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负责任的教育,是唤醒孩子的目标感

赣州市猎人特训营

<p class="ql-block">心理学家德西曾说:</p><p class="ql-block">“真正的动机源于自主感、胜任感和归属感。”</p> <p class="ql-block">当家长以引导和支持唤醒孩子的目标感,孩子就能爆发出惊人的能量,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道路。</p> <p class="ql-block">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曾说过:</p><p class="ql-block">"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只有当孩子真正理解了目标的价值,他们才会从内心深处认同并为之努力。</p> <p class="ql-block">前几天刷到浙江杭州一名年仅9岁的天才围棋少年,疑似受到父亲家暴后跳楼身亡。</p> <p class="ql-block">还看到过河南洛阳一个孩子,因输掉平衡车比赛而遭到母亲的打骂。</p> <p class="ql-block">类似事件还有很多,这些动辄打骂的父母,或许从未意识到,他们摧毁的不仅是孩子当下的自信,更是未来追逐目标的勇气。</p> <p class="ql-block">反观李盈的家长,他们并没有用稳上985的现实考量浇灭孩子的梦想,而是尊重她的选择,给予她支持。</p> <p class="ql-block">正是父母的理解与支持,让李盈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复读中,而这才是教育最温柔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当教育者学会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目标感便会如破土春笋般自然生长。</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负责任的教育不是强制孩子攀登大人设定的山峰,而是帮助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b></p> <p class="ql-block">每个梦想成真的孩子背后,都站着自律且善于督促孩子的父母</p> <p class="ql-block">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只要快乐就好,尊重孩子的一切选择,当孩子想要放弃学习某项技能或知识时,轻易地就同意了。</p> <p class="ql-block">然而,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孩子无法深入学习,无法体会到坚持带来的成就感,最终只能在浅尝辄止中留下遗憾。</p> <p class="ql-block">父母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自律且善于督促孩子的父母,才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坚韧的品质,让孩子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不断前进。</p> <p class="ql-block">1,带孩子见世面,打开孩子认知世界的窗口</p> <p class="ql-block">许多父母面临一个共同的困惑:如何帮助孩子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p> <p class="ql-block">答案或许就藏在“见世面”三个字中。</p> <p class="ql-block">很多孩子没有目标,是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世界有多大、自己能做什么。</p> <p class="ql-block">父母可以利用假期,带孩子旅行,或是参观博物馆、参加公益活动、阅读书籍等,并协助孩子整理印象深刻的人物故事。</p> <p class="ql-block">见世面的终极目的,不是为孩子预设人生路线,而是帮他们逐渐明晰自己的价值取向。</p> <p class="ql-block">2,帮助孩子建立“目标感”,而非“固定目标”</p> <p class="ql-block">很多孩子都曾信誓旦旦地立下目标:</p><p class="ql-block">说好的每天背20个单词,结果手机一刷就是一晚上;</p> <p class="ql-block">这学期一定早睡早起,可凌晨还在打游戏,早上起不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假期要学打球,最后却浑浑噩噩混过整个假期。</p> <p class="ql-block">这些孩子的问题在于,他们的目标只是一时兴起或父母期待,而非真正由内而外的渴望。</p> <p class="ql-block">没有目标感,再好的计划也会半途而废。</p> <p class="ql-block">父母要学会用“为什么”代替“做什么”,例如 “你要每天背单词!”换成“你希望英语变好,是为了能看懂喜欢的电影,还是为了将来出国旅行?”</p> <p class="ql-block">当孩子真正理解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并且能一步步靠近目标时,他们才算是拥有了目标感。</p> <p class="ql-block">3,教孩子把大目标拆解成小步骤</p> <p class="ql-block">考上清华北大、成为科学家之类的目标,对比普通孩子而言过于抽象,他们往往会感到迷茫,无从下手。</p> <p class="ql-block">这时,家长需要教会孩子将大目标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可操作的小步骤,就像搭建一座高楼,需要从一砖一瓦开始。</p> <p class="ql-block">如果孩子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画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将其拆解为:</p><p class="ql-block">每天练习绘画基本功半小时;每周临摹一幅大师的作品;每月创作一幅自己的主题画作;参加绘画比赛积累经验等小步骤。</p> <p class="ql-block">通过这样的拆解,孩子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每一步需要做什么,从而更有计划地朝着目标前进。</p> <p class="ql-block">4,完成目标的孩子,离不开父母的榜样和督促</p> <p class="ql-block">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p> <p class="ql-block">但督促并非是严厉的批评和指责,而是以温和而坚定的态度,帮助孩子分析问题,鼓励他们坚持下去。</p> <p class="ql-block">就像园丁呵护幼苗一样,既要给予阳光和雨露,也要及时修剪旁枝,引导孩子朝着正确的方向生长。</p> <p class="ql-block">点亮爱心,愿每一位家长都能为孩子点亮目标的灯塔,让他们在人生的海洋中,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航行,最终抵达理想的彼岸。</p> <p class="ql-block">从小就有目标的孩子,到底有多可怕?想起哈佛学者曾做过的一项追踪调查,他们选择了家庭背景、年龄等各种因素基本接近的孩子。</p><p class="ql-block">结果发现,27% 的孩子没有具体的人生规划,60% 的人目标模糊,经常会发生改变,10% 的孩子有短期目标,仅有 3% 的孩子有明确的长期目标。</p><p class="ql-block">经过长达 25 年的追踪,那些没有目标感的孩子往往生活在社会的最低处,甚至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p><p class="ql-block">目标感模糊的人能维持基本生活,但没有耀眼成就;</p><p class="ql-block">具有短期目标的人成为社会的中层人士,如律师、工程师等;</p><p class="ql-block">而那 3% 有明确目标的孩子,长大后成了少数的成功人士。</p> <p class="ql-block">正如爱默生所言:</p><p class="ql-block">“一心向着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会为他让路。”</p><p class="ql-block">目标感,正是决定孩子人生差距的关键要素。</p><p class="ql-block">自幼树立目标的孩子,往往具备强大的内驱力,能够在人生旅途中披荆斩棘,朝着理想稳步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