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27日上午,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益阳市延安精神研究会组织近30名会员在资阳丰堆仑革命旧址,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延安精神”主题党建活动。老会长李仲国带领全体会员重温革命历史,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活动从激昂的红歌合唱拉开序幕。会员们乘坐大巴车前往丰堆仑途中,李舟洪、曹国军、吴光清、卜新华、张丽珍等同志在王慎贤口琴伴奏下,齐声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南泥湾》等经典红歌。歌声穿透车窗,在资水河畔激荡回响,仿佛穿越时空,与革命先辈的热血豪情共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活动由秘书长胡亚琴主持。延研会办公室主任王慎贤首先传达市社科联党组书记涂正坤,党组成员、副主席、行业党委书记陈石刚在市延研会调研的讲话精神,两位领导调强弘扬延安精神要做到“五个结合”,服务益阳当地经济建设。即:弘扬延安精神需与益阳三周文化、本土实际、时代经济发展、基层实际及青年群体紧密结合。这一指导思想为新时代延安精神的在地化实践指明了方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副会长曹国军以“红船精神与延安精神的斗争史”为题,为会员们上了一堂生动党课。他结合光明网对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深刻阐释,指出从南湖红船到延安宝塔山,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奋斗精神战胜艰难险阻,这种精神基因在新时代仍需发扬光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值得关注的是,青年太极拳教练闫澳杰在现场口头提出入党申请。他表示:“延安精神教会我,真正的热爱要落实到为人民服务的行动中。”这一充满青春活力的场景,展现了延安精神在新时代的感召力与传承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92岁高龄的老会长李仲国在总结讲话中,以自身经历诠释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这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自1995年创立益阳市延安精神研究会以来,始终坚持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宣讲革命精神。他特别强调:“弘扬延安精神要与益阳建设相结合,既要做到‘立功一无我’的奉献境界,也要秉持‘建功有我’的责任担当。”这一理念与“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新时代奋斗观高度契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随后,副会长李洪舟、吴光清、卜新华等老骨干结合自身参与地方建设的经历,分享了如何将延安精神转化为服务基层的具体实践。丰堆仑革命旧址守护者、95岁高龄的老党员张正清,用颤抖的双手抚摸着斑驳的墙垣,讲述了当年地下党在此开展革命活动的故事,让全体会员深受震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开展党课活动之前,李仲国老会长率领全体活动人员在丰堆仑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阳光洒在青灰色的砖瓦上,与会员们胸前的党徽交相辉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望,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正如李老会长在活动中所说:“丰堆仑的每一块砖石都刻着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让延安精神在益阳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开出新时代的绚丽之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