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劫之三十:大结局

故园记事(150720709)

<p class="ql-block">孙培棠</p> <p class="ql-block">2000 年的夏天,热风裹着金银花那股甜中带冲的香气,“呼呼”地掠过扁担镇的中药田。三十六架智能无人机就像一群欢快的小精灵,在蓝天上“嗡嗡”地飞着,仿佛在向全世界宣告扁担镇“科技兴镇”的雄心壮志。</p><p class="ql-block">当归苗从土里探出头,发出“沙沙”的声响,这声音经过物联网终端“翻译”在数据屏上,变成了一条条活泼的绿色波浪线,就像春天里欢快流淌的小溪,那是科技和自然手挽手,一起欢唱着改革的赞歌。</p><p class="ql-block">扁担镇中心那座“神农尝百草”的鎏金雕像,在太阳底下闪闪发光,就像一位和蔼又威严的老家长,稳稳地站在那儿,守护着这一方土地。</p><p class="ql-block">雕像下,穿着一身藏蓝制服的乔大壮正忙碌着。他腿虽然有点跛,但身子骨硬朗得很。他手里紧紧握着全息扫描仪,像握着一把开启未来的钥匙,仔仔细细地检查着冷链运输车。他胸前那枚“扁担制药”的白底蓝字徽章,在太阳底下亮晶晶的,仿佛二十年前在商学院上课时,他额头上的汗珠变成了一颗颗闪亮的小星星,时刻提醒着他,不管啥时候,都得守好正义这道大门。</p><p class="ql-block">桃园市纪委大楼七层,反腐数据屏上的血红色警示灯,就像一只瞪大了眼睛的恶鬼,和墙上那些金灿灿的锦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仿佛正义和腐败正在眼前进行一场激烈的擂台赛。</p><p class="ql-block">副市长盛世园的手指轻轻摩挲着工商管理学校毕业照那已经泛黄的边儿,思绪一下子就飘回到了 1991 年。那时候,关梅英走上培训开班的讲台,在黑板上写下“当官即公仆”这几个醒目大字。没有那些豪言壮语,可这几个字就像一把把火炬,在学员们心中燃起了希望,把改革前行的路照得亮堂堂的。</p><p class="ql-block">时光飞逝,以前为扁担乡立下汗马功劳的砖瓦厂、水泥厂、石子场,在监控大屏上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和中医药研究所,看着那叫一个气派。</p><p class="ql-block">鸡西村那棵大柳树,被市政府竖起了不可移动的保护牌,它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流淌着几代人的记忆,承载着扁担乡人浓浓的乡愁。这里是扁担乡人的根,是村民们的魂。</p><p class="ql-block">大柳树旁,青铜浮雕记录下过去的场景,把往日时光都封存在了浮雕里面。广场上现代科技的大屏幕上,集体持股比例那猩红的数字闪烁着,像过年时贴的大红福字,看着就让人心里喜滋滋的;治污资金流向的靛蓝线条,就像一条条清澈的小河,在地图上蜿蜒流淌;村民分红曲线的鎏金光影,就像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这些都是时代变革给咱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是无数人用汗水和心血换来的。</p><p class="ql-block">制药总厂质检车间里,蓝光一闪一闪的,就像晚上家里温馨的小夜灯。板蓝根块茎在智能流水线上“咕噜咕噜”地滚着,就像一群调皮的小娃娃在嬉戏玩耍,最后都乖乖地钻进了印着“康尔乐”金色字样的药盒里。这可是当年关梅英三下省城,磨破了嘴皮子才争取来的技改项目,就像咱自家地里精心呵护的庄稼,终于迎来了大丰收。</p><p class="ql-block">五楼议事厅里,镇人大代表们手里的电子表决器“滴滴”地响着,发出翠绿的光芒。86.5%的赞成率在玻璃幕墙上显示出来,就像一道绿色的闪电,把外市县强拆现场腾起的黑烟都给掩盖得严严实实。那黑烟就像个丑八怪,而这道绿光就像个正义的使者,告诉村民,正义肯定会战胜邪恶,好日子肯定会越来越红火。苗小红在商会大厦顶层签完湛蓝封皮的退税单,身后监控屏上,正回放着往日岁月的大事记。父亲戴高帽子游街的场景又出现在眼前,就像一根针,狠狠地扎在她心上。她转身看向窗外,药都大道两边的百年香樟长得郁郁葱葱,就像一个个好奇的小娃娃在探头探脑地张望着这个世界。</p><p class="ql-block">无人快递车一辆接着一辆,在马路上欢快地跑着,货箱上“扁担乡特供”的朱红印章,红得就像过年时贴的对联,看着就让人心里暖乎乎的,这是时代给咱这片土地最好的礼物。深梦科技园 27 层,刑朝华的智能腕表“嗡嗡”地震动起来,就像一个着急的小闹钟在催促着他。全息投影里,第九十八所希望小学的国旗在风里飘着,把阴云都给撕开了,就像一道光,照亮了孩子们充满希望的未来,他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快感。他望向对面大厦的霓虹灯,某网贷公司的血红广告就像个张牙舞爪的妖怪,和“朝华助学基金会”翠绿的标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就像正义和邪恶在较劲儿。不过他心里清楚,正义肯定会赢,就像太阳总会升起一样。西北某军事基地地下十七层,鸡鸣刚穿着白大褂,在洲际导弹轨迹图前走来走去,草稿纸上微分方程延伸的墨迹和他妻子调试量子计算机的蓝光交织在一起,就像一场科技和智慧的精彩舞蹈。他掏出毛边的党费证,内页褪色的红星贴纸还留着 1978 年集体婚礼时候的金粉,就像岁月的痕迹,也是他一直不忘初心的最好证明。半夜的桃园水电站,轰隆隆的声音就像打雷一样,这是时代在奏响的激昂战歌。刘铁这位市公安局长的警帽上的银徽在“绿电占比 87.3%”的电子幽光里闪闪发亮,就像一颗小星星,在黑暗中格外耀眼。陈列柜里的抗洪铜锣突然“咣咣”地响起来,声波搅动了玻璃夹层里 1998 年的浑浊江水和现在发电数据流里的翠色代码,就像历史和现实在时光长河里紧紧拥抱,诉说着时代的巨大变迁。改革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深水区的漩涡还在使劲儿扯着时代的幕布。当沿海开发区红楼里藏着权、钱、色交易的灰黑潜流时,桃园市乡村三级视频会议正放出蓝色的数据流,就像正义的利剑在闪闪发光。区块链加密的电子承诺书在云端绽放出金色盾纹,就像一道坚不可摧的城墙,把腐败都给挡在外面。公安学院 AR 训练场里,全息投影的经济犯罪网络就像个张牙舞爪的大蜘蛛,却被治安新规化作的银刃一点点地砍碎,变成了正义的尘埃,这是改革对腐败的无情宣判。扁担镇养老院里,老人们围坐在翡翠色的棋盘旁,手指头捏着黑白云子,“啪啪”地敲在集体经济收益表上,就像在敲着改革的鼓点。智能手环上的血压曲线随着分红数据一点点往上涨,某位以前参与过开荒的老药农突然哈哈大笑起来,缺牙的嘴里漏出半句梆子戏文,把屋檐下二十年前筑巢的雨燕都给惊飞了。那戏文就像岁月的歌声,唱着这片土地的故事,也是改革成果最好的见证。在这座被制度一遍又一遍打磨的城市里,每个角落都留着血色的信仰和金色的法则。市委大院防腐教育馆里,王甫田手写的《干部作风十不准》墨迹在氮气柜里慢慢氧化成暗褐色,就像岁月的沉淀,也是对未来的提醒。而廉政食堂的 AI 摄像头却把处、科级干部的餐盘残渣都分析成了道德图谱,就像科技的“眼睛”,在盯着当下的每一个人,让大家都不敢贪、不敢腐、不敢做坏事。</p> <p class="ql-block">月光洒在关梅英案头的君子兰上,这位六旬的改革者拿起钢笔,在地产调控方案上划出朱红的批注,笔尖拖出的墨迹就像当年新婚夜被喜烛灼伤的血痕,在新时代的宣纸上蜿蜒成制度创新的基因链,这是时代对未来的期许,也是改革者永不磨灭的精神传承,就像一颗星星,永远在咱心里闪着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