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书法——篆书(二)

Sfg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书法是中华文化瑰宝,包含着很多精气神的东西,一定要传承和发扬好。</b><b style="font-size:22px;">”中国古代书法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它不仅是文字的书写形式,更是一种表达个人情感、思想和哲学观念的艺术形式。中国书法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甲骨文时期。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书法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形成了五种主要的书体: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并且逐渐形成了多种风格和流派,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美学价值。青铜器、碑、帖都是书法艺术的重要载体。铭文和碑刻因其材质的坚硬耐久,成为书法艺术传承的重要形式;而帖则因为便于复制和流传,使得书法艺术得以广泛传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中国邮政于2025年6月21日发行《中国古代书法——篆书(二)》特种邮票1套4枚,小型张1枚。邮票图案名称为:大盂鼎、中山王铁足鼎、石鼓·吾车刻石、琅琊刻石,小型张图案名称为:何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i>  西周何尊,</i></b><b style="font-size:22px;">何尊,西周时期文物,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何尊为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在祭祀时所用的礼器。器底有铭文12行122字,记录了周成王对其父武王姬发的祭祀,并在京宫太室中对“何”进行训诰和赏赐。其中“宅兹中国”铭文不仅是“中国”一词最早实物与文献见证,也成为中国邮政标志的设计灵感来源。铭文书法体势严谨,端庄凝重,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i>  大盂鼎,</i></b><b style="font-size:22px;">西周时期文物,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因作器者为“盂”而得名。铭文铸于内壁,共19行291字,记录了周康王在宗周对“盂”的一次册命。铭文分左右两部分,布局规整,书风浑厚庄重,笔画丰腴挺拔,是西周金文的杰出代表和金文艺术的典范之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i>  中山王铁足鼎,</i></b><b style="font-size:22px;">战国时期文物,河北博物院藏。发现于中山王墓内,鼎身为铜制,鼎足为铁制,故名。外壁有铭文77行469字,记载了中山国相邦司马赒率军攻伐燕国、开拓疆土的史实,并告诫后代吸取教训,警惕周边诸国进攻。铭文字体瘦长,清俊挺拔,构字秀丽,刀法娴熟,颇有“悬针篆”的风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i>  石鼓·吾车刻石,</i></b><b style="font-size:22px;">春秋战国时期文物,故宫博物院藏。石鼓共十面,每面石鼓上刻有一篇记叙游猎的诗作,故又称“猎碣”。“吾车”为其中一面。石鼓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组石刻文字,自唐代韦应物、韩愈作《石鼓歌》以表章之,而后大显于世。石鼓文结体严谨,记录了大篆向小篆过渡的笔意,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历史研究价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i>  琅琊刻石,</i></b><b style="font-size:22px;">秦朝文物,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现存残石为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到琅琊(今山东胶南西北)时所立刻石的后半部。刻石残存13行87字,前2行为随秦始皇巡视的从臣最后二人的官职和姓名,后11行为秦二世补刻的诏书及其从臣姓名,字已漫漶。文字相传为李斯所书,用笔劲秀圆健,结体严谨工整,是秦代小篆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最早的刻石之一,是秦朝统一全国文字的典范之作,虽仅存秦二世诏书部分,仍可窥见“书同文”的历史印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邮票采用胶雕套印工艺,内图底色通过立体雕刻纹路模拟拓印效果和质感,边饰颜色模拟纸张纹路,使邮票内容更贴近真实拓印效果。小型张采用影写印刷工艺,画面清晰,层次丰富,通过全专色分色印刷提高邮票防伪性。图内“中国”二字设计荧光效果,邮票边饰“宅兹中国”采用金色直压工艺,通过纹理效果体现青铜器历史感。右侧青铜器用色沉稳,层次鲜明,体现出何尊的神秘厚重感。</b></p>