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一日游

cfh(陈凤华)

<p class="ql-block">淮南市,古称州来、寿春、下蔡,地处安徽中北部,长江三角洲腹地,淮河之滨,是一座融合历史底蕴与现代气息的城市。这里东邻滁州,南接合肥、六安,西连阜阳,北接亳州、蚌埠,总面积达5650平方千米,是皖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p> <p class="ql-block">近日,随着电视剧《六姊妹》的热播,淮南市九龙岗镇民国小镇迅速“出圈”,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热门景点。6月26日,我也随潮流踏访此地,感受那段被时光封存的工业岁月。</p> <p class="ql-block">一、九龙岗民国小镇:时光倒流的工业记忆</p> <p class="ql-block">这座民国小镇始建于1930年,彼时国民政府开始在此开采煤矿,留下了珍贵的历史印记。如今,这里仍保存着淮南矿业所办公楼、九龙岗铁路俱乐部以及“天地玄黄宇宙”建筑群等工业遗产。日式、苏式与民国风格交融的建筑群,被誉为“淮南工业活化石”,仿佛将人带回那个蒸汽轰鸣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走进何家老宅,斑驳的砖墙诉说着家族的兴衰往事。屋内陈设古朴,光影交错间,仿佛能听见旧日的低语,让人不禁沉醉于岁月的回响。</p> <p class="ql-block"> 汤家老宅</p> <p class="ql-block">何家新宅则展现出时代变迁下的建筑风貌。虽保留了传统格局,却也融入了现代元素,新旧交融,恰如这座城市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从容切换。</p> <p class="ql-block">二、寿县古城:楚风汉韵,千年传承</p> <p class="ql-block">上午十时左右,驱车寿县古城。这座古称寿春、寿阳、寿州的千年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现存古城为宋代重建,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城墙与建筑风貌,楚文化与汉代遗韵在此交织,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步入古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保存最完好的宾阳门。城门巍峨,砖石斑驳,仿佛在诉说着千百年来战火与和平的更替。站在城门前,仿佛能听见古时战马嘶鸣、商贾往来之声。</p> <p class="ql-block">寿县古城历史悠久,春秋时期属楚,曾多次作为都城。尤其在楚考烈王迁都至此之后,寿春成为楚文化的重要中心。关于“寿春”一名的由来,众说纷纭:一说寄寓国祚绵长,一说纪念楚相黄歇,亦有说法源于当地盛产椿树。无论哪种说法,皆彰显其深厚的历史底蕴。</p> <p class="ql-block">古城平面呈方形,面积约3.65平方公里,城墙周长7147米,高8.33米。现存东、西、南、北四门,分别名为宾阳、通淝、定湖、靖淮,每座城门皆有其独特的历史故事与文化内涵,构成古城的骨架与灵魂。</p> <p class="ql-block">穿行于古城之中,春申坊是最具代表性的街区之一。坊名源自楚相黄歇,街巷两旁店铺林立,古色古香,仿佛时光在此凝固。游人漫步其间,既能感受市井烟火,又能领略古风遗韵。</p> <p class="ql-block">报恩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公元627年),寺内两株千年银杏树依旧枝繁叶茂,秋日金叶纷飞,更添几分禅意。寺中香火袅袅,环境幽静,是古城中一处心灵栖息之地。</p> <p class="ql-block">三步两桥遗址是古城中一处别具特色的古迹。昔日水网密布,桥桥相连,如今虽已不复旧貌,但遗址仍能让人遥想当年“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风情。</p> <p class="ql-block">孔庙始建于唐代,现存建筑为明清风格,是安徽省现存规模最大的孔庙之一。棂星门、大成殿等建筑保存完好,庄严肃穆,是古城中传承儒家文化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 古寿州州署遗址</p> <p class="ql-block">寿春镇总兵署则展现了古城军事防御的一面。作为古代驻军重地,总兵署见证了多次战事与和平更替,是古城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靖淮门是古城北门,亦是四门之一。登门远眺,淮水悠悠,古城风貌尽收眼底。站在城楼上,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声,感受到这座古城千年的脉动。</p> <p class="ql-block">晚五时左右,结束游览,驱车返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