风格,反映了明治维新时期“文明开化”的西化风潮。 </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微信翻译</p> <p class="ql-block">关于可以上下移动的窗的说明</p> <p class="ql-block">问了这里的志愿者。他说:这个窗户虽然可以上下移动,但因为年代久远,怕移动后引起损坏,现在已经不去移动它了!</p> <p class="ql-block">“钟楼的钟”与它的词曲作者高阶哲夫</p><p class="ql-block">札幌市与市里的钟楼正是由于这首歌曲而被全日本的人民所熟知。</p> <p class="ql-block">出现在文学作品与歌曲里的钟楼</p> <p class="ql-block">克拉克博士与札幌钟楼关系密切。1876年,美国动植物学家、教育家威廉·史密斯·克拉克博士受日本政府邀请,担任札幌农学校(北海道大学前身)副校长。札幌钟楼是当时札幌农学校的演武场,它基于克拉克博士的构想而建造,后被指定为日本国的重要文化财产。</p><p class="ql-block">克拉克博士虽在札幌农学校仅教学八个月,但影响深远。他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方式奠定了学校发展基础,其名言“boys, be ambitious(少年よ、大志を抱け)”成为北海道大学的经典名言。札幌钟楼一楼介绍大钟构造及札幌农学校历史,二楼保留着克拉克博士的雕像,以供人们缅怀纪念,也欢迎大家与他合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钟楼周边的花花草草</p> <p class="ql-block">钟楼外的马路边停着一辆形状独特的小机动车。</p> <p class="ql-block">今天游览一天,感觉收获还是挺大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