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茶卡盐湖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湖面面积105平方公里,湖面海拔3059米。“茶卡”是藏语,意即盐池,蒙古语“达布逊淖尔”,也就是青盐的海。这里历史悠久,文韵悠长,是中国盐文化发源地之一,自古称为西宫咸池。这里原是海洋,由于地壳运动,岁月更迭,形成了今天的盐湖。漫步湖面,如行走在云端之上,水映天、天接地、人在湖中走,宛如画中游,被誉为“中国的天空之镜”。青海省旅游景点的后起之秀,被国家旅游地理杂志评为“人一生要去的55个地方”之一。</p> <p class="ql-block"> “青海长云暗云山”(唐·王昌龄),茶卡连续七天以上的降雨,昨天停了,今天却迎来了五级的大风,吹得电线呼呼响,天空阴沉,寒气逼人,气温3~4度。知道高原冷,未曾料到六月的茶卡会这么冷,没有带上羽绒服,(因为仅穿几个小时,剩余时间,会成为累赘)为抵御低温,穿上塑料雨披,腰部再用一根红色塑料绳系紧,宝贵经验来源于去年4月的福建行。日记里记载,4月18日云水谣景区,遇二个多小时暴雨,被困“长教溪”情人桥旁一长廊内,“顺流急下的河水,冲击着突起的大石,发出高于90分贝的涛声,山风夹带着湿气,吹在身上,渐有寒意,穿上雨披以御寒”……。不透气的塑胶雨披可扺一件厚毛衣。</p> <p class="ql-block"> 景区游客入口处。</p> <p class="ql-block"> 景区观光小火车。票价100元往返,提供一双防水鞋套。</p> <p class="ql-block"> 间距60厘米的小火车轨道。</p> <p class="ql-block"> 车厢里的旅客。</p> <p class="ql-block"> 钟楼广场。</p> <p class="ql-block"> “大漠风尘日色昏”(唐·王昌龄)。云层很厚,湖边滩涂上的芦苇还未转绿。</p> <p class="ql-block"> 茶卡盐站旁的盐雕艺术群。视觉惊艳,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银色世界。由瑶池仙境、盐马古道和爱情童话等主题盐雕组成,道路也用盐粒铺就,脚踩在上面,盐粒相磨,嚓嚓作响。被世界纪录协会认证为“世界最大的户外盐雕艺术群”,白天恢宏大气,夜晚灯光璀璨。</p><p class="ql-block"> 瑶池仙境。</p> <p class="ql-block"> 景颇人。</p> <p class="ql-block"> 茶马古道。</p> <p class="ql-block"> 爱情童话。</p> <p class="ql-block"> 小火车茶卡风站雕塑。</p> <p class="ql-block"> 小火车茶卡风站雕塑。</p> <p class="ql-block"> 穿上防水鞋套,小心翼翼下水,踩在水里大小不一的结晶盐粒上,湖面吹着六级大风,直线行走不易,而且脚下时深时浅。顶风行走,步幅稍大,溅起的囱水,干了以后,在我裤子的小腿部位,留下不少盐渍。由于风大,前赴后继的阵阵波浪,无情地击“碎”了湖面的“镜”面,“人在湖中走,宛如画中游”是他人的感悟。为了拍攝盐湖景区,出镜率最高的照片,在湖中,反复构思,转换角度,总不满意。躲过了雨,避不开风,天不遂人愿,认也。长途旅行,不可能尽善尽美,留下的遗憾,恰是再游茶卡的理由。</p> <p class="ql-block"> 身后是湖中游船码头。红𢇁带雕塑。</p> <p class="ql-block"> 站在湖中,穿红色防水鞋套的双脚。</p> <p class="ql-block"> 泱泱的湖面。</p> <p class="ql-block"> 湖中盐溶洞。由盐湖中的地下泉水形成的盐湖“泉眼”,盐湖天然补水的主要方式。“溶洞”在湖面呈现直径大小不等的不规则圆形,因洞穴深浅而出现不同颜色,肉眼即可辨识。广播循环播放,提醒下湖游客,不要靠近溶洞,以防不测。</p><p class="ql-block"> 昨晚农家乐店主,在我临睡前嘱咐 ,如有高反状况,立即通知她,去卫生院。小车司机小苏,更是多次询问我,有否高原反应。青海人,对游客的安全关助,让我非常感动。</p> <p class="ql-block"> 乘坐返程的小火车,是今天刚刚投入运营的新车型。</p> <p class="ql-block"> 茶卡盐湖出产的大清盐。蜚声中外。</p> <p class="ql-block"> 用时四小时游览了盐湖,返回西宁,路程299公里。午饭后,翻越海拔3817米的橡皮山。也是此次游览青海两湖的最高海拔。</p> <p class="ql-block"> 小车在山顶停留,打卡拍照。风吹得经幡猎猎作响。</p> <p class="ql-block"> 供游客乘坐、拍照留影的耗牛。</p><p class="ql-block"> 翻越橡皮山后,同行的男青年用唱歌软件拌奏,独唱了十余首流行歌曲,音准和节奏感均不错,体现了他在声乐方面的造诣。但没有听到他唱周杰伦演唱的歌曲,也没有唐磊的《丁香花》。</p> <p class="ql-block"> 瞻仰青海原子城纪念馆。青海湖畔的“金银滩”,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甚地。基地撤消后,在此处建立了纪念馆。我重温了艰苦创业,激情岁月,扎根高原,忘我工作,勇攀高峰,走独立自主发展道路的“两弹一星”精神。</p><p class="ql-block"> 青海省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 挺进金银滩。(模型)</p> <p class="ql-block"> 艰苦创业。</p> <p class="ql-block"> 我国发现的第一块铀矿石。称为“开业之石”。(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 第一颗原子弹。(模型)</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 行车途中,临时停车,拍摄吃草的牦牛。“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甜”。(元·萨都剌)感谢司机小苏,一路的陪伴,工作认真,待人真诚,两湖之行,得以圆满成功。</p> <p class="ql-block"> 再次临时停车,拍摄了高山草甸的马兰花。马兰花不仅可作为观赏植物;从夏到冬还可作为牛羊的饲料;从上到下,都可入药,造福人类。且耐旱,耐盐碱,还具有改善和修复土壤的功能。</p><p class="ql-block"> 马兰花,不显山露水,更没有牡丹的国色天香、雍荣华贵,对生存环境也没有奢求,许多还生长在贫瘠的土地,却把全身,从头到脚,都奉献给了他人,其品格和世代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各族人民,是何等的相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