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险天下第一山,——华山风景名胜区掠影,(西峰、南峰景区篇)

江山多娇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华山(古称西岳、华岳,雅称太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城南5千米处,东西长20千米,南北宽7.5千米,总面积148.4平方千米,最高峰海拔2154.9米。华山,以“险峻”著称,向有“华山天下险”之说法,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美誉,号称“自古华山一条路”,为中国著名五岳之一。华山景区,分为华麓、华山峪、华山主峰、黄甫峪、瓮峪和仙峪等六大景区,包括: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苍龙岭、金锁关、鹞子翻身、长空栈道和西岳庙等210余处景点。特别是东、西、南三峰鼎峙,“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人称“天外三峰”,虎踞龙盘,气象万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华山风景名胜区,是中华地理的自然标识,地处秦、晋、豫黄河三角洲交汇处,扼守着西北出入中原的门户,属于秦岭造山带,是一座断层山,由东峰(朝阳峰)、西峰(莲花峰)、南峰(落雁峰)(华山最高峰,亦是五岳最高峰)、北峰(云台峰)、中峰(玉女峰)等五座主峰以及环围四周的七十多座峰岭、三条峡谷(千尺幢、百尺峡和老君犁沟)和两条河流(长涧河、柳叶河)组成,由一整块巨大花岗岩石构成,在纵横河流的切割活动以及长年累月的风化剥蚀过程中形成了四壁陡立奇险的(高山)断壁悬崖花岗岩地貌景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华山”一词,最早出现于《山海经》和《禹贡》中,即公元前三世纪即有此名,距今已有2300年左右。华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中华”、“华夏”之“华”即源于华山,因此,华山有“华夏之根”之称;而在原始社会,华山还是祭祀神山,秦始皇、汉武帝、武则天、唐玄宗等帝王均曾在此进行过大规模祭祀活动。此外,华山是道教全真派的发祥地之一,华山的西玄洞为“第四洞天”,全山共有72个半悬空洞、20余座道观,有陈抟、郝大通、贺元希等道教高人,流传着“劈山救母”、“吹萧引凤”等道教神话传说,留下了诗歌、碑记等1200余篇,摩岩石刻1000余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华山风景名胜区,现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中国十大名山,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黄河五十景,中外避暑名山,全国AAAAA级景区品牌100强。中国最佳旅游景区,中国十大生态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和文化双遗产。</span></p> <p class="ql-block">  【延伸阅读•华山西峰、南峰简介】</p><p class="ql-block"> 西峰——华山主峰之一,海拔2082.9米,因位置居西而得名,是观夕阳的最佳处。又因峰有片石、状如莲瓣,古人常以莲花喻华山,得名“莲花峰”、“芙蓉峰”。其峰上岩壁石刻遍布,峰南有山脊与南峰沟通,脊长300余米、宽约1米,形似龙缩,名“屈岭”,亦称“小苍龙岭”,为华山著名险道之一。峰北绝顶为西石楼峰,神话传为主管华山的天神白帝建钟鼓之处。此峰拥有着巨灵足、翠云宫、莲花洞、斧石、舍身星等景观,并伴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其中以“劈山救母”故事流传最广。</p><p class="ql-block"> 南峰——华山最高峰,海拔2160.5米,古人称之为“华山元首”,由一峰二顶组成,东称松桧峰、西称落雁峰,其中,松桧峰低于落雁峰,但面积广于落雁峰,王弘称其为“南峰之主”,因《峰麓名胜》中描述“上尽青松桧柏,常有异云覆之”,故得其名松桧峰,主要建筑物为“白帝祠”,又名“金天宫”,祠中供奉着华山之神——白帝少吴;而落雁峰因归雁常憩于此得名,主要景观有仰天池、黑龙潭、迎客松(拜公松),在西南还有安育真人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