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医院亲历:病痛与反思</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生活的平静长河中,一场突如其来的病痛,往往会打破所有的安宁,将人卷入医院这个充满焦虑与希望、无奈与反思的特殊世界。于我而言,那个寻常又难忘的昨天,便是如此。</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午后,本是闲适的时光,一阵剧痛却如惊雷般,毫无征兆地在我的腹部炸响,好似有千万根钢针同时穿刺。紧接着,恶心与呕吐的浪潮汹涌而来,将我彻底淹没。我在心里暗自揣测,大概率是吃坏了肚子,初始还心存侥幸,想着稍作忍耐,休息片刻便会恢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然而,事情并未如我所愿。随着时间的推移,疼痛不仅没有减轻,反而愈发猛烈。到了傍晚六点多,呕吐变得愈发频繁,我全身的力气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一点点抽走,再也无法支撑。无奈之下,我拖着虚弱的身躯,前往医院,期望能在那里寻得一丝慰藉与解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踏入急诊科,明亮却冰冷的灯光无情地洒在每一个角落,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的刺鼻气味,交织着病人的痛苦呻吟与家属的焦急询问,让本就难受的我愈发心烦意乱。年轻的医生只是匆匆询问了几句,便迅速开具了化验和彩色B超申请单。望着那几张薄薄的单子,我的心中不禁涌起一丝疑惑,如此简单的问诊,便决定了一系列复杂的检查?但转而又想,或许这就是如今医疗行业的新方式,年轻一代医生的诊断思路吧,于是我选择了配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等待化验结果的过程无比漫长,每一秒都像是在煎熬。40分钟的时光,仿佛被无限拉长,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考验着我的耐心与毅力。终于,化验结果出来了,我怀揣着忐忑的心情,前往B超室。</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超室所在的区域,弥漫着一种诡异的安静。惨白的灯光将大厅照得如同白昼,却又空无一人,寂静得让人发慌。突然,一阵痛苦的惨叫声打破了这份死寂,那声音尖锐而凄厉,仿佛一把利刃,直直地刺进我的心底,令我后背发凉。我快步走向声音的来源,只见B超室里,一位中年妇女正躺在检查床上,周围围满了神色焦急的家属。她的脸上写满了痛苦,原本高亢的叫声逐渐减弱,变成了微弱的呻吟,每一声都像是在向命运发出绝望的抗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听到这声音,我的心猛地一沉,凭借多年从医的经验,我预感到情况恐怕不妙。在询问家属后得知,她只是肚子疼得厉害,并没有恶心、呕吐的症状。刹那间,“宫外孕”这个危险的病症在我的脑海中一闪而过。此时,病人的呻吟声越来越微弱,脸色也开始变得蜡黄,情况万分危急。然而,B超大夫却仍在按照常规流程,有条不紊地检查着肝胆、胰脾肾、子宫附件。我心急如焚,顾不上许多,赶忙低声提醒道:“别查了,赶紧让她去妇科做后穹窿穿刺,准备手术,很可能是宫外孕!”B超大夫抬起头,眼中满是疑惑,打量着我问道:“你是病人家属?”我连忙解释:“不是,我也是来看病的,不过我也是一名医生。时间紧迫,她很可能是宫外孕大出血,必须抓紧时间!”或许是我的语气太过急切,或许是我的眼神中透露出的坚定让他选择了相信,B超大夫点了点头,家属们也迅速将病人送往了产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帮助他人的那一刻,心中涌起的那股暖流暂时驱散了我身体上的疼痛。然而,当一切尘埃落定,精神一放松,胃部的剧痛立刻如潮水般再次涌来,呕吐也变得更加剧烈。B超大夫关切地询问我还能否坚持检查,我苦笑着回答:“能不做吗?你直接写正常就行,我就是急性胃肠炎,疼得厉害,还是做完吧。”他又追问了一句:“会不会有结石?”我无奈地摇了摇头,此时的我,连说话的力气都所剩无几,实在没有精力再多做解释。在接下来检查的十几分钟里,我仿佛置身于地狱之中,每一秒都在与疼痛作斗争,呕吐了两次,最后实在忍受不住,对大夫说道:“就写到正常吧,应该能确诊了,这罪我实在受够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好不容易做完B超,我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到急诊室,本以为终于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可迎接我的却是一盆冷水。被告知给我看病的大夫去抢救其他病人了,剩下的大夫一脸不耐烦地说道:“谁开的单子谁给你看,他在抢救病人,你去找他吧。”这冷漠的态度,就像一把盐撒在了我的伤口上,瞬间点燃了我心中积压已久的怒火。我当场拿出手机,拍下了他的样子,想要理论一番,可身体的极度不适让我连开口的力气都没有,只能强压着心中的怒火,默默忍受着这一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实在难以理解,为何我凭借多年的经验就能初步判断的病症,这些拥有高学历,甚至是研究生毕业的医生,却非要依赖各种复杂的检查,让病人在病痛的折磨中还要承受更多的时间与经济成本。我深知医院的运转需要资金的支持,但这难道就可以成为让病人白白受苦的理由吗?医疗的初衷,难道不应该是救死扶伤,以病人为中心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终于,在漫长的等待后,晚上九点半,我终于打上了吊瓶。本以为可以就此安心地接受治疗,可意外却再次降临。还不到半个小时,第一瓶药水就快输完了。护士匆匆赶来换吊瓶,她一只手拿着吊瓶,另一只手却还拿着手机。就在换瓶的瞬间,她的手突然一滑,碰到了输液器的尖头,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她便迅速将输液器插进了药瓶。这一幕让我的心猛地一紧,心中暗叫不好。我赶忙对她说:“再给我换一瓶吧,这瓶我不打了。”她一脸疑惑地看着我,问道:“怎么了?”我指着输液器,焦急地说道:“你刚才碰到了,手上要是有细菌,岂不是会引发输液反应?”她却满不在乎地回答道:“就划了一下,没事。”听到她这样的回答,我满心无奈,心中暗自担忧,这要是真的引发了输液反应,后果将不堪设想。在我的坚持下,她极不情愿地又给我换了一瓶,气呼呼地拿走了那瓶液体。望着她离去的背影,我不禁陷入了沉思,怎能在进行如此关键的操作时还一心二用,玩手机呢?人命关天,这样的不认真态度,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经历了这一系列的事情,躺在病床上的我,思绪万千。进医院看病为何还要安检?看着门口那几个手持叉子和橡胶棒的保安,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如今,我似乎突然明白了,现在的医疗环境与我当年从医时相比,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名为《有些事我也很无奈》,其中就提到了医院的收费、药品价格等问题,这些确实都不是医生个人所能决定的。但在我当年从医的那个时代,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医生们都会设身处地地为病人着想,让病人花最少的钱看好病。那时的医患关系十分融洽,医生与患者之间充满了信任,根本不需要保安来维持秩序。可如今,这一切都变了,医患之间仿佛筑起了一道厚厚的高墙,信任不再。我们为何不从自身找找原因呢?这么多保安的开支,还有高昂的医院电费、水费,医院管理人员的工资,这些费用最终不都转嫁到了病人的身上吗?想到这些,心中不禁一阵胆寒。</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场病痛的经历,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了当下医疗体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真心希望相关领导和专家能够深入了解患者的需求,多为百姓考虑,优化医疗流程,降低医疗成本,让百姓能够真正得到实惠。只有这样,医患关系才能重新回到正轨,社会才能更加和谐太平,而医院,也才能真正成为人们心中救死扶伤的温暖港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