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当大人养成屈尊下蹲的习惯(6月27日)</p><p class="ql-block">上周六,想去外面玩一会儿。</p><p class="ql-block">当时儿子和孙女、孙子也在,儿子让孙女从书架上找一本自己爱的书带上看。这时,发生了矛盾:也许是儿子过于严厉,也许是孙女并不想带书出门。</p><p class="ql-block">结果是孙女一声不吭,儿子坐在那一脸严肃。</p><p class="ql-block">一周时间了,这个场景一直在眼前晃动。有意识听与看,想寻找与孙女、孙子交流的更好办法。</p> <p class="ql-block">忽一日看新闻,一网媒大咖讲以色列和伊朗的战争时说:</p><p class="ql-block">美以伊都赢了,咋回事儿?</p><p class="ql-block">大咖介绍:12天冲突里以色列认为自己完成了军事打击目标,所以称赢了!</p><p class="ql-block">美国那个爱表演的特朗普,说两周内下场,只两天便去轰炸伊朗的核设施,重创了伊朗,说自己赢了;</p><p class="ql-block">伊朗呢,手足无措中被打,面临现政权被摧毁,竟然在以色列与美国夹击之下,反击了以色列并美军基地,也达成了目标,且三方停火后,现任政权要和美国坐在一个桌上和谈,所以他们说自己也赢了。</p> <p class="ql-block">但是网友们不买账,说伊朗跪了。</p><p class="ql-block">中东那边发生的事情距离我们太远,看个热闹罢了。由此联想到我们在面对孩子置气时该怎么办?</p><p class="ql-block">战争中的下跪,可以用不战而屈人之兵解释;也可以用维护国内平民的利益去解释;中国传统文化里还有能屈能伸,也可以给这些行为一个容错理由。</p><p class="ql-block">当一个成年人面对孩子时,既需要一个理由,更需要行动,那就是屈尊下蹲。</p> <p class="ql-block">什么意思?</p><p class="ql-block">当孩子有了情绪,在哭、在闹,在大街上给你要东西,在学校门口吵吵诉求,你要蹲下来,面对面,眼睛平视,去交流。</p><p class="ql-block">现实生活中,我看到很多的家长是用威胁、命令的口吻,“不能哭,再哭不要你了”,或者用蛮力拉住孩子就走。</p><p class="ql-block">无非是想躲开那个众目睽睽之地,到一个僻静之地,再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适得其反,这一怒一威,往往孩子哭声更大,持续时间更长。</p><p class="ql-block">恰巧说明我们成年人的不理智。</p> <p class="ql-block">真正应该做的是蹲下来与孩子平视。</p><p class="ql-block">首先是表示接纳孩子的情绪,不是说随口就答应孩子任何要求,一定是接纳孩子的情绪变化。</p><p class="ql-block">第二步是了解诉求,分析合理性。有时候孩子的诉求不过分,家长应予答应,只要不养成他撒娇任性的坏习惯,即便花点钱也不为过。</p><p class="ql-block">第三步是谈条件,实现正常的、尽量平复了情绪的交流,进而达成一种和谐处理问题的范式。</p><p class="ql-block">在家里,我曾经试着对孙子、孙女如此般对话,很有效果,特别是当你蹲下了身躯抱住孩子、感受到孩子抽泣的颤动时,你不用多说什么,自己会反思对孩子的态度,孩子也会很快止住哭声。</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表达诉求、正常交谈才成为可能。</p><p class="ql-block">这也正应了《非暴力沟通》中的研究:我们对孩子应该用宽容的态度接纳情绪,否则你再怎么想听他的诉求,都不现实。</p><p class="ql-block">如果我们再凭武断的猜想,呵斥孩子在怄气、在无理取闹,只会错失了解孩子心绪的良机。</p><p class="ql-block">大人屈尊下蹲,在不同的场景,不同的时间里,这一招对绝大多数的孩子都非常灵。</p><p class="ql-block">真希望我们每一个家长都能够屈尊下蹲,达成与孩子平等的对话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