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从孝感至海拉尔:一场跨越山河的草原兴安之旅!<br></h3> <h3>海拉尔地区中国冷极碑</h3> <h3>满洲里博物馆 </h3> <h3>成吉思汗公园广场 </h3> <h3>硬汉游牧记忆 </h3> <h3>从孝感至海拉尔:一场跨越山河的草原兴安之旅<br>6 月 12 日清晨,阳光洒满孝感的街道,蔡小兰、李莉、孙红梅、杨常愚等 14 位伙伴在彭 领队,孙主管 ,李导演 的带领下,满怀期待地踏上了前往呼伦贝尔大草原与大兴安岭的旅程。8 时 34 分,1528 次列车缓缓驶出孝感东站,载着众人的憧憬与向往,一路向北,于 11 时 29 分抵达郑州东站。短暂停留,众人结伴品尝了当地美食,为接下来的长途行程补充能量。<br>随后,大家登上了开往海拉尔的 K926 次列车。37 小时 39 分的漫长旅途,车厢里充满了欢声笑语,伙伴们相互分享着零食、趣事,在铁轨的哐当声中,时间悄然流逝。终于,在 6 月 14 日清晨 5 时 09 分,列车稳稳停靠在海拉尔站,众人迎来了这片期待已久的土地。<br>饥肠辘辘的大家走进 “落敏塔拉奶茶” 店,开启了一场味蕾盛宴。炒制的奶茶香气四溢,羊肉烧梅小包鲜嫩多汁,脆脆的小烙饼裹着浓郁的奶油香味,每一口都令人陶醉。大家围坐在一起,欢歌笑语不断。热情的老板一边为大家添茶续食,一边兴致勃勃地介绍当地特色、语言及历史文化,让众人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浓厚的兴趣。<br>稍作休整后,一行人来到成吉思汗公园广场。广场内一幅幅精美的壁画,生动地展现了成吉思汗波澜壮阔的一生,大家驻足观赏,仿佛穿越时空,领略着这位传奇人物的风采。接着,众人前往呼伦贝尔展览馆参观,在这里,大家深入了解了历史变迁。看到元朝时期我国辽阔的疆土,再对比近代的流失,心中感慨万千;而新中国成立后的辉煌成果展,则让大家倍感振奋与自豪。<br>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众人来到热闹非凡的海拉尔广场。当地居民正跳着极具特色的舞蹈,欢快的节奏、优美的舞姿瞬间点燃了大家的热情。我们队伍中,有的伙伴擅长歌舞,率先加入舞蹈队伍,尽情展现风采;有的虽动作稍显生疏,但感染力十足,引得周围人纷纷点赞。广场上,踩高跷的艺人灵活穿梭,舞者身姿曼妙,棒舞表演者气势如虹,滑稽小丑的搞怪表演更是逗得大家捧腹大笑。浓郁的民族特色与独特的风情,深深烙印在每个人的心中,让人回味无穷,这场旅行的美好篇章,也才刚刚开始…</h3> <h3>海拉尔城市广场 </h3> <h3>马之舞 表演剧院 </h3> <h3>莫尔格勒河景区 </h3> <h3>巴尔虎蒙古部落 马之舞</h3> <h3>莫尔格勒河景区 第三观景台 </h3> <h3>熬鲁古雅驯鹿园。</h3> <h3>乙己年六月十五日记:草原与驯鹿的一日巡礼<br> <br>清晨六点半的闹钟刺破海拉尔的薄雾,十四个人踩着晨光从柏云酒店出发,拐进街角的早餐店。木桌上摆着蒸腾的鲜奶、豆浆,大碴子粥熬得稠厚,笼屉里的真包小笼包透着油香,最惹眼的是铜壶里的草原奶茶,咸香裹着奶香,一口下去便熨帖了赶路的惺忪。<br> <br>八点半租好三辆车,引擎声划破晨寂,朝着莫尔格勒河风景区南旅游中心驶去。正午十一点半的阳光正好,换乘观光车扎进草原深处——草甸正泛着渐次盛开的绿意,晨露未消的草尖在风里起伏,像谁把调色盘倾洒在高低错落的坡地上。<br> <br>站在三观景台俯瞰,莫尔格勒河如银色丝带蜿蜒于旷野,河道弯弯曲曲,全然是自然随手勾勒的曲线。有人叹息着“要是赶上日出日落,河水镀着金光该多绝”,但此刻的明朗天光里,大伙儿举着手机打卡,集体合影的笑闹声混着风声,倒也把“天下第一曲水”的野趣收进了镜头。<br> <br>午后车程辗转三小时,抵达根河市熬鲁古雅驯鹿园时,夕阳正给林梢镀上金边。路边先拍了张集体照,转身就撞见栅栏里的驯鹿——鹿角像分叉的古树枝,灰的、白的皮毛在暮色里泛着柔光。原以为野生动物该怕人,却见它们温顺地凑过来,鼻尖蹭着游客的手心。提着苔藓篓子喂食时,才发现这些生灵只认“清淡”的苔藓,嚼食时睫毛忽闪,模样憨态可掬。有人摸到鹿茸的绒毛,惊叹“原来这么软”,饲养员说它们从不乱跑,是这方水土养出的默契。<br> <br>返程路上撞见只小松鼠,蹲在树桩上啃着松果,任凭十几个人围着拍照,它只抬抬圆眼睛,继续埋头忙活,那份与人类共处的自在,让人忽然懂了“人与自然”的妙处。<br> <br>暮色里住进月弯弯轻奢酒店时已近七点,一天的奔波在铁锅炖的香气里化开——咋屯子饭店的大鹅烧得入味,牛尾炖得脱骨,玉米面盖被浸满肉汁,大伙儿捧着碗听老板讲“草原上树少,可驯鹿和松鼠活得自在”。窗外的星光渐亮,这一日从草原到林海,从曲河到驯鹿,倒像是大自然摊开的书页,随便翻一页,都是活色生香的注脚。</h3> <h3>这是李导演做的视频 </h3> <h3>莫尔格勒河景区 </h3> <h3>根河至室韦的奇妙一日游<br>乙巳年 6 月 16 日清晨 7 点半,三辆车满载着 14 人的期待,从根河市整装出发。车轮滚滚,历时两小时,我们终于抵达了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开启了这一天精彩纷呈的旅程。<br>踏入森林公园,我们乘坐小火车,开启了一段独特的探秘之旅。第一站,小火车短暂停留十来分钟。我们一行人走进森林,虽说队伍里大多是五六十岁的 “老头老婆”,但个个精神矍铄。大家手持木棍当作大刀,在林间穿梭,还高声唱着 “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那豪迈的歌声在森林里回荡。随着越来越多游客的到来,这片森林变得热闹非凡,欢声笑语与自然美景交织,构成了一幅独特的画卷。<br>很快,我们来到了第二站。在这里,大家玩起了捉迷藏,一声声 “大王我在这”,引得众人哄堂大笑,欢乐的氛围弥漫在每一个角落。不知不觉,不到一个小时,游戏结束。此时已临近中午,我们拿出自带的干粮充饥。虽说食物有些凉,比不上餐馆里的美味佳肴,而且天气也有些变化,出发时穿着短袖,到了森林公园,天空阴沉,仿佛要下小雨,气温骤降。大家赶忙换上厚衣服。神奇的是,当我们走到森林公园的最后,天气突然放晴,阳光洒下,为我们的旅程增添了一抹惊喜。<br>吃完干粮,补充好能量,已是 12 点多,我们继续赶往下一站 —— 太平林场白桦林。来到白桦林场,许多从南方来的朋友对这洁白的白桦林充满好奇,此前从未见过如此独特的树木。那白白的树皮,好似涂了一层白石灰,在阳光下格外耀眼,极具特色。听当地人介绍,白桦林的树皮不仅外观独特,还有大用处,树皮留下的汁甚至可以饮用。大家听后都十分好奇,纷纷抱住一棵白桦大树,拍下集体照,这不仅是一次拍照留念,更让我们增长了知识,认识了这神奇的白桦林。<br>离开白桦林,我们又前往鹰嘴岩。鹰嘴岩下,一条河流静静流淌,绝美的景色吸引着我们驻足打卡,用相机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br>在前往室韦村预订的房间途中,我们经过一片茂密挺拔的松树林,松林旁是一片宽阔的草地,草地上开满了紫色、蓝色、白色等各式各样的花卉,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我们忍不住停下车,在花丛中摆着各种姿势,拍摄集体照。沿着草丛继续往前走,一条河流出现在眼前,这里简直是打卡的绝佳之地,大家沉浸在美景中,依依不舍,直到下午 5 点半左右,才继续赶路。<br>途中,我们还在界河打卡点停留。站在河边,望着河对岸的俄罗斯,再看看脚下的土地,一种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br>到达室韦村,订好住宿,吃过午饭后,我们来到室韦广场。夜幕下的广场灯火辉煌,热闹非凡,街道两旁商铺林立,家家灯火通明,一片繁荣景象。而河对岸的俄罗斯村庄,却是一片漆黑,与这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广场上,一匹金马雕塑尤为引人注目,它奔腾不息、奋勇向前的姿态,象征着我们国家的辉煌成就,也让我们真切感受到祖国的富强,人民安居乐业、幸福生活的美好。这一天的旅程,充满了惊喜与欢乐,每一处风景都深深印刻在我们的脑海中,成为了一段难忘的回忆。</h3> <h3>根河市莫尔格勒 国家森林公园 </h3> <h3>白桦林 </h3> <h3>根河至黑山头:一日草原奇幻之旅<br><br><br>乙巳年 6 月 17 日清晨 7 点半,我们从根河市出发,沿着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 940 县道一路前行。这条道路紧贴着中俄界河,仿佛一条丝带,串联起沿途无尽的风光。<br><br><br>车子缓缓行驶,窗外的景色不断变换。我们经过五卡,朝着乌兰山景区进发。途中,一片草原彩地如梦幻般出现在眼前。我们迫不及待地停下车子,踏入这片绿色的海洋。脚下的草儿柔软茂密,宛如一张巨大的绿色地毯,无论是坐着、躺着,都惬意极了。这天的阳光格外灿烂,毫不吝啬地洒在大地上,为草原镀上一层金色的光芒。各色花朵也争奇斗艳,红的似火、黄的如金、紫的若霞,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大家兴奋地在草地上摆着各种姿势,尽情拍照打卡,有的还躺在草地上翻跟头、打滚玩耍,欢声笑语回荡在整片草原,不知不觉间,时间已到了 12 点。<br><br><br>抵达乌兰山景区时,才惊觉时间紧迫。我们匆匆在景区门口的广场打卡留念,简单吃了自带的午饭,便又踏上行程。天气就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天空渐渐阴沉下来,飘起了小雨,还刮起了风,但这丝毫没有阻挡我们前往古戈铁骑赛马场的脚步。<br><br><br>来到赛马场,我们纷纷戴上赛马头盔,穿上类似马甲的装备,瞬间有了专业骑师的模样。驯马师耐心地教我们骑马要领,缰绳是关键,往上提马就慢慢走,拉左边缰绳马往左边,拉右边就往右边,放下缰绳再用腿一夹,马便快马加鞭。我将这些要领牢记于心,骑着马随着队伍向江北江边行进。一路上,我按照驯马师说的操控着马匹,马儿果然十分听话,我忍不住向大家 “炫耀” 起来,说这马儿对我言听计从。大家在马背上一边拍照,一边交流骑马的心得,不知不觉,一个小时就过去了。到达终点时,大家都意犹未尽,纷纷表示下次若有这样的活动还要参加。<br><br><br>骑马结束后,我们来到一家写着 “草原欢迎你”“硬汉游牧场” 的地方。一进大门,便被里面的氛围所吸引。14 人纷纷换上蒙古装,男的化身侯爷、王爷,女的则成了皇妃、格格。穿上蒙古服,走起路来一摇一摆,仿佛真的成了贵族。大家在牧场里排演着,会唱歌跳舞的尽情表演,最后 “皇帝”“侯爷” 们一句 “赏”,引得众人哄堂大笑,这欢乐的场景成了大家深刻的记忆。<br><br><br>时间在欢乐中流逝,转眼到了 18 点多,我们抵达黑山头嘉兴园酒店。在这里,我们品尝着当地美食,欣赏着周边美景,小酌几杯,好不惬意。酒店里的音响适时响起,彭军、陆安、兰弦乐,还有导演李莉等人纷纷唱起了草原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红太阳》《十五的月亮》等歌声在房间里回荡。<br><br><br>吃完饭、唱完歌,我们前往 “野马无疆” 天边民宿休息。民宿里的设施齐全,通风向阳,洗漱间和房间都充满了浓郁的当地特色。40 多岁的民宿主人热情周到,让我们倍感温暖。随着夜幕降临,这一天丰富多彩的草原之旅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而那些美好的回忆,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h3> <h3>乙己年六月十八日呼伦贝尔游记<br>清晨启程,奔赴草原之约<br>乙己年 6 月 18 日星期三,清晨 5 点半的闹钟打破了黑山头镇 “野马无疆・天边民宿” 的宁静。简单吃过早餐,带上提前备好的中餐,我们一行从民宿出发,沿 332 国道向呼伦贝尔腹地驶去。三个半小时的车程里,车窗外的风景如画卷般展开:草原的美妙在眼前铺陈,山峦起伏着绿意,放眼望去尽是连天接地的草原,不见一丝树林的踪影,辽阔感让人豁然开朗。不知不觉间,车子转入 301 国道,驶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途经陈巴尔虎旗草原小镇,随后便驶入了缓满高速(G10)。<br>雨中驰骋,邂逅马背豪情<br>尽管天空下起大雨,G10 高速的行驶体验却格外舒适 —— 上下行道路分隔清晰,路面平整宽阔,丝毫未影响行进速度。抵达巴尔虎蒙古部落时,一场震撼的 “马之舞” 表演正等待着我们。首个节目 “万马奔腾” 中,无数骏马在草原上驰骋,跑出了一望无际的壮阔;马戏表演更是精彩绝伦:一匹马承载四人高呼 “祖国繁荣富强” 并快速奔跑,表演者在奔腾的马背上完成一人两马的翻越跳跃、倒立等惊险造型,还有下马飞跃马背搏击、蒙古摔跤、蒙古骑马舞等节目,引得现场掌声不断。值得一提的是,因 “马之舞” 场场爆满,景区即日起至 8 月 25 日暂停旅游同业凭同业证、导游证入场,只为确保远道而来的游客能有坐席观看。<br>满洲里寻味,烟火气里的欢聚<br>看完表演,我们在车内简单吃完自带的中餐,便在领队彭军的带领下,驱车前往满洲里市中俄互贸商品大厅。大厅里商品琳琅满目,从美食饮品到精美艺术品应有尽有,大家在国门四周打卡留念,即便天降小雨也不舍离去。下午 15 点抵达住宿地 —— 满洲里市北湖街与华山街的小院别墅后,彭军顾不上休息,特意跑到市场买来当地的牛羊肉。以冯兰为代表的几位 “能干泼辣” 的女士大显身手,不仅白煮了鲜嫩的羊肉(蘸盐、辣椒面、花椒等佐料食用,鲜香十足),还做出 20 多道美味佳肴。餐桌上,大家举起酒杯品尝 56 度的俄罗斯伏特加风味酒,我笑问:“三江集团的娘们儿怎么样?” 众人齐呼 “嘿,嘿,嘿”,欢声笑语中,是对这群勤劳朴素、热爱生活的伙伴们最真切的赞扬。<br>结语<br>这一天,从草原驰骋到城市寻味,从自然美景到人文盛宴,每一刻都充满惊喜。呼伦贝尔的辽阔与热情,早已融入这场与美食、伙伴相伴的旅程里,成为记忆中闪光的片段。</h3> <h3>满洲里的特色之旅<br><br>2025 年 6 月 19 日<br><br>满洲里纪行:在铁轨与套娃之间丈量边城时光<br><br>婚礼宫的哥特式惊叹<br><br><br>6 月 19 日的晨光里,我们从碧桂园碧草云天出发,车轮碾过满洲里的晨雾,转眼便望见婚礼宫刺破云层的尖顶。这座总高 57.8 米的哥特式建筑,主体 37.2 米的穹顶正被脚手架缠绕,却不妨碍砖石间的玫瑰窗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斑。同行者两两牵手穿过回廊,裙摆与镜头在 3000 平方米的广场上织成流动的画 —— 有人踮脚模仿电影里的新娘,有人仰拍尖顶与云层的咬合,脚手架在照片里竟成了时光的肋骨,将 1907 年开埠的往事悄悄嵌进建筑肌理。<br><br>铁轨上的百年年轮<br><br><br>历史博物馆的玻璃展柜里,1896 年《中俄密约》的复刻本泛着陈旧纸香。1897 年开工的东清铁路(后称中东铁路)从这里铺陈开去:1901 年满洲里车站的铸铁站牌、沙俄工程师绘制的铁路蓝图、1907 年开埠通商时的俄文货单…… 当讲解员说到 "1901 年 11 月 3 日全线贯通" 时,窗外老火车站的蒸汽机车突然鸣笛 —— 那台 1902 年的机车正停在铁轨上,锈迹斑斑的车钩还挂着 "满洲里 - 扎赉诺尔" 的木牌。有人爬上火车头模仿司机,铁踏板发出百年未改的吱呀声,恍惚间看见 1920 年代 "万国商都" 的驼铃与汽笛在铁轨上交叠,李鸿章与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签名仿佛还在条约上发烫。<br><br>舌尖上的跨境风味<br><br><br>玛利亚西餐厅的铜盘刚摆上桌,红菜汤的酸香便漫过 14 人的长桌。这道用牛肉、红菜头与番茄熬煮的俄式浓汤,上桌时总配着一勺酸奶油,琥珀色的汤汁裹着甜菜根的甜,面包蘸着吃竟尝出边境贸易的醇厚。1180 元的套餐里,烤羊排的焦香混着格瓦斯的麦香,有人举着刀叉研究披萨上的俄式香肠,有人对着叫不出名字的凉拌菜拍照 —— 透亮的玻璃罐里,酸黄瓜与红菜头切片在醋汁里浮沉,像极了套娃广场那些彩绘木娃的配色。<br><br>套娃广场的流光阅兵<br><br><br>暮色给 30 米高的主套娃镀上金边时,千盏彩灯突然点亮:彩绘表面的中俄蒙少女眉眼含笑,200 个迷你套娃在草坪上排列成星图,十二生肖石雕与十二星座灯柱在喷泉中倒影成双。我们的 14 人队列在广场正步走,"1234 锻炼身体,4234 强壮身体" 的口号惊飞白鸽,步伐踏在套娃广场的中轴线上,仿佛踩在三国边境的坐标点上。套娃酒店里的西洋绘画正被灯光洗亮,同行的国画爱好者却在走廊驻足 —— 穹顶彩绘里的圣像光环,终究比不过碧草云天别墅里那幅未展开的山水长卷。<br><br><br>当夜风掠过万俄国优选的货架,56 度的 "公羊伏特加" 瓶身正映着满洲里的灯火。有人打包奶皮子时算着邮费,有人把巧克力塞进购物袋 —— 免费邮寄的纸箱上,俄文地址与汉字邮编并排躺着,像极了白天在老火车站看到的双语站牌。回到别墅时正看见女士们端出晚餐,粥香里混着白天红菜汤的余味,而手机相册里的婚礼宫尖顶、铁轨铁锈与套娃彩灯,正悄悄在充电宝的微光里拼成边城的剪影</h3> <h3>满洲里 套娃广场 </h3> <h3>满洲里 街道夜景 </h3> <h3><br>阿尔山之旅随笔<br>乙巳年六月二十日,晨光微熹时的满洲里尚带着几分静谧,三辆越野车已如蓄势的弓弦,引擎的轰鸣划破晨雾,载着我们向阿尔山疾驰而去。车窗外,草原的风裹挟着青草与泥土的气息涌来,仿佛在预告一场与自然的盛大相逢。<br>沿 311 国道前行,途经新巴尔虎右旗,无垠的草原如绿色丝绒铺展至天际,洁白的羊群似散落的星辰,在起伏的草浪中缓缓移动。不久,呼伦贝尔湖的湛蓝映入眼帘,而杜拉尔火车站那斑驳的站牌,恰似一枚锈迹斑斑的时光印章,短暂定格了我们匆匆的行程。<br>抵达呼伦湖时,壮阔的湖面令人屏息 —— 水天相接处,云影徘徊,狂风卷着浪花拍打湖岸,却丝毫未减众人的兴致。领队 “121” 的口号骤然响起,队伍瞬间列成整齐的方阵,步伐矫健地沿湖畔行进,身影倒映在碧空之下,恍若与天地融为一体。摄影师们频频按动快门,捕捉这 “脚踏云端,人在画中” 的绝美瞬间;有人则在湖滩上捡拾光滑的鹅卵石,笑言要将这里的风与水一同珍藏。<br>午后行至阿尔山国门,骤雨如倾,70 元的门票未能让我们近距离观瞻国门,但雨中的建筑更显雄浑庄严。待雨势渐歇,众人转道前往预订的私人别墅。这座能容纳二十余人的居所温馨雅致,厨房器具一应俱全,卸下行李的刹那,漂泊之感顿消。随即奔赴当地超市,货架上鲜嫩的牛羊肉泛着油光,翠绿的时蔬散发着清香,想到即将燃起的灶台烟火,旅途的疲惫早已化作对晚餐的满心期待。<br>晚餐席间,有伙伴谈及阿尔山口岸:作为中蒙大通道的 “咽喉要地”,它不仅是物流运输的枢纽,更是两国文化交流的桥梁,肩负着推动经贸合作与友谊长存的战略使命。这场旅程,我们既领略了草原湖泊的苍茫壮美,也触摸到了边境口岸的时代脉动。当夜色浸染草原,众人仍在别墅露台上凭栏而坐,任星光洒落肩头,回味着这一日从自然胜景到人文底蕴的奇妙际遇,仿佛每一寸时光都沉淀成了心中的璀璨星河。</h3> <h3>满洲里套娃广场 </h3> <h3>满洲里 玛丽亚中西餐厅 </h3> <h3>呼伦湖</h3> <h3>乙巳年夏阿尔山纪行:火山与林海的三日巡礼<br> <br>6月21日·启程与地质奇观<br> <br>乙巳年端午前夕(2025年6月21日)清晨7点,三台越野车从阿尔山碧桂园半夏庭院度假别墅驶出,朝阳为木质廊柱镀上金边。这座隐匿于温泉街河西的别墅群,以2024年新落成的北欧式木屋为基底,推开窗便能望见远处雾霭中的火山锥轮廓。车队沿S203省道向东南行进,首站抵达世界地质公园核心区——不冻河。<br> <br>零下40度仍潺潺流动的河面,实则是火山运动的馈赠:地下20公里长的保温岩带如同天然地暖,将水温恒定在4℃以上。同行的地质爱好者老陆蹲下身触摸水流,惊觉卵石缝隙间竟有青苔摇曳,“这是大兴安岭唯一冬季能见到绿色的河床。”车窗外,三潭峡的花岗岩河床被水流切割成串珠状深潭,地池的玛珥湖地貌如大地瞳孔,而石塘林的黑色玄武岩上,偃松正从裂隙中钻出,根系像青筋般缠绕着火山浮石。<br> <br>午后抵达杜鹃湖时,6月的杜鹃花正铺展成燃烧的地毯。128公顷的湖面被火山灰岩层环抱,灰鹤在浅滩起落,有摄友抓拍到天鹅掠过花浪的瞬间。同行的旅游爱好者 念起当地民谣:“六月湖光接天赤,杜鹃谢后雪未消”——这片火山堰塞湖冬季会变身天然滑冰场,冰面下的气泡层在阳光折射下如水晶宫阙。下午一点多返程时,车队在乌苏浪子湖与天池服务区之间的山径旁,撞见那座被白雪与绿林簇拥的蓝房子。纯净的钴蓝色屋顶在云影中明灭,原是林业工人的旧休息 站,如今成了网红打卡地,我们在木栅栏前排列成队,让相机定格下火山岩背景前这抹童话色彩。<br> <br>6月22日·峡谷壮歌与味觉奇遇<br> <br>次日清晨闯入柴河源大峡谷,W形的11公里峡谷内,飞瀑跌落在火山角砾岩上,水雾中隐约可见彩虹。队伍中的老杨指着崖壁上的气孔状玄武岩:“这些孔洞是岩浆喷发时气体逸出的痕迹,每立方米岩石有3000个以上气孔。”谷底的柴河时而湍急如白练,时而平缓成碧潭,两岸针阔混交林正泛着新绿,啄木鸟的叩击声在峡谷中回荡。<br> <br>下午6点半,车队驶入市区寻味。“冰煮羊”的铜锅端上桌时,整块带骨羊肉在冰块与矿泉水的浸泡中收缩,待汤汁沸腾后肉质竟如豆腐般嫩软。餐馆老板揭秘:“阿尔山羊肉吃的是野韭菜和黄芪,喝的是矿泉,零下30度的冷鲜肉纤维更细腻。”14人围坐,人均75元便吃得额头冒汗,窗外的暮色里,不冻河正升起淡蓝色的雾霭。<br> <br>6月23日·铁轨上的往事与归途<br> <br>自由活动日租了单车穿梭老城。日伪时期的火车头转盘遗址藏在铁轨尽头,1937年日本关东军为掠夺森林资源修建的机械装置,如今仍能靠人力推动——握住锈迹斑斑的操纵杆轻转,轴承的咔嗒声里,仿佛听见八十年前劳工的喘息。我们轮流扳动转盘,看铁轨在夕阳下划出圆弧,打卡照里的锈铁与蓝天形成强烈反差。隔壁的温泉博物馆展出着18眼矿泉的水样,铁硅质泉的铁锈色与氡泉的澄澈形成奇妙对比,讲解员说这里的矿泉曾被日军用作伤兵疗养所,而如今48眼矿泉中37眼被纳入馆内,31个造型各异的泉池仍在为游客疗愈关节病痛。<br> <br>16:52,K7566次列车准时驶离阿尔山站。绿皮车窗外,火山群渐次退成黛色剪影,车厢里弥漫着羊肉火锅与松脂混合的气息。同行的姑娘突然轻哼起歌谣:“滑十里冰雪,品百眼矿泉……”这才惊觉,三天行程里,我们踏过万年火山岩,饮过矿泉,在不冻河畔见证了地质奇迹,也在转盘遗址触摸了历史褶皱——当列车驶入暮色中的兴安岭,阿尔山的故事已写进每个人的行囊。<br> <br><br> </h3> <h3>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 地池景观 </h3> <h3> 阿尔山市 市中心交通工具 还有传统古老的马车 </h3> <h3>全国最小的火车站 阿尔山 </h3> <h3>沈阳:穿越时光的历史文化之旅<br><br><br>清晨 5 点 35 分,阿尔山小火车站还笼罩在朦胧的夜色中,我们 14 人的旅行团便踏上了开往沈阳的 K7566 次列车。一路奔波,终于抵达沈阳,提前预订的如家酒店成了我们温暖的临时港湾。放下行李,稍作休息,大家便迫不及待地想要揭开沈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神秘面纱。<br><br><br>第一站,我们来到了沈阳故宫博物院。远远望去,红墙黄瓦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走进故宫,雕梁画栋间,每一处细节都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漫步其中,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回到了那个风云变幻的朝代,真切地感受到皇家的威严与奢华。同行的伙伴们兴奋不已,纷纷围在红墙边,摆出自认为最完美的姿势合影留念。无论是五六十岁的长辈,还是年轻人,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那笑容里满是对历史建筑的惊叹与喜爱。快门按下的瞬间,欢声笑语在宫墙间久久回荡,为这座古老的宫殿增添了一抹别样的生机。<br><br><br>离开故宫,我们来到了东三省总督府。这座古朴的建筑群,宛如一位沉默的老者,静静地伫立在那里,承载着东北厚重的历史使命。踏入其中,一股浓郁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精致的内饰陈设、珍贵的字画瓷器、古朴典雅的红木家具,每一件物品都像是一部史书,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我们静静地走着、看着,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脉搏,沉浸在岁月沉淀的深沉韵味中。<br><br><br>下午,张学良旧居陈列馆成了我们探索的新目标。在陈列馆里,一件件展品、一段段文字,如同一个个时光碎片,拼凑出张学良将军波澜壮阔的一生。我们跟随着这些线索,深入了解他的传奇过往,真切地感受到他炽热的爱国情怀与民族大义。那段峥嵘岁月的记忆,也在我们眼前缓缓展开,让我们对这位历史人物肃然起敬。<br><br><br>一天的参观结束,大家早已饥肠辘辘。一顿丰盛的沈阳特色美食,瞬间驱散了旅途的疲惫。品尝着当地的美食,感受着独特的风味,我们的旅程也变得更加圆满。饭后,我们回到酒店休息,为下一段旅程养精蓄锐。<br><br><br>次日凌晨 13点 27 分,我们搭乘 T184 次列车继续前行。经过漫长的车程,在 26 号上午 10 点 53 分顺利抵达武昌火车站。短暂停留后,换乘地铁与城际列车,最终平安抵达孝感东站。至此,从呼伦贝尔到大兴安岭,长达 15 天的旅行圆满结束。<br><br><br>这趟沈阳之旅,是一次历史与文化的深度邂逅,更是一场充满欢乐与感动的心灵之旅。每一处风景、每一段故事,都化作了我们珍贵的回忆。期待下一次启程,能继续探寻更多未知的精彩,续写属于我们的旅行篇章。</h3> <h3>莫尔道格 国家森林公园 </h3> <h3>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 </h3> <h3>编辑 杨常愚<br><br>摄影 彭领队 ,陆总 ,尹总 ,王总 ,李导演 杨常愚,<br><br> 2025年 6月 27日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