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郑宇光</p> <p class="ql-block"> 在建成区面积71平方公里的黄山市中心城区屯溪十余处公园当中,逼仄在滨江中路和宇隆商贸城、惠中商城之间的屯溪公园显得很不起眼,无论体量还是内容,都只能算个小弟弟。然而,看官是否知晓,在屯溪城区面积尚不足5平方公里的二十世纪中期,她就早已存在,而且是全城的唯一,人们只习惯地称其“公园”,冠名“屯溪”,是城区扩大、公园骤增之后的事。故所以,应该为其正名,她是屯溪公园家族无可争辩的老祖宗。</p><p class="ql-block"> 我印象中的公园地处江心洲北面渐江水域杨柳岸边,背依公园街,斜靠栗树园,其中原本不乏参天古木、奇花异卉、亭台楼阁。解放后,人民政府在此先后设立胜利台、体育场、图书馆、文化馆、电影院、灯光球场,加之各地频繁来此文化交流支起大帐篷的杂技、马戏、曲艺等演出,内涵越发丰富,青少年趋之若鹜。与其说这儿是公园,倒不如说,它是一个集文化、艺术、体育、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大型社会生态系统。正由于这一特定社会生态的存在并不断产生活力四射的正能量,至少跨越三个年代对青少年健康向上成长起过积极的促进作用。 </p> <p class="ql-block"> <b>胜利台下看赛事</b></p><p class="ql-block"> 升初中后,公园是我上学的必经之处,也是我逗留最多的地方。那时体育场和胜利台是多功能的:重大集会,胜利台是当然的主席台;露天电影、文艺演出,台上支起银幕、挂上横幅,体育场即成观众簇拥的站席;唯有举办运动会时,体育场才还其本原作用,被石灰划线分割成若干赛区,胜利台下则成为人们总揽全局的最佳位置,但要细看各分项赛事,则须贴近察看端详。</p><p class="ql-block"> 我喜欢看运动会,每逢赛事,定会抽空前往,印象最深的有两次:一次是看屯溪中学(现屯溪一中)高三学生梅松龄的十项全能比赛;一次是观赏屯溪“球星”队对抗安徽女篮。</p><p class="ql-block"> 在1963年徽州地区中学生运动会上,体育成绩总是甲等人称“老甲”的梅松龄出尽风头,不仅摘取该届运动会十项全能桂冠,而且打破安徽省纪录。后来他考入浙江大学体育系,毕业即留校当老师直至退休返回屯溪定居。</p><p class="ql-block"> 我曾贴近沙坑细观老甲跳远,但见他轻快助跑准确踏板腾空一跃,五体朝后成流线形,可谓身轻如燕,即将落地刹那,猛然收腹,双腿前甩,上身前趋,稳稳站立,六米八三,成绩不俗,将二、三名甩出一大截。就在他步出沙坑边擦汗边看着裁判用皮卷尺测量成绩时,我偷窥了他的腹肌,八块,我的天!而我当时只有四块。从此下决心,以老甲为楷模,每日仰卧起坐、俯卧撑反复练习,最终只练成六块。看来,运动健将级不是每个人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p><p class="ql-block"> 1965年,在屯溪人民电影院南向同一经度,一座围城式灯光篮球场拔地而起,经常举办各系统各市县比赛,平时免费对广大篮球爱好者开放。这当中脱颖而出一批“球星”,他们一有空就泡在这里,爱看球的市民几乎都能叫得出每个人的姓名。由于来自不同的行业和单位,往往在此相遇总是随机组合两队对抗。为哗众取宠,他们不时会耍弄花里胡哨的动作,以期博得观众喝彩。</p><p class="ql-block"> 是年10月间,安徽女篮来屯与“球星”队友谊比赛。观众席早早就坐满了人,迟来的观众只能站在座席四周墙边或赛场外围。双方运动员进场,只见:安徽女篮英姿飒爽,阵容不俗;“球星”队个个气宇轩昂、神采飞扬,频频向青睐他们的观众招呼致意。三分钟热身,安徽女篮或三步上篮庄重不苟,或跳起远投出手不凡;屯溪“球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使尽浑身解数施展不同身段或动作,赢得阵阵掌声。随着裁判一声哨响,友谊赛正式开始,客方先发球,“球星”们不敢怠慢,采取“一盯一”战术。突然,客方一队员摆脱对手往主方篮前跑去,一个长传,直接三步上篮,先声夺人。“球星”队不甘示弱,人高马大却不失灵活的翟涛接过球S形运球过人直取客方篮下,两名女篮队员前后夹击,翟涛一个弧线传球给小个机灵鬼绰号“辣椒”的队员,“嚓”,篮球中空落网,对方猝不及防,观众掌声雷动。</p><p class="ql-block"> 这场比赛性质为友谊赛,整个过程并不显激烈。训练有素的女篮似乎未尽全力,更多的像在表演;屯溪“球星”们因对方是客队又系女流,亦未敢造次,而是故意显摆主人和绅士风度。整场赛事比分交替上升,至最后几秒钟,比分51比48,主方发球,翟涛接球习惯长运,客方队员几乎全奔后场,没想到他中场嘎然止步来了个超级远投,球不偏不倚正中篮圈,51比51,皆大欢喜,灯光篮球场爆发出未曾有过的经久不息的掌声。</p> <p class="ql-block"> <b>纳凉椅上观众生</b></p><p class="ql-block"> 公园内临江一面有好大的一片绿树浓荫,在没有空调连电风扇都尚未普及的年代,这儿不啻为夏日市民绝佳的纳凉去处。</p><p class="ql-block"> 处于经营淡季的屯溪浴室瞄好了这方天地,搬来数十张竹躺椅摆开一字长蛇阵,每两张竹椅间设一个竹茶几。来此纳凉的人只需花1角钱即可享受半日,外加冲泡一杯“屯绿”随时续水的优待,因此日日客满系常态。一花引来百花开。冲着这份人气,饮食服务公司冷饮门市部抢占园中亭廊有利位置,拉开架式招徕顾客;卖西瓜的将担子歇在一边,展开收折桌,用窄长的专用刀将西瓜大御八瓣,加上防蝇竹罩,静候人们前来大块朵颐;摆小人书摊的呈60度倾斜支起分隔式书架,摆放三五矮凳,顷刻就引来几位孩童落座翻阅……</p><p class="ql-block"> 我正出神地巡视着众生百态,忽见一男孩猫在六角亭下,用乳胶管插入亭上一角笋壳封口的坛子,而后蹲下来将管子另一头含入口中贪婪地吮吸着。那不是同学小禾么?他这是干什么?小禾也发现了我,一个劲地朝我摆手,见我不作声,又招手让我过去,把管子放进我嘴里。我轻轻一吸,甜蜜蜜的果子露汩汩流入胃肠,真的太舒服太惬意了。接着,躲在假山后边的几位同学一个个轮流享用,直至露尽坛干。</p><p class="ql-block"> 回到已买座的竹躺椅,我再也无心观察别的,心里如同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偷眼瞥六角亭方向,恰见冷饮师傅拍着那空坛大喊大叫的听不清在说什么,不由自主脸红到耳根。这算偷吗?不,不!小禾他们身体缺糖,如果有钱,就不会这样,我也是。不过无论怎么说,这种行为总是不光彩的。我下意识摸了下衣袋,仅存3分钱,没法子,待有钱时再图偿还吧。</p><p class="ql-block"> 啪,啪!“雪糕1角,棒冰4分!”冷不丁一位操浓重杭州口音的阿姨唱曲般吆喝着赶来凑起了热闹。公园一角大鼓书帐棚内一下子窜出一溜子人争相购买,纳凉的、看小人书的、在石墩上下象棋的纷纷加入抢购行列,生意火爆之极!</p><p class="ql-block"> 我怦然心动。对于习惯饮茶、吃西瓜消暑解渴的屯溪人,棒冰、雪糕是新生事物是时尚,难怪好卖。联想到自己上学期贪图嘴快活,母亲每月给的7元钱伙食费都买“牛屎糖”(山芋糖稀做成块状包有糖纸)吃了,放暑假前校总务处来了催款单,共欠伙食费28元,不敢跟家人说。这不是机会来了么?于是央求母亲去食品厂领证,第二天就干起卖棒冰的营生。</p><p class="ql-block"> 当我背负蓝白图案的棒冰箱,学着杭州阿姨的腔调哼唱叫卖曲步入公园时,一张张熟悉的面孔皆露出几许惊讶,有人主动为我腾出最佳位置,有人还拧了把小竹椅让我坐着唱卖。杭州阿姨又来了,屯溪浴室老孟头呵斥道:“你一大人,哪能跟小孩争地盘?”望着那阿姨嘟喃着离去,我心里美滋滋的:得亏常来公园,人缘才这般好。这天,我卖了两箱共240支棒冰、60支雪糕,按提货价棒冰3分2、雪糕8分4结算,挣2元8角8。回家虚报1元8角8,私藏1元。母亲十分高兴,拿着我上缴的利润跟邻居程老师、詹老师说:“你们看,我家大头仂会赚钱了!”</p><p class="ql-block"> 此后,只要不下雨,我天天去公园,每天赚头稳在3元左右。不觉到了7月下旬,公园内贴了海报:7月22日至28日,人民电影院连续7天放映《刘三姐》,每天日、夜各放2场。立马去售票窗口侦察,一直排着长队。于是白天奔走于公园、电影院之间,晚上干脆提满箱(200棒冰、40支雪糕),占据有利地形专候电影散场。当时电影院只稀拉拉挂几只吊电扇,看客热渴难当,散场出来,没有不忠诚我生意的。我来不及点钱,立刻提来第二箱,静候再次散场,情景依然。连续7天,我每天4箱买卖,忙得不亦乐乎,可挣七八元钱,一共50多元,上缴40多元,私房钱差不多积攒到20元。</p><p class="ql-block"> 该还债了。估摸着暑假还有个把多月,照这般光景,付学校伙食欠费不会有问题,还是先还那坛果子露的债吧。我背着棒冰箱鼓足勇气步入六角亭,一胖墩墩的冷饮师傅笑着对同事说:“新鲜!卖棒冰的也来吃冷饮了。”“我不是吃冷饮,是来还钱的”。“还哪个的钱?”三位师傅诧异地望着我。我指着地上的坛子问:“一坛果子露多少钱?”“一坛可打40多杯,一杯1角,约4元多吧。”胖墩应道。我数了5元零钱一叠放在柜台上,然后道出原委,请求原谅。年长些的师傅亲切地说:“孩子,你卖棒冰还债,真不容易,又不是你领的头,也不是你一人的错,你这是何苦呢?再说,我们店里已作消耗处理,这钱你拿去交学费吧。”“不,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说完,我头也不回地离去,心里有说不出的轻松。</p> <p class="ql-block"> <b>杨子坑里识鱼性</b></p><p class="ql-block"> 感谢上苍有好生之德,好运总是接踵而至。一天午后,我正在公园唱卖,“轰”的一声巨响从溪边传来。老孟忿忿地说:“那是有人在杨子坑深潭炸鱼,真作孽!”望着几个后生朝溪边跑去,我赶紧托老孟帮助保管棒冰箱,径直奔下溪一头扎进水里。</p><p class="ql-block"> 游至深潭处,见好些人在争抢近水面被炸昏了头的鱼,不屑与其为伍,管自一猛子潜入水底。只见石塔如壁如林,石缝石洞内鱼鳞忽闪,伸手一摸,直蹦直窜,还真有鱼!心中窃喜:好得我卖棒冰防日晒穿着灯笼裤(一种大裤腿大裤裆、脚踝和腰际系结的裤子),带着擦汗毛巾,现在全派上了用场。遂寻觅阳光反射忽闪点多的洞穴和缝隙,捉住一条便从腰间往下塞,同时取下嘴巴咬住的毛巾堵住鱼儿逃窜之路,然后浮上水面调整呼吸,再度下潜故技重施。如此往复,约莫40分钟,自感两边宽大裤腿已十分饱满,才拖着疲惫的身躯缓缓游回岸边。望着岸上的垂柳,其低垂的树枝正好用来串鱼,立即起身欲折,未曾想鱼儿在水中倒还老实,就在起水瞬间一下子激灵起来,把“命根子”击得生疼。我用力移动双脚,一手护裆一手折柳,返回浅水滩坐定,将柳枝稍挽了个结,一条一条穿起来,一共穿了4大串,掂掂不下20斤。正当我一手两串满载收获的喜悦走上埠头台阶时,岸上一中年男子向我招手:“囝啦,你这鱼真新鲜!卖给我吧。我是医院食堂管理员老胡,以后你捉了鱼只管来找我。”他帮我提着鱼,我紧随着到了医院食堂,一过秤,27斤,13元5。我紧紧握着钱返回,这才想起棒冰,三步并着两步跑回公园。老孟笑呵呵地告诉我:“棒冰我都给你卖完了,钱在箱里的小棉袄上,你点点。”“不用了,我还信不过您吗?”返家的路上,我老想着:真不该把鱼全卖了,应留几条送给老孟,多好的人呀!</p><p class="ql-block"> 翌日下午,我一到公园就将箱子放老孟处,复去深潭捉鱼,不料鱼情与昨日相差太远,稀稀拉拉很难发现闪光点,即使发现了也不如昨天那么好捉,抓住三条总会挣脱一二条。哦!我恍然大悟:原来鱼儿是被炸晕了抑或逃难才慌不择路躲在石洞中的……既然下了水,说什么也不能无功而返。一个小时以后,我拧着一小串七八条鱼站在老孟跟前,“今天鱼不好捉,才这么一点,给您下酒吧”。老孟以赞许的眼光看着我,愉快地收下了这份绵薄的答谢,而后悄悄告诫我:“以后炸鱼,你可别去捉,那是让鱼断子绝孙的缺德事!”“嗯,嗯。”我应允着,内心充满对这普通百姓的深深敬意。</p> <p class="ql-block"> <b>图书馆内觅知音</b></p><p class="ql-block"> 忙碌的暑假就要结束,盘点劳动所得,上缴利润抵得上母亲两月工资,私房钱除交付拖欠的伙食费尚有盈余。该收收心转换角色返还读书生涯了,可每每路过公园还会忍不住多张望几眼。随着秋意渐浓,出摊的冷饮店和西瓜担早已不见踪影,老孟们也收拾家什返回浴池务其正业。但公园并未见冷清,露天对弈、小人书摊增多了,大鼓书棚的鼓点、说唱更频繁了,散步的、打太极的、谈恋爱的、带小孩的都来了,还平添了许多应时应季的业态。公园,仍然是我最愿驻足的乐土。</p><p class="ql-block"> 一日下午放学,我路过胜利台,看见几副甘蔗担边围着好些人看热闹,挤身向前,原来几个辍学少年和待业青年正在做“劈甘蔗”游戏。参与者平均出资买下一捆甘蔗,一一掌刀施艺,先斩平上部节段,以粗壮短节基部立地,用刀锋调整甘蔗平稳,然后翻转刀背点击上方平面,再返回刀锋暗力下劈,谁劈下的边皮长,谁获的甘蔗多。</p><p class="ql-block"> 是时正值灯光球场常见的“球星”辣椒掌刀,但见他全套程序如行云流水,一声断喝忽地下蹲,整根甘蔗随着刀刃中分两半。连续中分7根,最粗最长的第8根又被抽了出来,几位玩家看上去都没了指望。可看客比先前多了不少,而表演的圈子却小了许多。眼看洋洋得意的辣椒登上台阶摆弄这根甘蔗王,可能他脚下的台阶不够高以至下劈用力不均衡,亦可能这甘蔗密度大、韧性强以至力不从心,就在他手起刀落跳下台阶的同时,甘蔗王弹向一侧,刀尖直指对面一个平头小男孩,随着人群“啊呀”一声惊骇,男孩额头至鼻尖渗出一道长长的血印。“不得了,赶紧送医院!”有人呼喊着。面如土色的辣椒失去了往日的风采,不及收拾战利品,抱起男孩飞奔医院,后面尾随着他的跟班们。</p><p class="ql-block"> 我无心前往察看,默默回家,可眼前总晃着那男孩脸上的血印,这游戏不好玩!不仅因为具有赌博性,更重要的是潜藏着危险性!相信辣椒们乃至那日的观众也会日疏日远。</p><p class="ql-block"> 真正在我心里挥之不去的,是摆布随意却金玉其中的小人书摊,是只闻其声却未身临其境的大鼓书棚,是只见人进人出却不知如何加盟的官方图书馆。</p><p class="ql-block"> 从此,小人书摊时常出现我的身影。小学五六年级早已读过的《青春之歌》《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大部头小说,在这儿得到简明且形象的重温;初中阶段刚打下些许文言文学习基础,则助推我一学期中涉猎数十部成套连环画册,诸如:长篇英雄传奇小说《水浒》《说唐》、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杨家府演义》、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封神榜》等等,几乎占据了我所有的空暇时间,却由此孕育了我涉世之初的英雄主义情结。</p><p class="ql-block"> 偶尔,我也会进入大鼓书棚,体验一下说书人有声有色的演绎。记得初次进棚,随着一通激昂的鼓点落音,“马来呀!你看那,前边来了两匹马,白龙驹上,凛然中国大元帅,那个桃花马哎嘿哎嘿哎,驮来了外国的一支花哎啦咿……”一位带明显河南腔调的中年汉子正在说唱《薛丁山征西》。我入神地听着看着,如痴如醉,正入佳境忽然鼓点打住,“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章回体小说引人下读的技巧在说书人这里演变成了摄人魂魄的法宝。</p><p class="ql-block"> 我鬼使神差般一次次被套牢,明知该上课了也不舍离开。一日下午,猛见一大汉闯进帐棚,不好!是班主任胡钊老师,准有多嘴的同学告了密。他不由分说捏住耳朵将我拽出帐外,怒气未息地训斥:“太不像话!你一读书的孩子坐在那里面,算什么?你还要不要上学了?”我坐在胡老师自行车后座到学校,被罚在他房间写检讨。沉吟良久,想到图书馆,便如是落笔:“其实,我酷爱读书,小学时就看了不少书,只是家里藏书和交换借书都满足不了求知欲,想去图书馆,又没有借书证,所以误入歧途。我保证不再去听大鼓书,不再旷课了。”</p><p class="ql-block"> 看过检讨,胡老师慈善地抚着我的头说:“一个中学生,在不影响上课学习的前提下,适当看些课外书籍,这原本是好事。”顿了顿又说:“你很聪明,平日不见你用功,期中全地区统考,你语文、历史、地理、俄语都进入前三名,特别是俄语考了100分位列榜首,很难得!希望你数理化成绩也要上,不能偏科甘居中游,要全面发展。这样吧,图书馆借书证我来给你办!”不知激动还是感动,我泪如泉涌。是胡老师倒热水用洁白的毛巾为我洗了脸,又骑自行车把我送到家的。</p><p class="ql-block"> 第三天课外活动时,胡老师将借书证塞进我衣兜。望着他期许的目光,我隐隐感受到久违的父爱;想到我也能自由出入图书馆,心里涌动着说不尽的愉悦。</p><p class="ql-block"> 我信守着胡老师的要求和自己的承诺,只在课余时间去图书馆选借书籍,晚上、礼拜天、寒暑假做好作业后再行阅读。初中三年,我阅过的书籍何止百部,除深入消化小人书摊获取的养份外,文史类有《东周列国志》《左传》《战国策》《史记》《说岳全传》《红楼梦》《儒林外史》《随园诗话》《聊斋志异》《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吕梁英雄传》《红旗谱》等,自然科学类的有《十万个为什么》《梦溪笔谈》《科学家谈二十一世纪》《海底两万里》等,还涉及外国著名作家高尔基、普希金、托尔斯泰、契柯夫、车尔尼雪夫斯基、莎士比亚、狄更斯、巴尔扎克、雨果、莫泊桑、马克吐温、泰戈尔、小林多喜二等人大量的著作,沐浴在不懈追求觅知音的幸福之中,扎扎实实地丰富了大脑的知识仓库。</p><p class="ql-block"> 屯溪公园的前身——公园发生的故事太多太多,看官若不嫌唠叨,我可以再写洋洋万言。这当中免不了会掺杂一些争强斗狠、打架骂街、赌博偷窃之类的污泥浊水,但绝不可能淹没积极健康奔涌的主流!作为亲身经历者,我可以坦言:正是这个地域特色鲜明、民俗文化深厚的公园,让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强健了体魄、养成了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懂得了人生“三读”(读书、读人、读事)的真正含义。她当之无愧是我积蓄能量的摇篮、茁壮成长的起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