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古城,品味人间烟火~运城新绛

<p class="ql-block">白台寺源远流长,始建不详,历经唐、金、元等朝代的精心修缮,每一次的雕琢都为它注入了新的活力与韵味,承载着千年的风雨洗礼与文化传承。</p><p class="ql-block">三滴法藏阁,此阁为两层阁楼式,屋顶三层重檐,远看呈“三滴水”式,可以想见下雨时一檐一滴水的壮美景观。</p> <p class="ql-block">山门上的对联“走正道心无旁顾;入山门别有洞天”劝人向善,心中要有正道,才能“别有洞天”。</p> <p class="ql-block">彩塑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或慈悲祥和,或庄严肃穆,每一尊都仿佛有灵魂,默默诉说着过往,对研究晋南彩塑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1200年的古槐树</p> <p class="ql-block">泉掌关帝庙,规模形制和建筑风格极具特色,尤其是蟠龙柱特别传神生动。</p> <p class="ql-block">正殿围廊下共有20根蟠龙柱,其中,11根为浮雕龙柱,9根为浅平雕龙柱。只见浮雕龙柱上龙的身姿矫健,腾云欲飞,龙爪下或抓着鱼鳖、青蛙,或抓着人头、人腿,旁边刻有牡丹、莲花等,寓意年年有余、福寿延年等。11根浮雕龙柱,造型各异、形态不一,这在各地关帝庙中都十分罕见。</p> <p class="ql-block">福胜寺,是一座佛道儒三合一的寺院</p> <p class="ql-block">影壁上的渡海观音悬塑为元代作品。渡海观音被称为中国最美观音。从底部的海浪在到仙山,龙王龟丞相,鲶鱼精,左右明王,画面感超强。</p> <p class="ql-block">汾城古建筑群,唐初为尉迟公的封地鄂公堡,唐贞观七年县城由古城迁于此,名为太平县,由于历朝的建设,使汾城留下了大批的古建筑,被誉为山西省十大古建群之一</p> <p class="ql-block">龙兴寺建于唐代,至今已经有1500年的历史。寺庙最大的特点是有1座13层高的宝塔,高约40米,坐落在县城城北街顶端的高崖上。</p> <p class="ql-block">《碧落碑》全称《李训等为亡母造大道尊像》,是唐高祖李渊第十一子韩王李元嘉的儿子李训、李谊、李譔、李谌为其亡母房氏祈福而立。</p> <p class="ql-block">塔顶中心为铁制,高2.3米、重约400公斤。塔顶内部存放着佛宝舍利和一些不知名的东西,也就是传说中的塔神。</p> <p class="ql-block">宋金古墓砖雕</p> <p class="ql-block">绛州署,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经宋元明清的修缮与扩建,是目前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署衙建筑群体。</p> <p class="ql-block">绛州大堂,始建于唐代,唐太宗时期的左领军大将军张士贵曾在此设帐募兵,招兵买马,人称“帅正堂”</p> <p class="ql-block">绛州大堂面宽七间,进深八椽。其建筑风格粗犷豪放,造型朴实无华。内部使用了减柱法,使得内部空间极为开阔,梁柱大多使用原始材料稍加砍削而成,展现了不拘一格的元代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鼓楼</p> <p class="ql-block">古戏台</p> <p class="ql-block">古城墙</p> <p class="ql-block">稷益庙,这是一座供奉后稷和伯益的庙堂。创建时代不祥,元、明重修并扩建,现存山门、献亭、舞台、正殿等。</p> <p class="ql-block">稷益庙壁画在稷益庙正殿东、西、南三壁上,总计130余平方米。壁画歌颂大禹、后稷、伯益教民稼稿、为民造福的事迹和古代人民征服大自然的坚韧不拔精神。东壁绘“朝圣图”,三圣帝君坐于殿中,侍女成群,百官、武将、农民朝贺侍立;或手持五谷,肩扛农具;或挑猎物,捆蝗魔,抓蚂蚁;或捧果盘,提壶浆,千姿百态。西壁绘大禹、后稷、伯益,烧荒、狩猎、伐木、祭祀以及农业生产活动等。画法精湛,布局严谨,笔力劲健,色彩纯朴浑厚,为明代壁画中的佳品,完成于正德二年(1507)。</p>

龙柱

绛州

后稷

建筑风格

亡母

山门

正殿

浮雕

观音

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