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尼泊尔,一个狭小而落后的国家,却因为居于喜马拉雅山南麓,有着8座8000米以上雪山,垂直的地理环境,从海拔数百米到海拔8000余米的植物和气候分布,同时,佛教和印度教混居的村落和民众,有着不同的生活习俗,其开发出的众多徒步线路各具特色,成为国际徒步者们的圣地。</p><p class="ql-block">MCT(Manaslu Circuit Trek)是尼泊尔玛纳斯鲁大环线徒步的简称,全程约160公里。从海拔800余米开始徒步,最后翻越海拔5106米的拉凯拉(Larkya )垭口下山结束。</p><p class="ql-block">ACT(Annapurna Circuit Trek)是安娜普尔纳大环线徒步的简称,全程约120公里,从海拔1860米的Bhesisar出发,经数天爬升翻越5416米的驮龙 (Thorong-La) 垭口,下山后结束,中间还有2天支线去海拔4920米的Tilicho湖。</p> <p class="ql-block">3年前,文武就筹划尼泊尔徒步,由于MCT线强制向导和进山许可证费用比较高,所以计划两条线路一起走,时间规划为20多天。</p><p class="ql-block">今年,文武发布召集令,我也终于能够随行,我们一行6人,分别是来自甘肃金昌的文武、家人睽、谦豫随、快乐梦,来自安徽安庆的提子和来自贵州遵义的无风,最小的58岁,最大的67岁,算是一只"夕阳红"的团队。</p><p class="ql-block">我们在拉萨集中,并在尼泊尔拉萨领事馆办理了30天的签证,火车到达日喀则,再坐长途汽车到聂拉木县,次日坐班车到樟木口岸出关,当日坐尼泊尔的大巴车一路颠簸到加德满都。</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转到布达拉宫的背面,换一种视角。</p> <p class="ql-block">晚上的一顿美餐</p> <p class="ql-block">美餐与歌舞相伴</p> <p class="ql-block">队员聚齐,左起: 快乐梦(甘肃金昌)、谦豫随(甘肃金昌)、提子(安徽安庆)、文武(甘肃金昌)、无风(贵州遵义)、家人睽(甘肃金昌)</p> <p class="ql-block">火车到日喀则,又停留一晚,买第二天早上的车票到聂拉木县,400多公里,193元,得坐大半天时间。</p> <p class="ql-block">318国道近聂拉木县,雪山风光。</p> <p class="ql-block">318国道聂拉木县是终点,下午5点来钟到,又住上一晚,我也在这里购买了后面MCT线的路餐。</p> <p class="ql-block">早上从聂拉木县城坐专线巴士到樟木口岸,尼泊尔叫柯达里口岸(Kodari)。由于沿途各种施工,修路、房建、架桥各个工程队“集聚一堂”,下山盘山路泥泞不堪、工程车、自卸车、材料车拥挤在单行道上,短短三四十公里路程跑了2个半小时,入关后步行3公里过塌方路,等12:30(尼泊尔时间 比国内晚2小时15分)去加德满都大巴车,傍晚才到加德满都,旅行社安顿好在泰米尔的酒店,晚上逛街换尼币(1:19),买了28天7G的ntc卡(最后证明在山上基本没信号,但也不能不买),吃完晚餐已到22:00。忙碌的一天,横跨两国,经历三季。</p><p class="ql-block">我们的樟口岸大楼和尼泊尔的柯达里(Kodari)口岸简易房、</p> <p class="ql-block">尼泊尔大巴车拉风的驾驶室和方向盘、牛气的司机和魔性的喇叭声、吊着车门揽客的售票小哥…车箱里晃荡的乘客,气氛十分欢乐、道路破烂、,一路上下客把车箱挤得像沙丁鱼罐头, 116公里的车程居然开了6小时左右,仿佛回到80年代的中国。</p> <p class="ql-block">加德满都停留一天,我们去了猴庙、巴德岗杜巴广场、博达哈大佛塔和烧尸庙,对巴德岗杜巴广场印象深刻!这一天,文武忙着和旅行社落实我们的行程,办理进山许可证和寻找购买价格便宜的气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延续数百年的经典 杜巴广场</p> <p class="ql-block">巴德岗古城和闲适的市民</p> <p class="ql-block">杜巴广场</p> <p class="ql-block">博达哈大佛塔</p> <p class="ql-block">进山许可证是尼泊尔官方行为,每人200美元,而MCT线是强制向导,旅行社收取的向导费和向导完工小费共3000元,我们每人分摊500元人民币,路上,还有官方收取的50元修路费。这样算下来,每人费用达2000多元。</p> <p class="ql-block">尼泊尔MCT徒步D0. 7:00~17:00加德满都坐大巴125公里于14:30到~达茅里再换另外一个大巴25公里~到海拔869米马奇卡拉(Mccha Khola)。一路的盘山路加炮弹坑、临崖路、驼峰路,晃荡颠簸,看的胆战心惊。这种体验好特别!</p><p class="ql-block">坐的可是我们国产的东风大巴车,不过发车站居然踩水里装行李。</p> <p class="ql-block">售票小哥与乘客共欢乐</p> <p class="ql-block">乡村小路上的大巴车</p> <p class="ql-block">马奇卡拉(Mccha Khola)一个小村,我们徒步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初尝尼餐 与中餐相距甚远,但还勉强可以接受。</p> <p class="ql-block">5月15日 尼泊尔MCT徒步 D1 : 从海拔869米的马奇卡拉(Mccha Khola)开始-到海拔1370米的Jagat,拔升500,行程20公里,9个小时。从上午头顶烈日到下午零星小雨,走的还算正常。沿途碰到法国、以色列等西方队伍,中国队就我们这一队,国际队看起来比较轻松,一方面他们都是年轻人,再者有些队伍还请了背夫,大家碰面彼此打着招呼,很亲切。路过乡村,民众友善、亲和,低海拔特色不明显。<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一天徒步,最后大家感觉比较疲惫。</span></p> <p class="ql-block">第一天 一开始看起来还算轻松。</p> <p class="ql-block">徒步中</p> <p class="ql-block">路遇各国队伍</p> <p class="ql-block">文武和向导明玛</p> <p class="ql-block">背夫们挣着辛苦钱</p> <p class="ql-block">5月16日 尼泊尔MCT徒步 D2:从海拔1370Jagat-海拔1860Deng,行程23公里,用时10小时。早上出客栈,遇收道路建设费每人1000卢比。这是尼政府新规(包括强制向导),也算是留下“买路钱”吧。刚见7161Shringi Himal峰露一个角,很快就被云层遮挡,遗憾。今天相对拔升海拔才500米,但是上下起伏让人走的疲乏,到客栈已近天黑。住宿条件较前两天差,物资都是骡马运输过来的,已经进入了核心区,需要在七八天走出核心区,否则每超过一天加收一天费用,也是管理手段,也许可以限制长时间逗留于核心区。</p> <p class="ql-block">村口的检查点,验证MCT许可证,又收了1000尼币(约50人民币)办另一个证,据说相当于修路费。</p> <p class="ql-block">路上,小村庄路口的小卖部,眼神纯真的小姑娘。</p> <p class="ql-block">这一群以色列的小伙伴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每天和我们同样的线路,也住在同一个客栈,所以,见面感到很亲切。</p> <p class="ql-block">入住的客栈和晚餐,两天走了40多公里,准重装徒步有点劳累,队员提子感觉有些不适,而且对后面的高海拔没有信心,虽然我们都表示挽留,但他还是决定下撤,很遗憾!</p> <p class="ql-block">吃了两天的炒饭,有点难以为继了,干,开水还得另外付费,所以今晚换成尼泊尔扁豆汤套餐,原因有二: 有配菜有汤,比干咽炒饭顺口一点;汤和配菜都可以免费加,这样可以让自己多吃点,保证第二天徒步有足够的体力。当然,山上的套餐和城里的套餐(上图)相比已经是简化版了,越到山上越简化,很无奈!</p> <p class="ql-block">5月17日 尼泊尔MCT徒步 D3 今天徒步20公里早上8点到下午6点,累计爬升1300M/下降500M至海拔:2600M,从Deng过了好多吊桥后,朝Budhi Gandaki山谷向西行驶。穿过森林和玛尼堆,沿着这条路通过Ghap和普罗克(Prok)村,普罗克村看到非常美丽的Siringi Himal山景。小径沿着河流穿过茂密的森林和河流,最后一次爬上陡峭的路段后,到达Namrung。</p><p class="ql-block">尼泊尔徒步,也许是旱季的原因,可能还加上土壤结构有关,路面灰尘比较大,这几天走的灰头土脸,鞋子上都是厚厚一层土。</p> <p class="ql-block">藏式风格越来越明显,雪山、森林衬托下,五彩斑斓的藏式民居越发显得美丽动人!</p> <p class="ql-block">路上需要大量饮水的时候,山里溪流的水就成了我们的补给,还好我们的胃都比较坚强。</p> <p class="ql-block">5月18日 尼泊尔MCT徒步 D4 从海拔2630Namrung~海拔3180Lho,爬升550米,行程12公里,用时6.5小时,是这几天来轻松点的旅程。从 Namrung 村出发,跨越 Linda 冰川和 Hinan 河向 Sho 村前进,今天一路以藏式风格为主,扎西德勒通用。 Naike peak 、 Manaslu north (7774m)、 Manaslu (8150m)二座雪峰忽隐忽现,烟雾缭绕,只既希望明天早上一睹世界14座8000+之一的马纳斯鲁峰壮丽景色了。</p><p class="ql-block">清晨,以色列的小伙子们喝着咖啡眺望雪山。</p> <p class="ql-block">路过美丽的小村庄</p> <p class="ql-block">转经,转一种好心情。</p> <p class="ql-block">khenpo kunsang大师 夏拉村(Lho)人,曾留学印度和新加坡,也曾游学过中国内地和台湾。在新加坡和台北筹得资金,于本村重建寺庙和白塔,即将完工,寺庙有雪山映衬,彩绘请了有名的工匠,制作十分精美,完工后将成为当地闻名的宗教礼拜和聚会场所,信众的膜拜之地。功德无量!</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手工织布手艺</p> <p class="ql-block">Lho村在MCT线上也算大点的,同时也很美丽。</p> <p class="ql-block">5月19日 尼泊尔MCT徒步 D5:夏拉村Lho 到海拔3520米的萨玛岗Samagang 6小时 行程9公里,累计爬升500M,很轻松的一天。Punggyen Gompa 是 MCT 上极有特色的佛教寺院。从夏拉村( Shyala ).出发6公里的距离大约抬升500米的海拔。视野上又开阔了一个等级,MCT 线路北侧的雪山也能清楚地看见。加上蓬境寺的周边地形犹如个"凹"型山谷,除了观景也适合放牧,夏季这里是当地牧民的天然牧场。开阔的草原上一条路前往萨玛岗( Samagaon )。这个是整个玛纳斯鲁地区规模最大、基础设施最齐全的村常是攀登马纳斯鲁峰的最后一个补给村落,也是 MCT 线路的必经之路。</p><p class="ql-block">清晨,雪山下的村庄。</p> <p class="ql-block">雪山和白塔</p> <p class="ql-block">清晨,小喇嘛们在雪山下练习法器的吹奏。</p> <p class="ql-block">这个寺庙很宏伟 远远拍了一张</p> <p class="ql-block">一路上各种佛塔和玛尼堆,从佛塔下穿行而过在西藏好像没有。</p> <p class="ql-block">5月20日 尼泊尔MCT徒步 D6:今天轻装 Samagaun to Manaslu base camp(玛纳斯鲁大本营) to Samagaun 上升700米 下降700米,行程18公里,用时7.5小时。昨晚上下了小雨,我们依然按计划前往大本营,早晨雪峰在烟雾缭绕中忽隐忽现,却只看见玛纳斯鲁侧峰露出,但是沿途有一段满山遍野的黄色报春花,还有贴地生长的黄色和红色小杜鹃也让人心旷神怡。心里还诧异前往大本营路上怎么没有登山者及运输骡马及夏尔巴,后来得知玛纳斯鲁峰登山季在秋季,自然看不到各国营地。只碰到两队西方徒步者往大本营队伍。我们最后到达4200冰川脚下,听着不断传来的隆隆雪崩声就此打住返回萨马冈Samagaun。</p> <p class="ql-block">玛纳斯鲁大本营旁的彭觐寺(Punggyen Gompa) ,登山者祈福平安、祷告顺利场所。</p> <p class="ql-block">傍晚,玛纳斯鲁主峰(8163)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p> <p class="ql-block">5月21日 尼泊尔MCT徒步 D7 从海拔3520 Samagang~海拔3875 Samdo,此处离中国边境仅10公里,号称小西藏,据说有个小型的口岸,每年对边民开放2个月。今天爬升不多330米,途径玛纳斯鲁峰冰川融水形成的比兰达拉湖(Birendra Lake),行程10公里多,用时5小时(向导领错路多走1小时)。阴天,有零星小雨,体感稍冷。昨天傍晚终于看见了8163玛纳斯鲁主峰,虽然只露出个尖,也算幸运了。</p> <p class="ql-block">Samdo的一道彩虹</p> <p class="ql-block">5月22日 尼泊尔MCT徒步 D8 从海拔3875桑多(Samdo)~海拔4460达兰萨拉(Dharamsala),拔升585,行程6公里, 只用时3.5小时。之所以行程短,就是为了明天翻越海拔5106的拉凯拉(Larkya)垭口,进一步适应高海拔地,达兰萨拉(Dharamsala)是路途中一个临时住宿地,条件简陋,几排板房,电源是柴油发电机到晚上给电1小时,手机没信号,没有WiFi 和洗浴间,但是吃饭、住宿却是最贵的。我今晚的尼泊尔扁豆汤套餐1100尼币,配菜却是最差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尼泊尔山地徒步 直升机救援是一大特色,如果购买了相应的保险,在徒步中遇到突发意外,在没有公路的情况下,直升机救援就能及时给与支援。</p> <p class="ql-block">简陋的厨房是翻越垭口的能量保障</p> <p class="ql-block">5月23日 尼泊尔MCT徒步 D9:凌晨4点出发 从海拔4460达兰萨拉(Dharamsala),拔升约700米 翻海拔5106的拉凯拉(Larkya)垭口,也是MCT线路上唯一5000+垭口 下山到海拔3750宾唐(Bimthang),拔升700米,下降1356米,行程16公里,用时10小时。翻垭口至少6支队伍,我们是唯一的中国夕阳红队伍(平均年龄61岁)自负重、在狂风中艰难翻过垭口,不输西方青年队(有的还雇背夫),大涨志气。宾唐(Bimthang)条件就好多了,物价感觉降低。大家今天比较疲惫,到客栈饭量大增。上山确实很累,但下山感觉更难,下山的前两个小时,山脊上大风吹着雪打在脸上感觉到痛,前面走过的路迹,很快就会被吹来的雪覆盖,有些路段又陡又滑,只好坐在雪地上梭下去,后面又是乱石凹凸不平的山路,很费腿!</p> <p class="ql-block">终于到达垭口!</p> <p class="ql-block">以色列小伙子拉我和他合影</p> <p class="ql-block">下山途中 远处的雪山和海子</p> <p class="ql-block">宾唐(Bimthang)虽然不大,看起来却很漂亮!</p> <p class="ql-block">5月24日 尼泊尔MCT徒步 D10 从海拔海拔3750宾唐(Bimthang)~海拔2300提拉村(Tilije),下降1450米,行程20公里,用时7.5小时。随着海拔逐步下降,从高山草甸过渡到热带雨林,巨大的松树和其他树木交织的原始森林遍布沿线,在7000+玛纳斯鲁侧峰的映衬下更显得十分壮观、而今天最大的惊喜莫过于一片大红 粉红 浅紫 白色相间的高山杜鹃林 映衬着远处的雪山 美得不可方物 原以为季节已过 却让我们没有留下遗憾!冒着中雨行进了半个多小时 双腿略有酸痛和僵硬 这也是山野徒步必须付出的代价!</p> <p class="ql-block">山里的尼泊尔农家客栈,虽然不富裕,但是打理得井井有条,干干净净,其实也能说明,她们物质方面不丰富,但卫生习惯还不错。</p> <p class="ql-block">客栈老板母女俩</p> <p class="ql-block">这一片山林的各色杜鹃花,是这次徒步的意外惊喜!</p> <p class="ql-block">队员快乐梦这次穿的新徒步鞋没有买大一码,脚这几天有点磨伤,加上昨天的下山强度太大可能拉伤了,今天走到一半坚持不下去,只好联系马匹骑下山,还好已经翻过垭口,离终点不远了。</p><p class="ql-block">作为初次赏试长线徒步,能在这样的条件下,完成10天的高海拔徒步,已经相当厉害了!</p> <p class="ql-block">昨晚入住的客栈,看起来还不错,洗了个热水澡又换洗了衣服,舒服多了。晚上的尼餐也比山上好些,价格也降到了750。</p> <p class="ql-block">5月25日 尼泊尔MCT徒步 D11:从海拔2300提拉村(Tilije)~海拔1963达拉帕尼(Dharapani),下降337米,行程5公里,用时1小时多,计划书就是这样设计的,就当是休整吧。到此,MCT全程160公里徒步完成,因为有个世界第八高峰8163玛纳斯鲁峰而有名气,也算是体验了这条著名线路。出山口有吉普车,免费拉到徒步检查站(查验MCT出山和ACT进山两个许可证、政府修路缴费证、进保护区是否超时及进出山人数是否一致,以防安全事故),下午休息,整理图片和视频,晚餐,终于见到一点鸡肉,虽然还是咖喱味的,也是聊胜于无。</p><p class="ql-block">老板娘看起来像中国人,一起合个影。</p> <p class="ql-block">检查站,MCT的最后一站,也是ACT起点查验处。</p> <p class="ql-block">原以为达拉帕尼(Dharapani)是一个大镇,想好好休整一天,吃点好的解解馋,实际上就10几户人家,所以决定半天休整,晒晒太阳,随便转转看看。</p><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住的小客栈,就两个房间,终于wifi不收费了,山上wifi都是使用按人收费,最高收400尼币一人,还常常效果不好。做视频需要很大的耐心!</p> <p class="ql-block">快乐梦因为脚伤,决定ACT不走了,跟向导明玛一起返回加德满都,然后回国。于是我们的队伍就成了4人队了。</p> <p class="ql-block">5月26日 尼泊尔ACT徒步 D1:16000尼币(约880元)包Jeep车从海拔1963达拉帕尼(Dharapani)~海拔3560马楠(Manang)50来公里,车程3.5小时。一路颠簸到达目的地。马楠是ACT大环线上最大的镇子,Jeep车最后能到达的终点,也是这十多天来最大的村镇,餐馆商店客栈比较多,饭也比较可口,许多攻略上说可以跟客栈老板砍价,其他物价和低海拔的镇子接近。这里附近有2条徒步线路,虽然也近徒步登山淡季,也不时会遇到队伍,我们计划在明天去冰湖,后天出发前往T湖。</p><p class="ql-block">之所以包车到马楠,是因为我们觉得低海拔的线路我们在MCT已经走过,没必要再有类似的线路,直接到马楠少走3天低海拔线路。</p> <p class="ql-block">在MCT路途中一直形影相随的以色列队在这里又碰到了,大家就像老朋友一样彼此打着招呼很是亲切。开心合个影。</p> <p class="ql-block">找到一家宝藏餐厅,很温馨,窗户可以看见雪山,菜单看价格也不贵,wifi信号好,更重要吃饭时有免费热水,这两天我们都在这儿吃。</p> <p class="ql-block">这鸡肉炒饭有大颗的鸡肉,还过了油,吃了10多天素的我们觉得这就是美味了!</p> <p class="ql-block">傍晚时在餐厅院里拍的延时视频</p> <p class="ql-block">5月27日 尼泊尔ACT徒步D2:从海拔3540马楠(Manang)~海拔4600冰湖 再返回马楠,爬升1060米,下降1060米,行程17公里,用时9小时。今天马楠支线到冰湖,虽然是轻装,但是上升下降两千多米,够累!不过到跟前,看见湖水映衬下的雪山、白塔、经幡,还见到两只大黄鸭带着六只小黄鸭在湖中游荡,凉风习习、蓝天白云、远眺雪山下的乡村,赏心悦目!</p><p class="ql-block">话说,其实我今天状态不好,4200左右觉得体能下降,队友先行,我休息后继续爬到4370左右,感觉体能没有恢复,决定下撤,最后是队友替我看了冰湖,也不错。</p> <p class="ql-block">5月28日 尼泊尔ACT徒步 D3: 从海拔3540马楠(Manang)~海拔4200T湖大本营(Tilicho),爬升1060米,下降400米,行程16公里,用时6.5小时。今天往T湖大本营,提前把大背包物品放在l路过的康萨(KHANGSAR)客栈(也是明天晚上的住宿地,谦豫随MCT线脚可能拉伤,加上昨天强度也大,需要休息调养,2人就留在客栈休整等我们),但是上升下降路程也让人走的辛苦,尤其是经过的大流沙,一不小心就有滑向深谷的感觉。大本营住宿条件还行,500卢比一间,炒饭也贵。路途中只碰到一个昆明小伙(加上昨天碰到3个北京的),这条线的国人还是不多。西方队伍就比较多了。</p> <p class="ql-block">这一段两三公里长的土林和大流沙路段,是千百年冰川融蚀形成的奇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看起来既状观又十分凶险,脚下不留神就有滑下深渊的可能。</p> <p class="ql-block">山上的住宿和餐食都比较贵,马楠到T湖这16公里,尤其后面10公里,几乎没有村民,有的只是为徒步者修的小路和建的客栈,山上树都没一棵,食物和燃气罐都是骡马驮进来的,所以,想想这么不容易也就释然了。</p> <p class="ql-block">一位俄罗斯母亲带着自己两个小女儿从T湖返回,让人敬佩!但愿有越来越多的国人走出国门,走向户外(不含城市露营),看看世界。</p> <p class="ql-block">今天出发时的小插曲,前天到马楠,问第一家客栈,要价1000卢比一间房,看起来还不怎么样,第二家客栈开价500卢比一间,房间还很不错,有卫生间热水洗澡,老板热情带我们看了餐厅,也很不错。不过,后来两天,我们都在外面餐厅吃饭,所以今天走的时候,我们按500一间共2天付2000卢比,老板不干了,说我们没在客栈吃饭,500不行。最后,说了一阵,又付了1000卢比,老板才接受。想想老板期望落空,补尝一下也说得过去。</p> <p class="ql-block">T湖大本营建的还很不错,我们住这家500卢比在客栈吃,还好。整体而言,ACT线上的客栈环境好于MCT线上的,wifi要么免费有的也收费,但没那么贵。</p> <p class="ql-block">5月29日 尼泊尔ACT徒步 D4:5点出发 从海拔4200T湖大本营(Tilicho B C)~海拔4920T湖~海拔3640康萨(KHANGSAR),爬升1200米,下降1600米,行程20公里,用时10小时。昨晚大本营下雨,今晨云层较厚,雾气很浓,爬至4800还有雪。能否见到T湖心里没底,经过5.5公里艰辛的上山路,于8:00到T湖。虽然雾气环绕,但总算还行。T湖很大也很美,但是等了近一小时,依然没啥变化,阳光没能穿透云层,山上天气寒冷,没法久待,只能下山了。沿昨天的来路回到康萨,到客栈跟休整队友汇合,明天继续ACT。</p> <p class="ql-block">快到4700m的时候出现了著名的“22拐” 一共11个Z字坡爬得明显觉得氧气不够用 爬完这段后 剩下就是一段缓坡直达T湖</p> <p class="ql-block">5月30号,尼泊尔ACT徒步 D5 Kangsar to Yak kharka 9.5公里 拔升740米 下降480米从康萨3640米出发,一路爬升到雅克哈尔卡4050米,回到ACT主线上面,这一段的风景特别漂亮,这里的植被丰富多彩、千姿百态。路上又见到马来西亚的和北京的驴友,不过走这一段路的徒步人数相对较少,所以山上的路迹不是特别明显,有一段路迷了路,还好很快就找到路了。中午就住下了,天气挺好,洗了衣服还洗了个热水澡,相当于休息了半天,很舒服。</p> <p class="ql-block">前天遇见的马来西亚小两口又见面了,明晚在高营又在一起,后来在加德满都居然又在酒店遇见,这缘份不浅。</p> <p class="ql-block">过完吊桥上了坡,就又回到ACT主线了。</p> <p class="ql-block">5月31日 尼泊尔ACT徒步 D6 从海拔4050雅克哈尔卡(Ya know Kharka)~4800的高营(Tho run High Camp)。行程10公里,爬升900,下降160,用时4.5小时。昨晚上下雨到今天早上,8:00时以后基本上不下了,但是路途中还有零星小雨,雾气环绕雪山,使得一路上都在迷雾中行走。但是这个天气适合徒步,只是到了海拔4450的Thorung Phedi时,距离今晚的住宿地还有1.5公里,却要急剧爬升350米,加之高海拔,这段竟然走了2小时,累的气喘吁吁,就此住下算了吧,好好休息,明天早上翻垭口海拔5416陀龙垭口(Thorough La)。</p> <p class="ql-block">谦豫随这几天已经很疲惫和腿疼,能坚持爬上最后这个陡坡非常不容易!</p> <p class="ql-block">这只狗狗从4450一直跟到4800</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个陡坡啊!</p> <p class="ql-block">傍晚,雪山时不时露一下脸。</p> <p class="ql-block">我们到高营还算早,看这空荡荡还很简陋的客栈试着和老板讲个价,结果老板爱搭不理,每人500卢比没得讲,还是住下吧。</p> <p class="ql-block">到了下午各个队伍陆续都到了,客栈差不多住满了,晚上餐厅好热闹。</p> <p class="ql-block">6月1日 尼泊尔ACT徒步 D7 早上5点出发 从海拔4800的高营(Thorough High Camp)~翻海拔5416陀龙垭口(Thorough La)~海拔3760穆克提纳斯(Muktinath)。行程15公里,爬升600米,下降1700米,用时7.5小时。经过2.5个小时的徒步,我们抵达5416米的陀龙垭口。陀龙垭口在当地人口中被称作陀龙拉,地理上连接马楠县和木斯塘县,这是两个尼泊尔人口最少的行政区。对于徒步者来说,陀龙垭口是一个里程碑,穿过了垭口,就意味着成功完成了尼泊尔ACT徒步。从垭口走5个小时极速下降,抵达穆克提纳斯(Muktinath)。 20来天的MCT加ACT徒步行程结束,徒步17天,共160+88=248公里。</p> <p class="ql-block">很多资料把高营标注在4900米,这是个错误,实际上4900米处很小一排简易房,这时候还无人值守,如果贸然前往,那就会有麻烦。</p> <p class="ql-block">没想到,这里居然还是自行车速降基地。</p> <p class="ql-block">远眺徒步终点穆克提纳斯(Muktinath)村</p> <p class="ql-block">过穆克提纳斯(Muktinath)村检查站查验许可证并盖章后,离开安娜普尔纳保护区,至此,我们从MCT开始6人到ACT4人,虽然经历了各种困难,终归是安全完成了。</p> <p class="ql-block">尼泊尔MCT和ACT徒步结束了,对比两条线的景观和难度,MCT略胜一筹,但MCT线由于强制向导原因,人少了个人承担的成本就很高,除非人多分摊,同时,路上喝热水要付费,必须带上气罐炉头。再加上热水洗澡和wifi收费,成本又增加了,所以适合组队同行。而ACT线胜在性价比高,只需3000卢比便可单独办安娜普尔纳保护区许可证,而且该许可证包括ABC线路和布恩线,徒步进度快慢随个人体能可长可短,路线清晰,只要稍加准备就没有迷路的风险。主线全程加T湖,10天左右足够。如果假期时间有限,直接走ACT,两星期时间就够了(包括大交通飞机来回)。 </p><p class="ql-block">对于我个人而言,主要的困难在于对尼餐的适应,5天以内都还好,但时间长了,确实感觉难吃,没有肉营养也不够,吃不好直接影响到徒步时的体能,这次徒步回来体重少了3公斤多。建议路餐和零食精心准备,调节胃口,保持体能。再说,长时间的负重(准重装) 徒步,我后面两天也用了护膝(以前都只是带着备用)</p> <p class="ql-block">我们先到村口停车场,转了2小时,都没有去博卡拉的车,只有一辆奥拓车愿意去,但要价很高,所以,我们找了客栈先住下,准备第二天坐班车到Jomson,然后在转车到博卡拉。后来北京学霸美女帅哥队伍传来消息,说她们沟通好找到去博卡拉的包车,邀我们一起,这样,我们赶紧收拾好东西,一起包车到博卡拉。</p><p class="ql-block">幸好走掉了,后来得知,由于博卡拉交通罢工,班车交通中断几天,我们可能会被困在村子里。</p> <p class="ql-block">昨晚吉普车包车到博卡拉,正好遇到交通系统罢工(据说是民众要求恢复君主制),导致交通不畅,车费大涨(平时包车费从20000卢比涨价到25000卢比)。而且司机还不敢白天进城,害怕示威游行者打砸车辆,只得一路走走停停,几辆车结伴而行,凌晨2点过才到博卡拉。在博卡拉休闲两天,转转街景、游玩湖畔、参观登山博物馆馆。两天后坐旅游巴士到加德满都。</p> <p class="ql-block">博卡拉印象,比较喜欢费瓦湖,可惜没能多待两天环湖一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