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的老家湖北圻春赤东镇杨潭村,是一个美丽且充满诗意的地方。夏天阳光温柔地洒在田野上,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青香。作为一名出生在这里的人,我每年总要回去几次,感受这片土地独有的宁静与温度。这里是我出生之地,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这里有我童年的回忆;有我儿时的同窗好友;有致爱親朋;还有我祖先的坟茔。……既有古老文化的深厚底蕴,又不乏自然景观的恬淡之美,每一处风景都像是岁月写下的诗行。</p> <p class="ql-block">清晨,我站在门口,望着对面那-栋承载着红色记忆的建筑。鲜艳的红旗在晨风中轻轻摇曳,“党旗领航 渔米杨潭”的横幅在阳光下格外醒目。门廊两侧的红门庄重而古朴,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过往。门前的绿植在晨露的滋润下显得生机勃勃,偶尔还能看见几只/鳥儿在枝头上飞跃,给这个宁静的早晨增添了几分活力。</p> <p class="ql-block">老家门前是一个小型的水库。那是一个由人承包的养鱼的好地方,水库岸两旁聶立一栋栋不同式样美丽别墅,别墅前的马路宽阔而平坦,路边的电线杆上安装着太阳能片,笔直地伫立在路边,仿佛在守护着这片宁静的乡村生活。抬头望去,天空淡蓝如洗,几缕薄云轻柔地飘着,让人忍不住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p> <p class="ql-block">每次回家我总喜欢到村前村后转转。看看家鄉日新月异的变化。聆听家鄉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偶尔还能听见老人们口中关于“杨”姓的传说,那些口耳相传的故事,为这片土地增添了几分人文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杨潭村座落在一片小山丘上,四周是广阔的原野和湖河交叉的平地。据老人说:古时候那里是一大片沼泽地,与长江相连,地势低凹,芦苇遍地。每到夏秋江水上涨一片汪洋,而冬春季节江水退去,青草萋萋,是放牧之地。后来人们为了生计,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谋生。人们围湖挡水造田,挑土成堆建房。但由於地势低凹,每到夏季江水洪涝成災,淹没田园和房屋,不少人葬身水海。唯独杨潭这片山丘,成了四十八围的人们逃乱求生之地。</p> <p class="ql-block">“//r/古时候,四十八圩每到汎期都是汪洋一片,有座名叫细庙矶的山头,则挺立在水面之上,其东侧有一座巨大的三岔河汇水潭,这一帶河道宽阔悠长,河床较低,常有商船来往。有一位姓杨的船主,每次经过细庙矶汇水潭时,都要仃船靠岸,上山施舍穷苦人家銀两。一日此船再次行到汇水潭时,因风急浪高,杨姓船主不幸翻船遇难……当地人为了念及杨公平时救济恩情,故将此地取名杨公潭。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杨潭村。”</p> <p class="ql-block">1</p> <p class="ql-block">赤东镇杨潭村,这片我生长的土地,不仅承载着红色的记忆,也孕育着自然的馈赠。作为一名记录者,我用文字和镜头记录下这里的四季更迭、人情风貌。每一次漫步,都是一次与故乡的深情对话。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条小路、每一缕阳光,都在诉说着属于它的故事。而我,只是这片土地上一个平凡的倾听者与讲述者,用心去感受,用笔去描绘,让杨潭村的美丽,被更多人看见。</p> <p class="ql-block">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魅力赤东”</p><p class="ql-block">编辑制作:张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