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成长 守护未来——落实《学前教育法》提升保教质量北京研修体悟

懂你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研修学习最后一天,早上到北京市大兴区第十二幼儿园观摩学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游戏中学习,在生活中成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先立新”到“再破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材料从“固态”走向“动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只要安全 孩子们开任意爬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兴区第十二幼儿园拓展游戏场域、打造错位空间、打造野趣空间、构建探索空间、丰富自然空间等,幼儿园为幼儿创设了灵动的生态环境,真正实现了让学习自然发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1:00研修结束,脚步匆匆赶机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为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切实提升我省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我有幸参加了海南省教育厅精心组织的为期一周的学前教育专项研修学习,今天下午返程了。本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别是通过现场观摩七所各具特色的优质幼儿园,让我在沉浸式的学习中深受启发、获益匪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本次研修的开篇便紧扣《学前教育法》的核心精神进行。它明确了幼儿园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强调了尊重幼儿人格尊严、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保障幼儿游戏权利等基本原则。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提升保教质量绝非一句空话,而是必须依法依规、科学规范地落实到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本次培训最具冲击力和价值的环节,莫过于深入七所幼儿园进行现场观摩,重点观察儿童自主游戏。我看到:1.环境是无声的教师:七个园所各园所精心创设了开放、多元、富有挑战性的游戏环境。低结构、可移动的材料(如积木、沙水、废旧物品、自然物等)被大量投放,空间布局灵活可变,真正做到了将环境还给孩子,支持他们自由探索、无限创造。2.儿童是游戏的主人:在观摩中,我欣喜地看到孩子们在自主游戏中展现出的高度投入、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自主选择玩伴、材料、内容和方式,在“真游戏”中学习协商合作、克服困难、表达创意,其专注的神情、愉悦的情绪和解决问题的智慧令人赞叹。这生动诠释了“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和“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3.观察是教师的专业起点:培训强调并示范了如何做一名合格的“观察者”。专家指导我们放下预设,带着好奇心和专业眼光,去“看见”游戏中儿童的行为、语言、互动、情绪,理解其背后的发展需求和内在动机。这让我意识到,高质量的保教始于专业、细致、持续的观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培训巧妙地安排了互动对话与专家点评环节,这极大地促进了学习的深度。1.同伴互学,碰撞火花:在观摩后的分组讨论和互动对话中,来自不同园所的同行们分享各自的观察视角、困惑与思考。这种思想的碰撞,让我看到了同一现象的不同解读,拓宽了视野,也学习到了他人优秀的经验。2.专家引领,拨云见日:资深专家结合现场观摩案例进行的即时、精准、深入的点评,是本次培训的点睛之笔。专家们不仅解读了儿童游戏行为背后蕴含的学习与发展价值,更就如何有效支持儿童游戏的深入、如何捕捉教育契机进行引导、如何基于观察进行环境调整与材料投放等关键问题,给予了极具操作性的专业指导。专家们对《学前教育法》精神如何在游戏、环境、师幼互动等具体场景中落地的剖析,尤其具有指导意义,解答了我许多实践中的困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一周的学习,是一次理念的更新、视野的开阔和行动的赋能。结合《学前教育法》的要求和本次研修的收获,我明确了学前教育工作的着力点:1. 持续精进观察能力:将观察作为每日必修课,学习更科学的方法,更深入地理解儿童,让教育决策真正基于儿童的需求和发展水平。2. 优化游戏环境与材料:重新审视我市各园所环境,减少高结构玩具,增加低结构、开放性材料,赋予儿童更大的自主选择和改造空间的权利,让环境真正“活”起来、“动”起来。3. 提升教师游戏支持水平:转变角色,从游戏的控制者、主导者转变为游戏环境的创设者、游戏过程的观察者、游戏困惑的启发者和游戏发展的助推者。学会在恰当的时机,以适宜的方式介入,支持游戏向更高水平发展。4. 深化师幼互动质量:将《学前教育法》中“尊重幼儿人格尊严”、“建立平等互信的师幼关系”落到实处。在互动中更加注重倾听、理解、共情和积极回应,营造温暖、接纳、支持的心理氛围。5. 加强学习与反思:持续学习《学前教育法》及相关政策法规、专业理论知识,并不断反思自身教育实践,将法律精神和先进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本次研修学习,不仅是一次知识的更新,更是一次教育信念的加固。通过对七所优秀园所的深度观摩,特别是对儿童自主游戏的近距离观察,在专家引领和同伴互学中,我深刻领悟了“以儿童为本”、“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深刻内涵及其在落实《学前教育法》、提升保教质量中的核心地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教育是让每个生命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星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再见了,北京!</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