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六一儿童节的校园里,古筝社团的孩子们仅用了八节课学习的《茉莉花》为全场观众献上了一场精彩的演出。舞台上,孩子们端坐在古筝前,手指在琴弦上灵活跃动,清脆婉转的乐声如清泉流淌,将曲目的柔美与灵动展现得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上台前孩子们充满了期待,却又不自觉的紧张起来,有的选择再练练,有的找到了放松的方式</p> <p class="ql-block">从候场时的紧张期待,到演奏时的专注投入,再到谢幕时台下如潮的掌声,每一个环节都成为了孩子们成长的珍贵印记。下台后,孩子们的小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舞台经历带来的是自信与满足——他们终于明白,自己付出的努力,真的能绽放出光芒!</p> <p class="ql-block">这次表演不仅让孩子们收获了快乐,更让他们在舞台上得到了宝贵的锻炼。从日常练习中的反复磨合,到正式演出时的从容应对,孩子们学会了如何调整心态、如何与伙伴配合,这些成长比舞台上的鲜花与掌声更有意义。现在的古筝课堂上,主动举手示范指法的孩子多了,讨论曲谱时敢提出不同意见的声音响了——舞台像一面镜子,让他们看清了自己的潜力。</p> <p class="ql-block">表演结束后,古筝社团的学习并未止步。为了进一步提升技艺、传递更多美好情感,孩子们又投入到充满温情的《萱草花》的学习中。</p> <p class="ql-block">让《萱草花》的旋律不仅留在琴弦上,更住进了孩子们的心里。这首充满温情的曲子,正带领他们用琴声表达对亲情的理解与感恩,继续在古筝艺术的道路上稳步前行。</p> <p class="ql-block">撰稿:刘欣超</p><p class="ql-block">审核:焦洁 曹伟</p><p class="ql-block">审批:王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