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脚把航母送给中国,后脚公司就被除名,美:这招瞒天过海用得妙

三羊开泰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千禧年代的罗曼蒂克 </b><span style="font-size:15px;">原创 · 2025-06-20 15:19 · 军事领域优质创作者</span></p><p class="ql-block">最近,我国“辽宁号”航母携手十余艘主力驱护舰组成的庞大战斗群,直接逼近了美国在西太平洋的战略要地——关岛。这一举动引发了全球广泛关注。美国在见到这一超级舰队时,恐怕内心无比懊悔。</p><p class="ql-block">“辽宁号”的前身是苏联的“瓦良格号”。当初,这艘航母被一澳门博彩公司以改装为海上赌场的名义购买,并成功拖回中国。虽然美国在背后极力干预,但因缺乏有效的国际法依据,最终未能阻止中国的行动。而这家博彩公司,也在将航母交给中国后迅速消失,留给历史的只有一段传奇。几年之后,“辽宁号”悄然亮相,中国海军迈入了航母时代。对此,美国不得不感叹:“这招真是瞒天过海,聪明绝顶!”</p><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瓦良格号”如何从拖回中国的这一过程,到最终成为“辽宁号”,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p> <p class="ql-block">“瓦良格号”始建于1985年底,是苏联第三代航母的第二艘。到1991年11月,它的建造已经完成了68%。然而,随着苏联的解体,项目陷入了停滞。俄罗斯和乌克兰就这艘航母的归属展开了长时间的争执。乌克兰虽然愿意继续建造,但缺乏资金;而俄罗斯则无力收购这艘庞然大物。最终,1992年1月,“瓦良格号”停工,陷入了“泡海澡,晒太阳”的状态。</p><p class="ql-block">1995年初,俄罗斯由于财政困窘,决定将“瓦良格号”以抵债的形式转交给乌克兰。而乌克兰面对这个昂贵的资产,难以维持航母的维护和建设,最终决定出售它。1995年5月,乌克兰正式宣布出售“瓦良格号”,并积极寻找买家。</p><p class="ql-block">当时,我国的军委副主席、前海军司令员刘华清得知消息后,立即指示总参谋部、海军以及中船总进行相关调研,评估购买的可能性。恰巧,时任中船总经理的黄平涛即将前往乌克兰考察燃气轮机采购的事宜。海军副司令员贺鹏飞与副总长曹刚川亲自找到了黄平涛,要求他在考察过程中顺便对“瓦良格号”进行调查,评估是否值得购买。</p><p class="ql-block">黄平涛对航母项目非常关注,在对“瓦良格号”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后,提出了强烈的购买建议。他的理由有两个:一是当时中国缺乏足够的技术和能力自主建造同级别的航母;二是通过购买“瓦良格号”,不仅可以缩短航母建造的周期,还能为将来的自主建造积累宝贵经验。</p> <p class="ql-block">中国军方高层充分认同了黄平涛的建议,随后组成了多个高级代表团,前往乌克兰进行了多次考察,并与乌克兰政府进行谈判。1995年12月,乌克兰总统库奇马访问中国时,透露两国正就将“瓦良格号”运送至中国进行拆解展开谈判。虽然“瓦良格号”拆解的消息一度引起了外界的猜测和质疑,但由于拆解航母能够赚取大量钢材,国内并没有太大的反应。</p> <p class="ql-block">然而,紧接着,美国对乌克兰提出警告,要求拆除航母上的所有舰载设备和武器,否则将会面临严厉制裁。无奈之下,乌克兰只得遵从美国的要求,拆除了航母的内部设施,但是否破坏了其动力系统,一直到今天仍然没有确凿的答案。</p> <p class="ql-block">当时,我国对“瓦良格号”重建的估算费用高达700亿人民币,而我国当年的国防预算仅为640亿,因此不得不暂时放弃了采购计划。</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乌克兰继续维持“瓦良格号”的停泊。到了1997年,经济困境的乌克兰再次宣布将出售航母,而此时,中国海军高层对采购“瓦良格号”进行研究的意图再次升温。不过,考虑到先前的遭遇,为避免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干预,中国决定采取“曲线”方式,尽量通过非官方渠道来处理这件事。</p> <p class="ql-block">经过一番考虑,最后一个关键人物进入了这个传奇的故事——徐增平。徐增平是山东人,曾在广州军区体工队担任篮球队队长,退役后投身商海,经过多年的努力,积累了可观的财富。1996年,贺鹏飞亲自找到了他,向他讲解了“瓦良格号”对国家的重大意义,希望他能出面帮助购买。</p><p class="ql-block">虽然徐增平对此非常愿意,但面对如此重大的任务,他依旧非常谨慎。1997年10月,乌克兰公开宣布再次出售“瓦良格号”,而此时,时机终于成熟了!他通过香港的公司进行操作,并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四次前往乌克兰,积极与当地船厂和政府官员接洽。</p> <p class="ql-block">在谈判过程中,乌克兰方面提出了1亿美元的初步要价,经过徐增平的努力,最终定下了2000万美元的成交价。然而,乌克兰要求徐增平提供超过5000万美元存款证明,而此时徐增平的个人资产远远不够。为了凑足资金,他卖掉了在香港的所有物业,并通过香港的爱国商人们提供帮助。最终,徐增平成功筹措到足够的资金。</p> <p class="ql-block">1998年初,徐增平携带相关材料飞赴基辅,并在随后的竞标中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成功拍下了“瓦良格号”。然而,在竞标结束后,他发现最重要的设计图纸缺失了。经过多次交涉,船厂最终交付了仅存的一套备份图纸,这些设计图对我国未来航母的建造和研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经过一番波折,1999年7月,“瓦良格号”在拖船的护送下启程回国。但意外发生了,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土耳其政府在美国的压力下,以各种借口阻止了航母通过。这一延误长达两年多。最终,经过16个月的艰苦谈判,我国政府成功地让“瓦良格号”顺利通过海峡,驶向大连。</p><p class="ql-block">2002年3月3日,航母终于抵达大连港。此时,徐增平购买“瓦良格号”已过去整整四年,项目总支出超过了1亿美元。就在航母入港的当天,徐增平背后的澳门创律集团宣布关闭,而华夏证券也因亏损严重而陷入困境。</p><p class="ql-block">2003年,中国军方以8.6亿人民币的价格从华夏证券手中收购了“瓦良格号”。此后,航母开始在大连造船厂进行改造。美国虽然此前无数次阻挠,但最终也没能阻止中国航母事业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2011年7月,我国国防部正式宣布“瓦良格号”将用于科研、试验和训练,标志着我国海军航母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2012年9月25日,“辽宁号”正式入列,成为中国海军的首艘航母。</p> <p class="ql-block">这段历程充满了艰难与挑战,但最终取得的成就不言而喻。如今,中国海军已经迈入了三航母时代,新的超级航母也在建造中。在全球海洋中,中国的航母战斗群纵横四海。我们也应铭记,那些曾默默奉献,为祖国航母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英雄们。</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或违规,请联系删除。</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